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时间:2022-04-25 04:30:37

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必要性

1.以学生为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是对人本身的一种完善,是人从不完善走向文明、完善的一个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所实施的对象是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质,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既要引导学生、教育学生、鞭策学生,同时又要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

2.当今大学生的现实情况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当今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多元化现象,利益观念明显增强,对于理想和信念以及社会价值等关注力度不足,部分学生出现轻微拜金主义,非主流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入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面对既个性又非主流的大学生,以学生为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无疑是不二之选。

3.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在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未得到足够重视。目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局面还未完全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如何坚持以学生为本

1.打造优质的校园文化。制度和文化都可以对人的行为加以引导,制度是外在的行为准则,而文化则是人们内在的共同的价值体系。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可以享受到更为完整更为精彩的大学生活。

打造优质的校园文化首先要依法治校。要明确高校与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学校和学生双方的关系和责任,并明示公告;要规范管理过程中的处理程序,对学生的处理要做到程序正当、依据明确、证据充分、定性准确、处分适当;要以法律救济的形式给予学生申诉的权利,以充分体现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思想。这三方面本身即是以学生为本制定的制度,将以学生为本的态度与法治精神结合起来,可以有效保障人性的合法张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构建诚信友爱、公平正义、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校园。其次,打造优质的校园文化需要加强文化体育建设。大学校园的社团通常是极其活跃的,学校可依托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比如结合重大政治活动和节庆日,开展富有教育意义的征文活动、歌舞大赛、学者讲座等,让这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打造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提高思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建设一支专职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党政团领导,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思政工作,从行动上积极实践思政教育,加大投入,加强建设,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还要拥有一批政治可靠、理论功底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能将思想政治课讲活讲生动,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得到思想上的熏陶,建立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另外,还有拥有一支“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的高水平辅导员队伍,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近年来高校辅导员老师多数是大学刚毕业就踏上这个岗位,由于缺乏社会阅历、工作经验,很多社会问题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自己当学生时就未想通而现在就要面对自己的学生来回答,只能是凭感觉和经验开展工作,只能简单地以制度和纪律来管理大学生,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学校需注意辅导员老师的年龄搭配,以老带新,将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发扬光大。

3.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避免“一刀切”。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深入了解大学生的特点,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把握大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政治方向上,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到积极的道路上,紧密结合时政,与时俱进,和平时期引导大学生为投身到祖国的发展中打基础,碰到敏感时期要及时预防年轻人的冲动和一时激愤。在学习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大学生把学习与成才结合起来,既要学好专业知识,又要考虑自己所学知识对于在社会服务中的应用,把自己的前途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与持久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生活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大学生运用正确的生活观、消费观教育,使大学生把时间和精力运用到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上,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在人际交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引导大学生怎样处理人际关系,指导他们学习相关的人际交往知识并注重培养他们交往的能力,使他们愿意交往、勇于交往、善于交往,建立起平等、互助、诚信、宽容、开放的良好人际关系。

4.充分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尚无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完善机制,实际中每个思政工作者都需要熟练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当前,教育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还未得到充分重视,相关领导应提高意识,充分重视教育心理学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作用。补充具有教育心理学基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对现有工作者进行系统培训,充实教育心理学知识,力争使每位思想政治工作者都能灵活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来指导工作。同时应加快思想政治工作层面的应用心理学课程建设,明确思想政治工作中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目标,并将咨询心理学等内容引入其中,充分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使大学生内心的迷惑矛盾能及时得到有效解决。

以学生为本,是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选之路,坚持以学生为本才能构建更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更和谐的学生关系,能够使学生更健康、文明的成长,可以有效的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烦恼,使学生真正成为各方面都对社会有用的人。坚持以学生为本,符合当代国情生情,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建设和谐校园做好高校工作的基石。

参考文献:

[1]王伟.“以人为本”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青少年研究,2008(6):45―47.

[2]王平亮. “以人为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实现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09(6):148―149.

上一篇:The Character Analysis in《Gone With the Wi... 下一篇:要重视小学语文的多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