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 何曾随心用膳?

时间:2022-04-25 07:57:20

同治帝载淳(1862~1874)是清朝第十位皇帝,是咸丰帝与慈禧太后的儿子。载淳六岁继承皇帝位时,还是一刚刚离开乳嫫的顽童。清宫所规定的“皇帝日常饮食口份”,并没有因为皇帝的年龄小而减少,仍按一日两正膳一酒膳供小皇帝食用。同治元年(1862)六月初一日的早膳膳单,记载了在长春宫为载淳准备的一餐早膳,“用填漆花膳桌摆锅烧鸭子、肥鸡丝、羊肉炖豆腐、羊肉片炖冬瓜、猪肉炖白菜、山药黄闷肉、大炒肉炖鸡、祭神肉片汤、后送肉丝炖酸菜、肉片炖榆蘑、炒茄子、羊肉片闷扁豆、羊肉片溜黄瓜、肉丁豆腐干酱、白煮塞勒片、祭神肉下水、烹肉、枣汤糕、枣如意卷、黄面饺子。随送羊肉丝冬瓜片面疙瘩汤、老米膳、老米溪膳、粳米粥,克食二桌、饽饽三品,菜三品共一桌,盘肉五盘一桌。”这些食品别说小皇帝一人吃不完,就是三五位年轻力壮的人也吃不掉。实际上,小皇帝并不吃这些丰盛“美味佳肴”,每次用膳前,膳单上写明“太监张文亮替万岁爷用膳。”的字样。同年六月初九日,是同治帝载淳父亲咸丰帝诞辰日。礼部来文具奏:“文宗显皇帝圣诞,此一日虔诚斋戒,不理刑名、禁止屠宰,相应知会膳房可进素膳。”这天同治皇帝的早膳在养心殿设摆,黑漆膳桌上摆了“克食两品、饽饽六品、菜两品、两品共一桌。炉食九盒一桌,盒内银盘两盘、黄盘七盘。摆膳之前,总官张进福口奏:“奉旨着张文亮替吃,仍赏外边素克食。”档案记载,“早膳赏张文亮素膳一桌:口蘑面筋、苏烩,口蘑白菜、烩鲜锅渣。酱炒豆腐干、炒瓠子,罗汉面筋、咸白菜炒毛豆,咸油渣果、马蹄烧饼、素豆腐汤、老米膳、梗米粥、甜浆粥”。

张文亮吃毕,还要替皇帝到母后皇太后慈安、圣母皇太后慈禧面前去谢恩、汇报“皇上进膳好”、“进得香”。御膳都让太监吃了载淳自己吃什么呢?

同治帝载淳一日两膳吃的是母后皇太后慈安、圣母皇太后慈禧赐给他的寿膳房食品。如档案记载的,小米粥、豆沫粥、糙米粥、羊肉丝疙瘩汤、甜浆粥、柳叶汤、面片汤、豆腐片汤等容易消化的流食。同治帝六岁即位到十九岁病逝,都是处在长身体的重要时期,仅吃汤粥根本无法饱腹。他有时饿得难忍,闯进太监的住处偷太监的东西吃。有时被太监发现后。立刻夺过来丢掉。有时太监也有恻隐之心,想给小皇帝一些吃食,但又怕皇太后知道怪罪,犯欺君之罪。只好装聋作哑,按照规矩办事。两太后为什么要严格控制载淳的饮食?

原来生在清宫的皇子皇女,从小都营养不良。他们一下生就离开母亲,由乳母抚养。再加上清宫有一条不成文的传统,对小皇子、皇女严格控制衣食。乳母害怕小皇子、皇女生病,把古传的“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当成金科玉律,一味让他们节食、少衣。对其中怎样和缓变通,全然不知。表面上是对小皇子、皇女倍加爱护,却流弊甚多,像看死囚似的看管,以至这些小皇子、皇女饿得直哭,也不敢给吃喝唯恐吃多生病,因食致疾。年复一年,没有吸收足够的营养,身体、身心受到不同程度损伤。载淳就有过这样的经历,从小体弱多病,吃饭饥饱无常。继承皇位后,仍不能随心所欲地享受御膳,自己想吃的食品却无法满足。御膳房设有司房,专门负责皇帝每日饮食多寡、口味咸淡与否等情况,――在内务府备案。如去年的某月某日所食的菜品,今年今月今日仍照单准备。每日膳食虽花样多,但味道不改,咸淡不调,令人生腻。同治帝总说御膳不好吃,膳房依然不换样。原因是怕膳食品种丰富。合了载淳的口味,一旦吃得过多怕生出病来。清同治帝在位十三年,前十一年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虽有帝位,却无帝权。好容易盼到17岁成婚后,开始亲政。但两年后――19岁患天花病逝去。皇帝贵为天子,没有健康的体魄。年纪轻轻便一命呜呼。但是为了显示皇帝的尊严,每膳都摆样子,自欺欺人。清宫刻板的饮膳制度,造成极大的浪费是清宫饮膳制度弊端所在。

八宝茄丁

主料:鲜嫩圆茄子(大海茄)1000克。

辅料:白豆腐干、冬笋各50克,青椒、红椒各25克,油炸松仁、瓜仁、杏仁、

桃仁各25克,枸杞子10克。

调料:烹调油适量,香油、料酒、酱油、米醋、鸡精、白糖、胡椒粉、盐、淀粉、葱米、姜米、蒜米各少许。

制作方法:

1)茄子洗净,去皮,切成1×1.5cm的长方丁,放阴凉通风处晾4小时后备用:

2)豆腐干、冬笋、青椒、红椒加工处理后,分别切成与茄子相似的丁;

3)炒锅上火,加油,烧至五成热时,将茄子丁、豆腐干丁、冬笋丁烧炸;

4)松仁、瓜仁、杏仁、桃仁去皮后切成碎丁块,枸杞子用温水浸泡待用;

5)炒锅上火,加底油,下入葱米、姜米、蒜米,煸炒后下入炸好的三丁,加入调料,快速翻炒后下青椒丁、红椒丁、枸杞子,翻炒,淋芡,淋香油,出锅装盘,撒上油炸果仁丁即可。

成品特点:色泽分明,汁芡油亮,质地软嫩、鲜脆、香酥,味微咸、微甜、少辣、清香、利口。

保健功效:有清热解毒、活血消痛、杀虫止痈、祛痰止咳、平喘润肠、滋阴养液等功效。

赛螃蟹

主料:鲜大黄鱼一尾(750~1000克) 没有黄鱼可用鳜鱼代替。

配料:鲜鸡蛋4个(250克左右),熟咸鸭蛋黄(红色)2个,黄瓜角50克。

调料:烹调油、香油、料酒、味精、盐、淀粉、葱姜丝均适量。

制作方法:

1)大黄鱼去净鳞、内脏,洗净后片切下两侧鱼肉,去净刺后放入开水勺内焯烫熟捞出,晾凉后刮下净鱼肉,放入盆内,加入调料;蛋液抓拌均,调好味;鸭蛋黄掰成大粒块共同待用。

2)炒勺上火烧热,加入底油,下入葱姜丝,煸炒后下入主配科,用筷子快速搅烂炒制,边搅烂边翻勺炒制,待快熟时下入鸭蛋黄块、黄瓜角再炒制后淋入科酒、香油后出勺,装入盘内,美化后即好。成品特点:色泽浅黄,映有红块(代替蟹黄),质地松散而软嫩,味咸鲜有浓鲜蟹香味。保健功效:开胃益气,消食安神,填精止痢,补血安胎,润燥除烦,解毒熄风。

上一篇:密集回忆录 下一篇:带你了解辟谷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