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子上的CD

时间:2022-04-25 09:46:24

每次搬家总要有意或无意地丢掉一些东西,尤其是书。几年前我就不太买书了,因为那东西太重,每次搬家总是成为累赘。大概同样因为如此,我对书的兴趣也越来越淡,再加上互联网和碎片化阅读时代的到来,读书已经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

但我的唱片却没丢过。不但2002年以后买的CD没丢过,甚至在那个时间点之前买的磁带几乎都还健在,最近一次搬家之后我还专门把那些磁带拿出来试听了一下。不出所料,那些磁带多数都还能听,但声音已经惨不忍闻。留着它们,只是作为纪念吧,等儿子长大后也可以见识一下“古代”的“文物”。

相对于书来说,CD的重量和体积都要小一些,所以这么多年的积蓄都在两个小小的架子上摆满了。当然,这种小只限于“干货”,也就是那张小小的塑料片,如果加上包装的话,一张唱片的重量和体积也不小。所以,当年大学毕业时我抛弃了所有唱片的封套,买了几个CD包,把“干货”装起来随身携带了。

这样真的很管用,原来一大堆的唱片,三个CD包就搞定了。当然,我还是很不舍得那些唱片封套的,所以还是想办法把那些封套留了下来—把封套像CD那样装在包里,当翻看CD包的时候,正面是封套,反面是塑料片,还挺赏心悦目的。

就像书架上的书一样,CD架上的唱片也逐渐成为仅仅用来欣赏的东西了。

如以前经常买书的时候会有一些书买来后没看完,甚至只翻看完目录就放起来一样,现在经常买来CD未曾放入CD机里面播放一遍就束之高阁了。当然,更多的情况是放到电脑里面用iTunes播放一遍,然后把CD里面的音乐转换成MP3格式存到iPod里,这样的话随身听起来就更方便了。

最极端的一个例子是当年买的两张沼泽乐队的专辑。那时沼泽乐队正如日中天,看到他们的名字和封套设计感觉很对味就买来了,可因为种种原因,买来后连一次都没听过。一直到现在,那两张专辑还静静地躺在架子上,如果擦掉表面的灰尘,会和一张全新的专辑没有任何区别。甚至,我到现在还不知道这个乐队究竟是什么风格的。

另一张接近全新的专辑是美好药店乐队的《脚步声阵阵》。和沼泽乐队的两张专辑不同的是,这是我相当喜欢的一张专辑,已经听了无数遍,不过都是用iPod听的。

等我们的后辈长大后,不止是磁带成为文物,现在还算高端的CD也将成为摆设,最多能落得黑胶唱片一样的命运,成为骨灰级玩家的。毕竟,除了网络数字音乐在取代传统唱片,电脑去除光驱也是大势所趋。

不过,无论怎样,我仍然会去丰富我的书架和CD架,因为每当看到满架的藏物总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幸福感。我没有财力去收藏那些更古老的东西,只有书和唱片在我的财力允许范围内。而且,只有收藏自己喜欢的东西才会幸福,那些名贵的红木与我何干?

上一篇:养老金双轨制的是与非 下一篇:中国成功研制高科技雷达攻克低空测风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