芬太尼、阿托品、地塞米松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观察

时间:2022-04-26 08:39:35

芬太尼、阿托品、地塞米松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芬太尼、阿托品、地塞米松联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不良反应。方法:80例孕妇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以芬太尼0.1 mg+阿托品0.5 mg+地塞米松10 mg+0.9% NS稀释至10 ml,静注0.15 ml/kg;B组将芬太尼0.1 m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静注0.15 ml/kg。2 min后,各组静注异丙酚1.5 mg/kg,必要时追加异丙酚30~40 mg,并记录术前、术中、术后的MAP、HR、SpO2、RR检测值,以及各药物用量、手术时间、术中体动、苏醒时间、术后不良反应等。结果:与B组比较,A组麻醉中的MAP、HR、SpO2变化较基础值及B组小,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结论:预注塞米松、阿托品,能有效预防或减少人工流产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且能缩短手术操作时间。

【关键词】 地塞米松; 阿托品; 异丙酚; 无痛人工流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无痛人工流产术已被广泛开展。临床上常以异丙酚或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等阿片类镇痛药来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术。但异丙酚等短效在使用时均可产生呼吸及循环系统的抑制,需被动应用一些辅助药物及其他相应处理措施。笔者预注阿托品、地塞米松,以期通过它们的药理作用,减轻芬太尼、异丙酚对孕妇呼吸、循环的抑制,使无痛人工流产的效果更好且更为安全,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5月-2012年8月要求无痛人工流产的孕妇80例,ASAⅠ~Ⅱ级,年龄18~35岁,体重42~68 kg,妊娠6~9周,均无人工流产、全麻及相关药物使用禁忌证。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术前禁食水6~8 h,无术前用药,手术及麻醉均由同一组人操作。两组孕妇的年龄、体重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孕妇入室后开放手背静脉,输注平衡盐液。用吸氧面罩以3 L/min给氧,并常规行心电监护。连续测3次MAP、HR、RR、SpO2,取平均值作为基础值,异丙酚选用国产乐维静(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然后预注下列药物,A组以芬太尼0.1 mg+阿托品0.5 mg+地塞米松10 mg+0.9% NS共10 ml为一单位,静注0.15 ml/kg,最多10 ml;2 min后,静注异丙酚1.5 mg/kg,40~60 s注完;B组将芬太尼0.1 m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为一单位,静注0.15 ml/kg,最多10 ml,2 min后,静注异丙酚1.5 mg/kg,40~60 s注完。待孕妇意识消失后开始人工流产操作术,术中必要时间断追加异丙酚30~40 mg。以患者入睡、睫毛反射消失、痛觉消失为麻醉诱导成功的标准,以患者术中出现肢体活动、躯干活动等作为追加药物的指征。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术前、术中、术后MAP、HR、SpO2、RR的检测值,各药物用量及术后不良反应等。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1.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各时点间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生命体征比较 A、B两组MAP、HR、SpO2及R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的MAP、HR、SpO2在手术3 min时及距手术15 min时数据与基础值及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并发症等方面的比较 B组的术后头晕恶心呕吐例数和辅助用药例数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人工流产综合征是人工流产时因扩张宫颈负压吸引等刺激而引起孕妇一系列迷走神经兴奋的临床表现,轻者可有腰腹胀痛、心动过缓、心律不齐、血压下降等,严重者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离、头晕胸闷、恶心呕吐,甚至烦躁不安、昏迷抽搐、心搏骤停等[1]。

异丙酚是一种新型、短效、速效静脉全麻药,其静注后起效快、诱导平稳、持续时间短、苏醒快、在体内无蓄积作用,因其无显著镇痛作用,常与芬太尼复合被广泛应用于人工流产术。但芬太尼与异丙酚合用有明显的中枢性迷走神经兴奋作用,增加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和血压下降[2],引起呼吸抑制、类过敏反应、呼吸道分泌物增加等。

地塞米松有抗炎作用,也有一定的镇痛作用。许莹等[2]报道在成人扁桃体切除术后镇痛及梁辉等[3]对支撑喉镜喉显微术后镇痛的研究中均证明,地塞米松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且镇痛作用时间较长[4]。本研究中A组术后头晕恶心呕吐较B组低,也证了实龚仁华等[5]证明的地塞米松有显著的抗呕吐作用,可有效预防芬太尼静脉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A组患者辅助用药例数较B组少,说明地塞米松的抗应激、抗过敏作用在A组中也有所体现,且单次应用地塞米松对人体是安全的[6]。

阿托品可有效减少呼吸道分泌物产生,防止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尤其是减轻无痛人工流产时所致循环抑制[7],其在对抗麻醉镇痛药物抑制呼吸及减慢心率的作用,维持正常的呼吸、心率方面的作用在A组中有充分体现,同时还可以预防性的抵消吸宫时引起迷走神经兴奋[8]。而且郭东晓[9]、王萍等[10]均报道阿托品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有明显的宫颈松弛作用,利于扩宫,可以方便操作,缩短手术时间。

所以预注阿托品、地塞米松可以减少芬太尼、异丙酚无痛人工流产时的不良反应,减少辅助用药,使患者生命体征维持更平稳,从而增加孕妇无痛人工流产的安全性,可在无痛人工流产中常规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瑾华,薛玉良.人工流产及镇痛,妇产科麻醉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21.

[2]许莹,褚国强,薛向宁,等.不同异丙酚复合用药方法对人流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21(4):251.

[3]梁辉,潘新良,王启荣,等.地塞米松在成人扁桃体切除术后镇痛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0,24(1):66.

[4]张学政,周颖,范雪梅,等.地塞米松、帕瑞昔布钠对支撑喉镜喉显微术后镇痛疗效比较[J].北京医学,2011,33(4):3267.

[5]龚仁华,孙登群,钟兴国,等.地塞米松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止吐和镇痛效果的研究[J].肝胆外科杂志,2010,18(2):121.

[6]张文其.地塞米松预防术后恶心呕吐[J].武警医学,2002,13(7):435-436.

[7]窦艳,王会敏,阎石,等.阿托品防治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时所致循环抑制的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9):1073.

[8]姜涛,崔淑萍.阿托品在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5):122.

[9]郭东晓,张淑一,齐世明.丙泊酚-芬太尼-阿托品静脉用药于早孕人流手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5):2159.

[10]王萍.人工流产术中异丙酚和阿托品联合应用临床观察[J].安徽医药,2003,7(4):256.

(收稿日期:2013-03-29) (本文编辑:王宇)

上一篇:DSA在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 下一篇:头颈部肿瘤在MR图像引导下热塑网模拟融合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