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例消化道瘘患者的治疗配合与护理

时间:2022-04-25 11:03:52

33例消化道瘘患者的治疗配合与护理

【关键词】 ,消化道瘘

摘要:目的:总结我院33例消化道瘘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配合与护理经验。方法:本组病例消化道瘘发生后治疗上采用营养支持、充分引流与腹腔感染控制、注重并发症的防治等。结果:护理上密切配合治疗,护理中我们加强营养支持护理、瘘口皮肤护理、基础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结论: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治愈率为96.77%,取得了满意效果。

关键词: 消化道瘘; 治疗配合; 护理

The Nursing in Coordination with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e 33 Patients with Digestive Tract fistula

Abstract: Objectice: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the nursing in coordination with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e 33 patients with digestive tract fistula in our hospital.Method: They were treated by nutritious support,sufficient drainage,controlling abdomen infection,paying attention to the the therapy of complications and so on after their digestive tract fistula had happened.The nursing by nutritio~s support was strengthened,and the nursing for skin around the orificium,basic living and psychology as well.Result: The patients’ living quality was improved.The duration of hospitalization was shortened.The cost of hospitalization was cut down.The rate of cure was 96.77%,which was satisfactory.

Key words: Digestive tract fistula; Coordination with treatment; Nursing

消化道瘘主要继发于创伤、手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在腹部外科较为多见,是腹部外科治疗中的一个棘手问题[1]。近多年来,随着治疗策略的改进,尤早期完全胃肠外静脉高营养(TPN)支持的应用、引流与腹腔感染的处理、并发症的防治等,使得消化道瘘治愈率不断得到提高。在33例消化道瘘患者中我们密切配合治疗,护理中加强营养支持护理、瘘口皮肤护理、基础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2002年4月至2005年3月我院共收治消化道瘘患者33例,男22例,女11例,年龄14~69岁,平均年龄43岁。其中胃瘘5例、十二指肠瘘7例、空肠外瘘6例、胆外瘘6例、胰瘘5例、结核性肠外瘘3例、小肠多发性瘘1例,住院时间17~113d,平均41d,经治疗完全治愈30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1例,治愈率为96.77%。

2 治疗配合

2.1 营养支持的配合:营养支持在消化道瘘中发挥巨大作用。病发早期病人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营养低于机体需要量,呈负氮平衡,胃肠外营养是主要的供应途径,及时建立有效的中心静脉通道甚为重要。我们常做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或经皮肘正中中心静脉置管两种途径,能及时按医嘱为病人提供全面充足的热量及各种营养物质以达到预防和纠正热量、蛋白质缺乏所致的营养不良的目的。同时采用TPN营养支持能使消化液的分泌量减少,并起到增强病人对严重创伤的耐受力,促进病人康复的作用。

2.2 引流与腹腔感染的处理配合:消化道瘘一旦确诊,充分的腹腔引流是控制腹腔感染,促进瘘口愈合的重要处理措施。注意不使管道高于腹部引流口,以防引流液倒流,引起逆行感染,腹腔引流管应妥善固定,长短适度,预防扭曲、打折、脱出。每天更换引流袋,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并作详细记录。

2.3 并发症的防治配合:为控制感染,按医嘱合理准确使用抗菌素,同时密切观察病情,警惕合并肾功能衰竭、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静脉插管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监测记录生命体征、出入水量、血细胞分析、各项生化指标等。

3 护理

3.1 营养支持的护理:本组患者消化道瘘发生以后早期均采用中央完全胃肠外营养(TPN),随着病情控制恢复逐步过渡肠外营养(PN)+肠内营养(EN)到肠内营养(EN)。

3.1.1 TPN的护理:全组病例均采用中心静脉置管输液。我们十分重视导管的护理,每天用安尔碘消毒液清洗导管入口,并用无菌纱布+3M薄膜敷料粘贴固定;营养液现配现用,配制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严格控制其输入速度,定期监测血糖、尿糖、电解质。若24h内因其他因素而未能输完,则弃掉重新配制。本组病例无1例发生导管感染。

3.1.2 EN的护理:本组病例中有5例经鼻肠管、7例经空肠造瘘管灌注要素饮食管饲,管饲早期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病情恢复期如能经口进食,则指导进食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无刺激性流质,由少至多、循序渐进。如由鱼汤、粥水逐步过渡到稀粥、米糊汤粉、面软食普食。

