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外语类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

时间:2022-04-24 08:40:04

浅谈外语类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

摘 要: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倡导下,女大学生的创业问题逐渐吸引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因此,全面加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使其成为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实现梦想的得力助手,是缓解就业困难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创业教育 外语类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形势,始终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生存利益的社会问题。在传统观念、性别歧视、女性生理结构、激烈的市场竞争力等因素的作用下,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实行全面有力、积极开放、紧跟社会潮流、富有时代活力的创业教育,促使女大学生转变创业观念、增强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显得至关重要。

一、创业教育的实际意义

创业教育是近年流行的一种国际教育理念,自出现以来,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我国各大高校较为重视创业教育的实施与发展,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创业教育并非泛泛而谈的名词,它应该落到实处,加强和改善对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能够为她们带来深远持久的积极作用。

1.创业教育的内容。大学生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业人才。关于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首先,应该培养女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转变传统的、落后的就业观念,树立先进的自主创业新观念。其次,提高女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包括团结合作能力、独立判断与选择能力、创新能力等。再次,丰富女大学生的创业知识,掌握创业的专业知识、职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基本技能等。最后,还应培养女大学生的创业品质、坚定不移的意志、勤奋踏实的作风、一丝不苟的态度,这些都是必备的创业素质。

2.创业教育的意义。通过创业教育,女大学生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转变就业观念、积极自主创业,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局势;同时,恰当的创业教育可以激励学生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全面发展自我、增强竞争优势、提高就业质量,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发挥才能、实现人生价值;从社会发展来讲,正确的创业教育可以培养一批多元化创业人才,这些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会为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贡献,符合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二、现阶段创业教育的缺失和不足

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实践检验,原有不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也使创业教育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目标难以实现。在社会经济转型期的当代社会,受价值偏差、家庭环境、落后观念、高校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女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观既存在着积极向上的一面,又不可避免地展示出依赖性、矛盾性、被动性、从众性等特点。这些现状都说明,必须直面现有的创业教育中的问题和漏洞,以事实为依据和基础,让改善创业教育从实际出发。

1.创业教育市场化问题。我国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活动时,将大学生创业就业纳入专题教学领域,从而容易使学生陷入“要创业就不能就业”的误区。从美国、德国等国家的经验来看,大学生毕业之后通过就业获得资金、工作能力和经验、人脉等的积累,创业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创业与就业不可分割、相互扶持。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市场需求难以有效接轨,目前我国高校创业体系在培养创业人才层次上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大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自雇型创业活动,而市场需求中,专业型创业活动和产品型专业活动占大多数,这也是创业难现象的一个成因。

2.创业教育资源缺乏。从理论方面,我国创业教育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缺乏有创新、有深度思想的研究作品,对于创业教育经验的总结和失败的反思远远不够,所以难以发挥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由此看来,加强创业教育理论研究是推动创业教育发展重要的一步。其次,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同样较为薄弱,高校现状是创业教育师资大多数并不具备创业或者投资经历,他们本身也并不熟悉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对于大学生的指导作用是有限的。创业教育的老师需要理论与实践都熟练了解,然而放眼现状,成功的创业者缺乏学术背景和学历支撑,无法从事高校的教育事业;高校现任老师缺乏实践支撑,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不能带来实质性的帮助。此外,创业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同样不甚完善,对于学生的考核,大多数学校采取传统课程考试的形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为了应对考试,注重的知识仅仅局限于课本有限的范围,缺乏通过创业实践活动收获的知识和技巧,缺乏真正的创业能力、自主思考与创新能力。

3.创业教育尚未融入学校育人体系。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并没有形成一种完整的教育理念,没有成为明确的指导思想并予以实行。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课程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和整合性,既没有完整的创业学课程,又无法融入大学生的专业课程中,所以,创业教育尚且处于一种业余课程的地位。创业教育最终服务于创业或就业的实践,需要知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并且能在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中有效贯彻。所以,创业教育的普及并非实现创业教育的目标,在高校教程中实现创业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正规化,才是当务之急。

