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慈济人文营学习班里

时间:2022-04-25 09:05:33

在慈济人文营学习班里

来苏州慈济健康促进中心工作之初,我有幸参加了由台湾佛教慈济基金会举办的人文营学习班。通过一周的学习、交流与讨论,使我长了不少见识,知道了不少做人的道理与真谛。

做别人不易理解的善事

赈灾是慈济四大志业工作之一。颜惠美师姐在“服务的真谛”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在孟加拉国大水灾发生时,慈济的志工专程去孟加拉国救济赈灾。看到泛滥的河水淹没了农田和村庄,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灾民的生活包括吃穿住均无从着落,不少人几天都没有东西吃。慈济的志工为他们分发衣服、帐篷与干粮。有一次,志工拿了一块饼递给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吃,老人却一脸茫然,不说要,也不说不要。志工向他示意,说:“老人家,这是送给你的。”老人就是不伸手拿饼。志工只好把饼递到他嘴边给他吃。“我没有钱”,老人轻轻的说了一句。“我没有钱”这四个字,触痛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心。多么善良的老人啊!经过一再解释,老人才一边吃饼,一边老泪纵横地说:你们真是活菩萨。“我没有钱”是老人善良的心声,也许这一辈子,他也不曾遇到过这样的好事,他不相信这是真的。但今天这不可思议的事就在他身边发生了。慈济人就是这样在世界各地做着别人无法理解的善事,碰到过许多可歌可泣的事情,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改变了人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改变了传统意识形态里许多错误的观点。

透过水试验看爱的普适性

证严上人说:“信已无私,信人有爱”,这是她对所有慈济人的要求。“爱”这个字,不但在慈济职工中得到尊重,并不断地在实践中得到完善与提高。在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爱、善解、包容,使得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奇怪的是在自然界,在无生命物质中,“爱”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何建明副总监在“大爱清流绕地球”的报告中,讲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他说:在日本有学者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把二个盛满水的玻璃杯,一个杯子上贴着写有“爱”“美丽”“幸福”等褒义词的纸;而另一个杯子上则贴有写着“恨”“坏”“灾难”等贬义词的纸,一同放在冰箱内。经过冰冻之后,拿出来,放在放大镜下观察,前者水的结晶体呈现整齐划一的图案形状,而后者的结晶体则出现杂乱无章的图案形状。类似的实验也被其他学者所证实。这是一个多么神奇的事情。通过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人们只有互爱、互助,减少敌对和仇恨,才能化解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人群之间的矛盾,同舟共济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获救施救相见欢

“白血病”听起来相当吓人,一旦不幸得了这个病,就会使病人本身及其家人的正常生活为之大乱。该病来势凶猛,治疗棘手,吞噬了不少人年轻的生命。鉴于此,慈济功德基金会在开展了慈善、医疗、教育、人文四大志业的基础上,又开展了国际赈灾、骨髓捐赠、环境保护及长期的社区服务,统称法印。证严上人秉持慈悲情怀,“要用双手去抚慰苦难的众生”,慈济骨髓库终于在1993年建立了,动员人们加入骨髓干细胞移植的捐赠队伍。通过慈济人几十年不懈的努力,不少白血病患者终于在慈济骨髓库里配对成功,使他(她)们的生命得以延续。

在苏州大学附一院治疗的陈霞就是在慈济骨髓库里配对成功的。由于相关规定捐髓者与受赠者个人的信息,相互都是保密的,那些获得第二次生命的患者即使想感恩那些捐赠者,却又无从遂愿。最近慈济佛教基金会召开一个称为“相见欢”大会,让那些捐赠者与受捐者相认。那些被救治至今仍活得很好的白血病患者等了几年几十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会上,一对对捐赠者与受捐者逐一相认,有痛哭流涕的,有相拥不舍的,要说的话千言万语,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世界上还有什么镜头如此动人、如此打动每个人的心扉!每个听到的看到的人无不为之震撼,无不为之感动。这个梦寐以求又得以实现的日子,永远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唤醒儿子父子情

一场场报告,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使我们这些学员从中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因吸毒、凶杀被关进监狱,又身患不治之症、不久于人世的父亲,在他弥留之际想见儿子最后一面。但他的儿子因小时候无人管教,也一步一步走上犯罪的道路,被关进监狱。他拒不接受父亲的要求,拒绝和父亲见面。慈济志工和监狱管理人员一再感化教育,三番五次说服动员,做儿子的最后终于答应见父亲最后一面。在医院里,他见到了骨瘦如柴的父亲,想到自己的父亲有生之年已经不长了,看到他坐在轮椅上行动十分困难,又看到他见到自己时的那份激动,他的灵魂受到强烈触动,情不自禁地开口叫了一声“爸爸”。听到儿子的叫声,父亲好久没有回过神来,父子二人抱头痛哭,难分难舍。父亲的心愿终于了了,儿子回到监狱也彻底悔改,最后获得了提前出狱的宽大处理。慈济人就是这样锲而不舍,坚持做帮人帮心的工作,圆了两代人的梦。

环保与孝道牵手

陈哲林师兄在“爱护大地,生活环保”的讲座中,深入浅出地提出了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威胁着我们地球的安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摆在全球人面前的当务之急。他希望从减少资源消耗,并将垃圾回收分类再利用;对现有的资源使用,要抱感恩疼惜的心,点滴珍惜。这样的呼吁,这样的讲座,陈师兄先后在不同的场合已作了一千多次讲演,收到了非同凡响的效果。证严上人认为,不管是医院环保站或是其他地方,处处皆是人们修行的道场。慈济环保站对于台湾甚至世界各地的环境保护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奉献,更有助于改善环保志工生理和心理健康。

在陈师兄讲话的最后,提到了为人要尽孝的道理。陈师兄一心一意照料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每天帮助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体能锻炼,对老人的生活起居无不关心备至。老人去世后,陈师兄一首《牵着妈妈的手》的歌,唱得在座的学员人人鼻孔发酸,流泪不止。正如歌词里所说:妈妈,你就像那天边的月,照亮我儿时的路;妈妈,你就像那天边的月,累得直不起腰。妈妈呀妈妈,你现在离开了我,我如何才能当着你的面,亲口再叫一声:妈妈……环保和妈妈看似不相关的两件事,在陈师兄的演讲中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百善孝为先。在亲情爱情友情等人与人的感情有所淡薄的今天,重温父母情、夫妻情、同志情,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上一篇: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浅述数字化大比例尺地形图检查的质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