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博客教学辅助研究

时间:2022-04-26 06:48:45

高校体育博客教学辅助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笔者选择所在学校作为研究对象,体育教育在我校比较受重视,校园内的各项基础设施具备了实验研究需要的硬件条件。其次,校园内的教师与学生都有使用博客的习惯,部分教师还是博客辅助教学的优秀典范,能够提供实验所需的充足资料。最后,由于实验主要采田野调查法,需要长期的观察和访谈问卷,我校提供了较为便利的条件。笔者选取校田径运动场、篮球场、球场、部分教学班级等地点为调查点,进行了实地走访,了解相关场所学生体育运动的情况。根据研究的主题和内容,设计了针对宁波大学在校师生为主体的调查问卷,现场共发放问卷1100份,总计回收1003份,调研分为有、无博客参与两组学生,有博者为504人,无博者461人。剔除无效问卷38份,有效问卷共965份,总有效回收率为87.7%。运用SPSS(16.0)软件,将调查全部结果进行相关统计与检验,运用统计学的相关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二、高校体育教师博客辅助教学调查

(一)教师博客对师生体育意识的影响

师生的动机和态度对体育博客平台功能发挥起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调查结果见表1。师生均突出了体育博客平台的交流互动、心理发展、健身意识等本质功能,同时也将文化传承、社会适应、教育功能作为体育博客平台的功能之一,体现出对博客平台功能拓展的认识,值得注意的是娱乐学习等功能处于最低比例,表明体育博客平台内容的丰富性、观赏性有待加强。师生对体育博客辅助教学的态度调查结果见表2。有83.60%的师生希望体育博客辅助教学,选择一般的师生12.54%。说明师生对体育博客辅助教学的积极性较高。博客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的后续环节和补充,促进了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的体育教学活动;体育博客运用于教学,对教师来说,博客的过程主要是整理自己教学体系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讲,博客的过程主要是学生个人构建自己的体育健康体系的过程。使体育学习标准化,把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以创造体育学习的意义。[1]

(二)教师博客对师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我们选取两组师生的周体育锻炼频率进行对比分析。体育锻炼频率是评定课外体育锻炼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从表3看,如果我们把周体育锻炼频率1-2次归为偶尔锻炼者,3次以上归为经常锻炼者,有博客参与的师生体育锻炼完全优于无博客参与的师生。另外,从师生周体育锻炼频率数据可以看出,从不锻炼者161人中,无博客参与者占到了25.16%,而有博客参与者仅占8.93%;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3次以上锻炼者219人中,有博客参与者占到了32.4%,无博客参与者仅占12.36%;这说明,有、无体育博客参与学生在运动意识参与行为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有博客参与者要优于无博客参与者的成绩。博客在教学中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在反复进行训练学习后,有利于学生对于不同的运动感受性取得提高与发展,并且能够清晰地感知自己的动作,从而使自身动作有了高度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三)教师博客互动推进师生课外教学交往

课外教学交往功能主要从博客满意程度和博客组织课外球赛的参与度考量。师生的满意程度主要集中在非常满意、满意、一般的选项上,达到了体育博客辅助教学平台的课外体育互动的功能。不太满意和不满意比例表明博客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的后续环节和补充,将辅助教学集中在那些课堂教学中未能顺利解决的疑难问题。由于课堂时间短暂以及教师一对多的现实情况,往往导致学生参与课堂评价的缺失,博客参与辅助教学成功地弥补了该缺陷。而学生在课后,经过反思、总结也能更理智、更具体地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做出评价。同时学生的评价还可以得到同学的评价和教师的及时反馈。对博客组织课外球赛的参与度调查统计见表5,这组数据可以说明博客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得到了师生的认可的,同时也表明博客在课外辅助教学体育互动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博客平台,相关的课外体育活动信息,邀请有兴趣的师生积极参与到各类课外活动中去,为他们在体育教学课程之外,创造一个更加轻松、更加自由的体育实践环节和体育交流环节,并且将博客作为一个业余课外活动或小规模自发性体育赛事的组织机构载体,通过在博客上的比赛规程、比赛时间等赛事信息,和最终比赛成绩的公布,引起师生们对于体育活动的关注。通过以上的调查,说明体育博客平台为学生参与到教师体育课堂教学中后,学生的自主性提高了,归属感增强了,使学生体育学习的动机增强,达到运动技能水平和运动能力提高的目的。博客辅助体育学习平台的教学模式的效果要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三、高校体育教师博客辅助教学平台的优势