三、加强创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我国创业教育及大学生创业仍然处在尚不成熟的阶段,力量不足且缺乏丰富的经验,改善创业教育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社会现实为依据。同时,改善创业教育绝非只是高校的责任和作为,社会、政府的力量缺一不可。创业教育改善任务艰巨,需要用创新发展的战略眼光看待,实现系统的调整和优化;需要社会、政府、高校甚至个人的共同参与、齐心协力;需要正视现状,敢于揭露、分析矛盾、对症下药;需要摒弃落后的传统观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将实践作为唯一的检验标准;需要落到大处又不忽视小处,将细致全面与特色创新相结合,做出顺应时展潮流的正确举措。

1.社会的重视和有效支持。首先,高校创业教育体系要与社会体系相融合。解决市场化问题,需要将开展创业教育与满足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各个领域所需的创业人才需求结合起来,以更好地适合市场需要。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离不开社会的支撑,需要将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与现实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这绝非只是高校的责任,社会与政府在创业教育中同样应该承担相应的义务,为大学生创业扫除障碍。如提供资金和指导,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倾听学生需求、鼓励和吸引学生创业,并且加强市场监管,使政策落到实处。再者,政府应该投资建设创业教育研究、创业人才培养学院,完善创业教育的研究理论,科学、有效地指导高校实施创业教育活动,鼓励创业人才从事教学事业。

2.构建多元化的创业教育体系。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应当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体系。在教学方面,高校应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创业老师、专业老师开展创新型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思维。除了本校的创业老师外,高校应该聘请具有创业经验的成功创业人士,通过开办讲座、交流提问的活动,使大学生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的知识,对创业具有更全面、立体的认知。此外,高校应该着力开办创业教育课程,将其纳入学校完整的教育体系,开展创业通识教育,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定期开办创业教育培训,为有意向创业的大学生实施创业精英教育。高校也可以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依据本学校的课程设置、专业特色,编写创业教育教材,开展特色创业教育活动。在实践方面,高校应该尝试与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交流,扩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场所,让学生更直面、更深刻地了解未来工作场所和企业运营管理等;加强与社会的合作,建立校外创业教育实习基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校内,学校可以举办丰富多彩的创业活动、比赛,建立创业社团,开展创业规划大赛,展示优秀创业计划书等,让创业教育的氛围变得热烈。有些高校还可以根据自身力量和条件,创办创业孵化园,为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活动场所、交流空间,如南京理工大学创办的孵化园,鼓励大学生创业,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条件。

3.结合专业特色实施创业教育(以外语专业为例)。高校的创业教育在不同专业中不应一成不变,而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不同的认识心理、基本专业素质、性格特征、学习能力与优势有所差异。如外语类女大学生,普遍来说,她们具有较好的外语学习能力、跨文化移情,因此在跨文化交流中,视角较为多元,态度宽容平和。就性格特征而言,外语类女大学生活泼乐观,较为外向、直爽、有耐心。因此,高校对于外语类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应当着眼于她们独特的职业发展途径,让女大学生在满足社会需求与个人特色相契合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创业、就业的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在可以预见的工作岗位上,具有不断学习、调整的能力。教育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既满足女大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又帮助她们更好地与社会、市场需求接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创业教育。大力推进专业类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发,鼓励有创业经验的专业老师开设专业类创业教育的选修课程,从而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巧妙融合创业教育内容,不失为一个好的举措。

四、结语

加强创业教育,是当代社会日益强烈的呼声,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剂良策,是教育发展过程中迫在眉睫的社会使命,需要由社会各方面共同承担,任重而道远。通过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弥补缺漏、革故鼎新,塑造符合市场需求的、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的,具备先进创业意识、优秀创业能力的当代大学生创业人才,对于缓解大学生尤其是女性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付继林,刘鸿宇.外语教育可持续发展中女大学生培养策略研究[J].教学改革与实践,2012(4):62-63.

[2]黄兆信,王志强.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商等教育,2013(12):59-66.

[3]刘曼曼.论当前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及其教育[J].教育教学研究,2013(1):20-21.

[4]毛慧芳,陈方.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调查与建议[J].创业论坛,2011(5):115-118.

[5]孟益宏.论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J].扬州大学学报,2007(11):63-65.

[6]施永川,黄兆信、李远熙.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大学生创业教育,2010(21)71-74.

[7]万荣根,曲小远.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教育市场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专题研究,2014(5):79-83.

[8]徐生林.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招生与就业,2013(2):102-10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NJUSTWGY14001)。

上一篇:电力系统中变电运维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小班化前提下的翻转课堂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