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艇运动专项核心训练探讨

时间:2022-04-25 11:14:41

皮艇运动专项核心训练探讨

[摘要]皮艇运动是一项以较高的体能输出为依托,展示选手平衡能力和技术技巧的竞技项目。运动员需要在尽力维持冠状面平衡的情况下,进行大强度的划桨功率输出,从而推动船艇高速前进。因此,技术的发挥有赖于身体核心区域的稳定能力。本文对皮艇运动核心稳定性训练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皮艇 核心训练 稳定性

1前言

皮艇运动为水上运动项目之一,其运动形式为:运动员坐在船内面向前进方向用双叶桨划行,船艇有尾舵,靠运动员的两脚操纵舵绳控制方向。自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起,静水皮划艇运动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国际皮划艇联合会更改了奥运会皮划艇设项,增设200米项目若干,目前皮艇项目共设12项36枚奖牌,具有重要的竞技战略意义。我国划艇曾在雅典和北京奥运会上夺取双人艇500米冠军,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但皮划艇运动,尤其是皮艇,整体水平同欧洲传统强国比较,还存在巨大差距,无论是训练水平、相关科研体系均不成熟。

2核心稳定能力

2.1人体姿态平衡与协调的解剖学基础。人体在各种情况下能够保持平衡,这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的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参与、相互作用及合作人体姿势及运动状态的保持,依赖于脊柱的稳定。维持脊柱稳定的结构有骨关节、韧带肌。骨关节和韧带被认为是脊柱的内部稳定结构;肌被视为脊柱外部稳定结构。肌对脊柱具有保持脊柱稳定和协同脊柱运动的双重作用,并发挥主动协调功能,这是调节脊柱平衡的关键要素。相关功能肌群主要是腰肌和背肌。背肌主要包括浅层的背阔肌和深层的骶棘肌。腰肌主要包括腰方肌和腰大肌,此外间接作用于腰脊部脊柱的肌有腰前外侧壁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等。

2.2核心稳定性在体育运动领域的阐释。“核心”这一术语的定义指向尚存争议,根据不同文献产生了多种解释。以Willson等为代表的康复医学领域基于正常人体运动的标准多认为“核心”部位为:中部骨盆、臀部复合装置,包含腰椎、骨盆、髋关节以及制造及限制该部分运动的主动、被动组织。而专业运动领域研究者认为,在对人体从事各类专项体育运动进行描述时,需加入对四肢骨骼力和动量的转移的考量。因此,对人体核心区的厘定为:中轴骨(包括骨盆带和肩带)以及所有近身体端附着起始于中轴骨上的软组织(如:关节、纤维软骨、韧带、腱、肌肉和筋膜),无论此软组织终止于中轴骨或四肢骨(上肢或下肢末端),这些软组织均可影响原动动作(向心运动)或抵抗动作(偏心或离心动作)。韩春远,王卫星也认为,结合运动项目的动作形式和需求,核心区的范围应有所扩展,是为“大核心区”;肌肉的起止点(起点或止点)位于核心区的肌肉群统称为核心肌群。

核心稳定性是指人体核心区域的关节肌群有效产生、传递能量和保持身体姿势与重心的能力,是在神经、肌肉、骨骼和呼吸四大子系统的协同作用下,控制脊柱和骨盆的稳定姿态,使人体核心区(部位)保持中立位的稳定状态,为运动肌肉的发力建立支点,为上下肢力量在运动链上的传递创造条件,将不同关节肌群的力量有效地整合起来,形成符合专项力学规律的肌肉“运动链”,使整体力量的产生、传递和控制达到最佳化的能力。

3常用皮艇专项核心稳定能力训练方法

3.1陆上无器械训练。单人身体姿势平衡性训练,以克服自身体重、动用核心区域肌群力量,调整身体姿态,维持姿态平衡为主,如:单腿蹲、燕式平衡、弓箭步行进等。

3.2陆上有器械训练。借助瑞士球、平衡盘、橡胶球、悬吊带等各种破坏稳定状态的设备,调动运动员更多的肌肉群参与到训练当中,唤醒深层肌群参与维持身体平衡和稳定,从而加强核心肌群的力量和神经支配敏感性,使皮艇运动员在划桨过程中能够保持正确的躯干姿势,保持划桨技术动作的准确性,从而预防因动作不规范,用力不协调造成的能量耗损和代偿。

3.3水上训练。水上平衡训练,如艇中静坐,使桨叶离开水面,保持躯干直立,在放松状态下,对所感应到的船体晃动作出反应,主要是核心区域肌群肌肉张力微调以维持船体平衡。空手划水游戏,举桨站立游戏属于较高难度的核心稳定性练习,在运动员有意识的支配下,能够很好的募集核心区域运动单位的参与,刺激深层肌群,激活神经肌肉接头和运动终板活性,极大的锻炼运动员身体的平衡和协调能力,帮助提高运动员在划桨时的稳定性和能量传递的有效性,从而减少能量的损失,提高每一桨的划船经济性。

3.4特殊训练。选择风浪天气进行专项训练也是一种核心稳定能力训练方法,在风浪环境下,运动员需额外注意划桨时身体姿势的规范性,划桨的正确技术结构,调动更多的肌肉参与到运动当中,增加核心肌群的力量,有助于改善肌肉的协调和平衡能力,增强本体感受功能,利于核心区域稳定性的提高。但同时由于风浪干扰,容易破坏技术结构,打乱技术节奏,难以达到较高的专项强度,并造成额外的体能支出,加速疲劳的出现,因而不建议作为经常性的训练手段。

4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几种核心稳定能力训练手段,不难发现,陆上训练的优点在于:训练条件和强度可控,方法多样,针对性强,但同时具有偏离专项技术结构较远的缺点。水上训练可以实现最接近比赛的现实场景,但训练难度大,条件不可控,并且难以量化训练强度,不利于动作技术定型。建议通过对专项技术进行细致深入的人体运动学和解剖学分析,结合专项动作的结构形式、能量代谢特点,设计更为贴近专项实际的核心训练内容。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评价语言的魅力 下一篇: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难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