3.2 瘘口的皮肤护理:在消化道外瘘的护理中,皮肤护理是重点和难点[2]。由于瘘口周围受到一些消化液的腐蚀,容易引起糜烂、疼痛或感染。我们对瘘口应用“爱乐康”造口护理产品系列,取得很好的效果。

3.2.1 评估:根据不同部位、不同性质的瘘口及瘘口大小、经瘘口流出的引流液多少选择合适的造口袋。

3.2.2 使用方法:用生理盐水棉球彻底清洁瘘口周围皮肤,并用干棉球擦干,根据瘘口周围皮肤受损的范围和形状,在造口测量板上绘出图形,然后在造口袋底板上剪出相应形状,大小要求边缘距瘘口0.2~0.5cm,并用皮肤保护膏(俗称防漏膏或猪油膏)将腹部凹陷处填平,若原有糜烂皮肤洒上皮肤保护粉,拉平腹部表面的折皱,粘贴底板,并均匀按压底板各处,使之与皮肤更贴服,观察造口袋内渗出液的颜色、量、性质及气味,及时倾倒,并视瘘口情况和造口袋底板与腹壁粘合程度,及时更换造口袋及造口底板,一般每3~5d更换一次,保持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3.2.3 优点:全组病例,自使用造口袋后,不仅可保持瘘口局部清洁干爽,使病人免受敷料、衣被的浸湿及消化道异味的困扰,而且减少了瘘口周围皮肤湿疹、糜烂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此外,采用此方法,不需要频繁换药,既减轻了医生护士工作量,又节省了医疗费用,还能准确观察和记录外瘘消化液的量及性质,为医生补液提供依据。

3.3 加强基础生活护理:消化道瘘的患者因病程长、长时间卧床,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导致体力下降、体质虚弱、营养不良,容易合并口腔感染、肺部感染、褥疮、泌尿系感染等。我们每天予清洁口腔、清洁尿道口Bid,翻身、叩背、按摩受压皮肤Q2~4h,每天至少1次床上擦浴,每周1~2次床上洗头,消瘦者给予气垫床,并及时更换污染、潮湿的床单和衣被,房间定时开窗通气。每天帮助病人制定现实的、可达到的短期活动目标。如:白天能每2h正确做5~10次的深呼吸。随着病情的恢复,鼓励并帮助病人逐渐增加活动量。

3.4 心理护理:患者发生消化道瘘后因病程长、病情反复,长期治疗住院费用开支大,而事先没有心理准备,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我们帮助病人适应角色,介绍成功病例,讲述治疗措施,鼓励配合治疗、勇敢面对现实。我们在提供舒适环境条件中,与病人接触时鼓励病人倾诉、表达自己的感受,详细耐心解答有关疾病的知识,增强护患彼此沟通和信任,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发挥患者家属支持系统。长时间住院,疾病不仅给患者个人带来痛苦,同时病人的家属也造成了沉重的精神、心理及经济压力。我们在健康教育中将病人家属教育列入教育计划中,告知亲属其家庭成员的原发病、合并疾病、现病情、治疗与预后,鼓励与病人相互鼓励,共同分担疾患所造成的精神、心理及生活的压力,这对病人康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3]。

3.5 病情观察:消化道瘘患者由于失去大量的消化液,容易发生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我们加强巡视监测,密切观察其神志、精神状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皮肤完整性和弹性、腹胀、腹痛情况、有无恶心、呕吐、瘘口渗出液和腹腔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准确计算记录出入水量,动态监测各生化指标,并将各观察内容及时反馈给主管医师。

4 体会

消化道瘘的护理较为复杂、繁琐,是腹部外科护理中一个难题[4],其专科护理性较强,护理好坏直接影响患者各方面的康复,面对病人患病后较长时间的治疗过程,要求外科护士不仅在营养支持治疗、引流与腹腔感染处理、并发症的防治中能应用基础医学知识和疾病专科知识密切科学配合,而且在施于相应护理措施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最大限度的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争取身心得到全面康复。

参考文献:

[1] 易占波,曹树立,陈平,等.肠外瘘的外科治疗[J].现代实用医学,2003,(01):34-35.

[2] 王英,康慧鑫.2件式人工肛袋在肠外瘘病人皮肤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1,17(3):28.

[3] 张惠兰,陈荣秀,主编.肿瘤护理学[M].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32-142.

[4] 柏凡霞.胆瘘、胰瘘、肠瘘的综合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3):346-347.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道癌性肠梗阻疗效分析 下一篇: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