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天祝县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时间:2022-04-25 01:54:40

对天祝县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摘要】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作为我县普通话测试点,在普通话培训和测试中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关键词】普通话 测试 问题 打算

【中图分类号】D92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18-01

为贯彻落实三部委《决定》和国家语委《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精神,促进我省推普工作的深入开展,省语委、省教委、省广电厅决定自1998年起在我省逐步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我校作为一所中等师范学校,率先成为测试单位,于1998年起对中师应届毕业生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截止到2009年,共完成了对1043名中师毕业生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为我县推普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基本情况

天祝民族师范作为我县普通话测试点,从1998年11月起先后选派教师参加省语委组织的省级测试员培训,截止2005年4月共派出7名教师参加省级测试员培训,所有培训人员均获省级测试员资格。

2.测试培训工作取得的成绩

2.1 我县境内多民族并居,语言复杂,学生入学后除特定的西北次方言特征外,还受少数民族语言影响,普通话语音基础差。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在课程安排和教师的配备上,都高度重视普通话训练,开足、开好口语课,除每周2节口语课外,还要在早自习和课余时间安排专业课教师指导训练,力争使学生在毕业时拿到普通话等级证书,做到普通话不合格不得毕业。多年来,每届毕业生均能取得符合要求的普通话等级证书,真正做到持证上岗。

2.2在测试工作中做到高标准、严要求,秉承“公正、公平、公开”的测试原则,严格遵守“认真负责、团结协作、公正廉洁”的工作纪律。在多年的测试中,无一人因工作失误而造成不良后果。自1998年至2009年共测试学生1043名,达到一级乙等32人;二级甲等225人,二级乙等413人;三级甲等259人,三级乙等74人;不计入等级40人。符合本地区学生语言状况和测试成绩的正态分布规律,经省语委多次抽样检查合格率达100%。

2.3学校成立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为组长、精通现代汉语语音理论的教师为成员的测试工作领导小组,对普通话培训和测试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检查和监督。并根据本测试点特点,制定了切合学校实际的《天祝民族师范学校普通话测试规则》。每次测试结束后,将所有试卷、结果、资料进行整理、归档,真正做到分类明确、资料齐全、归档有序。

2.4统筹安排、加强测试员队伍建设为保证测试工作的正常进行和长远需要,学校制定了长期的测试员队伍建设规划,合理测算测试员数量,每年选派语音基础好、专业思想牢固、热心测试工作的教师参加省语委组织的省级测试员培训,对获得资格证书的人员提供培训资金。这项制度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推普热情,一批富有朝气的年轻教师脱颖而出,成了推普工作的骨干,加入到测试员队伍的行列。

2.5加强设施、人员建设,为测试工作提供服务保障为确保测试工作正常有序,学校投入资金,购置专门的试卷柜、录音设备及计算机。同时,在人员安排上认真考虑,将工作细心、遵守纪律、责任性强的同志安排在测试工作中,保证测试工作不出现一丝一毫的差错。

3.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打算

在多年的测试工作中,我们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3.1测试员队伍的测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测试员素质和业务能力,是测试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测试点测试员虽经过省语委的专门培训,但由于平时从事教学工作,对测试工作的政策、语音标准的专门研究较少,自身语音受方言影响较大,在测试中表现出对试卷中的语音出现辩音失误,评分上会出现把握不严,等级评定上出现或宽或严,影响测试的准确性。

3.2测试员后续培训亟待加强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师范教育也将从三级师范格局向两级师范格局改革发展,除小部分师范完成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外,大部分中等师范学校出现合并、转型,中等师范作为推普的窗口和带头作用减弱。同样,我校也正置身于全国中师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突出表现在测试员年龄老化、专业知识没能及时更新、测试对象减少。

3.3缺乏必要的语言氛围

农村学校的学生根本没有说普通话的环境。多数是在课堂上说普通话,下了课就说方言;在学校说普通话,回到家就说方言。我校大部分毕业生虽然毕业时取得了普通话等级证书,但回到农村小学由于受语言环境的影响,不得不说方言,过不了两三年,“老话又重谈”了。这样以来,就达不到推普的真正目的。

4.针对测试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4.1加大对普通话的宣传力度,使人人认识到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

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和在必要场合自觉使用普通话,树立新的语言观念,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同时,要让人民群众了解到推广普通话并不是消灭方言,普通话与方言在社会生活中各司其职、共同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语文生活的需要。

4.2努力创设学习普通话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

我们要在农村创设说普通话的语言环境,而学校就是推广普通话的前沿阵地,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可以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普通话学习和竞赛活动,例如:“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宗旨下的读报活动,朗读诗歌,成语接龙,讲故事,硬笔书法展评主题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来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

4.3发挥教师队伍的主导作用

农村的教师队伍应当是首当其冲的普通话践行者。我们作为教育的主导者,更应该发挥其在普通话推广中的主导作用,不论是课堂语言还是课下语言,不论是学校里,还是学校外,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学说普通话,说好普通话。我们教师首先成为学普通话的楷模和范本后,才会对学生产生感染带动作用。

4.4加强测试员队伍培训力度

测试员不仅是测试者,更是推普工作的先行者,加强测试员培训,可以提高测试员的测试能力,还可以通过他们带动被测试者推广普通话,从而整体提高本地区的普通话水平。

上一篇:国外印刷职业教育借鉴探索 下一篇:对学具使用低效性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