(一)教师博客是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延伸

博客在当前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有很多优势,特别是通过博客上传体育活动心得、学习资料、竞技比赛欣赏等,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行为有积极的影响。对学生而言,基于博客的学习能大大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积累,培养反思能力,提高交流能力;对学习方式而言,博客倡导终身学习方式,促进个性化学习,提倡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开展反思性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体育教师而言,博客作为体育教学辅助工具,给教学提供了便利,使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和教学习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利于信息时代研究型体育教师的成长。[2]

(二)教师博客平台通过语言或其他符号系统传授知识

在当前的体育课程中,缺少通过语言或其他符号系统传授体育知识的方式,博客成为了有效补充,并且将理论知识学习的时间移至课余时间,不但为课堂实践练习提供了充足的时间,更是通过提前的理论学习提高了课堂实践的效果。在课后学生写课评、说感悟、提建议,并在博客上进行互动交流,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体验自尊自信的力量,体验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

(三)教师博客增加了师生课外教学往来

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各种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始终处于多层面的交流状态,教育博客既充当了教育客体(学习资源),又充当教育主体(学习过程)的角色,在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构建起互动交流的网络,使学习资源与师生得到更有效的交流,从而发挥出更好的教学功能。[4]通过课外的博客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交流平台以及和他人沟通的途径,帮助学生逐步适应一定的社会规范,并且拥有根据社会规范约束和调整自己的能力。同时,通过课后博客的交流与总结,进一步提升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学习所获得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其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队精神以及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基本道德素养。博客作为教学评价的平台,能够体现民主、自由、真实、理智的教学原则。(本文来自于《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杂志。《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杂志简介详见.)

四、高校体育教师博客辅助教学平台的构建

(一)教学策略

国内外有关实验表明,通过博客,建立学生电子档案,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成长。[2]教师要把体育课程文本当作是激发师生进一步思考的素材,鼓励师生打通体育课程与生活文本的通道,形成体育课程的开放结构,生成新的共享意义,实现体育社会功能从面向生产到面向生活的转变。利用博客辅助教学平台,形成学习型团队的高校体育文化就是学习力的文化、快乐文化、创新文化、反思文化、共享文化、速度文化。[3]

(二)丰富博客内容

通过博客上体育活动图片视频展示、运动心得分享、团队管理、教学学习资料、竞技比赛欣赏等平台形式的引导,促进学生形成对身体、活动和健康的正确观念,增强自我保健的意识,同时还将逐步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教师的博客要进一步深化知识管理的专业化和个性化。从专业角度来关注专业领域的一举一动,根据教育技术理论基础与实践知识对自身专业的最新动态进行追踪,通过搜索、提炼信息,为学生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发表自己的评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通过学生的反馈、评论,依照最新研究动态,不断修正自己的学习思想,表达学习思路,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学习研究。

(三)改良教学过程

体育教学的实践性决定了教法基础建立在先行后知的体验式教学上,体验式教学主张分享、提升、迁移,而博客为其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学法基础建立在学习型团队上,从团队的建立、冲突震荡、发展绩效等不同阶段,每个团队、学生在体育博客交流学习中要不断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学习目标、加强团队学习,学会系统思考。[5]充分利用博客激发学生情感交流,注意信息的多项传递与反馈,力求满足学生的求知、求乐、求成功的渴望,使学生在自由、自主的活动中,得到知、情、意、行的心理过程的整体发挥与发展。

(四)改变教学组织形式

培养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进行学习,通过E-mail、论坛、留言板、QQ等多种现代化的手段与老师或其他同学开展讨论和协作学习。课前由团队博文代表发言,宣布本团队学习目标,课中实施各团队互教、互学、互评与个体、团队的表演,达到巩固技术、提高技术规格与质量,提高鉴别观察与模仿水平,提高评价能力,课后队长总结。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以体育委员,各队长为博客督导,每周对各团队博文管理进行评价排名。利用博客,学生的学习形式主要是个别学习、在线交流、小组讨论,教学活动的组织等形式,就由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变为面向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和面向知识运用的实践活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五、结语

高校体育教师博客辅助教学平台在开发与利用体育课程资源上是一个创新,弥补了传统的育教学过程,通过语言或其他符号系统传授学习的重要手段,构建了高校体育教学的新教学模式,为体育教师提供了一种学习与交流的新途径,同时也成为体育教学方法的改进。通过博客可以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也使我们在体育教学形式上从单一的体育课堂教学走向多元化教学,让体育教师与学生通过博客进行沟通交流,使教与学的过程更加和谐、合理。

作者:洪国康孟林伟工作单位:宁波大学体育学院

上一篇:精细管理年主题实践实施方案 下一篇:全区档案工作实施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