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造价的现状及规范措施研究

时间:2022-04-25 10:41:58

关于建筑工程造价的现状及规范措施研究

摘 要:在建筑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经济利益具有直接影响,采取适应于社会生产水平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法,是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只有切实重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提高工作力度与工程造价人员综合素质,才能不断促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规范化。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现状;改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建筑工程控制管理过程中,工程造价控制是其中重要部分。建设工程造价是就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方法,在统一目标、各负其责的原则下,为确保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有关各方的经济权益所进行的对工程造价全过程、全方位的和符合政策及客观规律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是企业采取一定的控制方式和管理手段,对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造价水平进行科学的调控,在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小各种不必要的开支,将建筑工程的整体成本控制在有效的范围之内。

一、建筑工程造价现状分析

随着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材料、人工、机械等价格不再保持不变,而是随市场不断变化,建筑商性质也随之变化并逐渐呈现多元化特点,现有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不足之处在以下几方面逐渐体现。

一是施工企业利益的受损情况比较严重,导致施工企业出现“计划经济收入,市场经济支出”的现状。若施工企业的建筑工程为外资业主,就等同于肥水外流;二是施工企业为追求最大经济效益,大幅度降低各项管理费用,使工程管理水平显著降低,对于建筑过程质量将产生严重影响;三是因业主与施工企业具有不平等的地位,为承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需要垫资大量资金进行施工,只有依靠贷款进行解决,使企业发展陷入一个不良循环,导致建筑企业产生严重债务问题,对金融业也产生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四是在建筑工程招标中业主将取费明显压低,导致大量具有低资质等级、低水平管理的建筑企业高于具有较高资质等级、较高管理水平的建筑企业中标,难以充分发挥国有大中型施工企业的优势,对企业积极提高装备及技术管理水平产生不利影响;五是造成较高取费等级的建筑企业承担建筑工程后,将工程向较低资质及取费等级的建筑企业层层转包,坐收管理费,不只是产生严重腐败,也因这些企业技术、装备及管理水平不足,导致各类工程事故频繁发生,不仅损失业主利益,也将产生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六是承包商为中标建筑工程,不惜将报价压的很低,中标后通过增加现场签证等一些手段对损失进行弥补,难免发生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问题,进而使国家难以控制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形态的转变

为使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将建筑工程造价由静态转向动态管理,并采取下列措施:

一是由“量价合一”定额改为“量价为离”,尽管工程消耗量具有固定统一的标准,但在不同地区的工程实物消耗单价与物化劳动具有明显差别,不同时间段都是变化的。在编制最新定额时不仅体现工程消耗量,而将全省各地区的材料、人工等费用定期公布在造价信息刊物上,实现价格信息在省级范围的联网。二是将按照施工企业资质等级进行取费向按照工程类别取费进行调整,并作为确定取费标准的重要依据,采取结合以取费证书和取费认证单的取费管理办法,取费证书证明施工企业可进行最高取费的级别,取费认证单对建筑工程类别进行判定并确定具体取费标准,不仅避免在标底编制过程中业主单方压价,对施工企业合理利益造成损失;而且在无法达到建筑工程要求的取费等级的施工企业提前排除招标范围,进而确保实现公平竞争,同时对业主利益也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工程类别一般都是根据建筑工程规模、技术要求、结构特点、施工难易度等因素进行划分。

三、规范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措施

1、不断完善建设工程的管理体制

一个科学的管理体制对于建设工程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只有体制完善了,其管理工作才会更加高效。对于建设工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来说,也需要一个科学完善的体制来进行有效的规范和监督。国家有关部门以及建筑企业应当建立起完善的造价管理体制来进行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应当将建设工程中各个部门的人员都联系起来,尤其是要加强工程项目设计人员与财务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让两者共同协力进行工程造价的控制和估算工作,尽量避免因为沟通不善所造成的成本增加。另外在有效的管理体制之下还可以对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监督,从而避免在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发生偷工减料等情况。

2、优化工程设计方案,树立较强的经济观念

在工程造价中方案设计是起始环节也是造价的关键,设计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规模的大小、建筑方案的实施、建筑质量的评定,较为直接对工程造价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设计单位在进行方案设计的过程一定要将经济、环境、技术、材料等结合,使用先进的技术设计真实、可靠以及有效的方案。同时,要注重优化方案的实际使用功能,本着科学、经济的原则优化设计方案。方案设计人员要有较强的经济观念,避免在设计中出现不合理、不经济的设计。设计过程中不但要注意经济与技术的联系性,而且要有一定创新、思考能力以及忧患意识。

3、重视造价控制,选择有实力的造价控制公司

造价控制是工程造价的有利保障,能够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里。造价控制是对整个工程造价过程实行监控、管制,通过构建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改正造价控制的方法,保障工程造价出现误差,使人力财力获取到最大效率。造价控制公司实行全过程的造价控制,从工程建设前期、工程设计、招标、建筑采购、工程实施、工程竣工等过程层层把关,保证工程造价的效益。有实力的造价控制公司能够避免工程造价控制出现的问题,它的核心是专业、整体,以控制为主的原则,以动态管理的方式,能够使造价控制实现最大效益化。

4、加强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4.1合同控制

合同控制对于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是最为重要的环节,科学、合理的合同将实现施工阶段最人化的工程造价控制。合同签订的时候,要对其中各种条款进行全而的分析,对于工程价款来说可以采用固定价款或可调合同价款两种方式进行合同的签订,其中可调合同价款要注意的方而较多,需要进行综合的研究,以明确可调的各个方而的内容:对于可转化经济责任条款来说要对其奖惩方而进行明确的规定,才能保证承包商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失,才能促进工程的有效进展:对于隐含的经济责任条款来说要对其隐含的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尽量减少因风险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

4.2设计变更控制

施工是按照设计进行的,一旦设计发生变动将直接影响施工进程,设计的变动最好提前,才能减少施工中的经济损失。设计变更要考虑工程造价,尽可能地减少对工程的影响,减少工程的经济损失,设计变更要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进行全而的考虑,最终通过严格的审批才能最终进行。

4.3索赔控制

在工程施工阶段常伴随着索赔,索赔极易引起工程投资的增多,给工程资金造成压力,严重的将影响工程的进展,施工阶段对索赔进行控制将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控制。索赔要根据双方的合同进行协商,避免对任意一方权益的造成损害,同时,为了有效的预防索赔的发生,工程双方在对工程进行交流时,要做必要的文字记录,尽可能的得到领导的签字,为可能发生的索赔留下证据,再者,索赔的金额要合理,才能实现索赔,避免因索赔时间过长,影响工程的进度。

结束语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是关系着整个工程发展和进步的关键,它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因此,在具体的工程中,要不断加强造价控制,促进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思明.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物业,2013,06:86-87.

[2]章晓.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建设,2011,06:128-129.

[3]钟亮.浅谈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的控制[J].科技经济市场,2014,04:130.

上一篇: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浅谈湿地在城市绿地系... 下一篇:地面物探的特性和在矿产侦查任务中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