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机制下论“具身性模拟”的自主性

时间:2022-04-24 11:57:12

隐喻机制下论“具身性模拟”的自主性

摘 要:“具身性模拟”是认知心理学在语言意义研究方面所提出的新观念。本文以为,人类的主观心智世界如同浩瀚的大海。我们拥有如愤怒、喜悦、忧伤、悲哀这样的主观情感经验,同时,我们在面对诸多抽象的情感价值评价如喜欢与讨厌、乐观与悲观、感情与仇恨时必须做出主观抉择。

关键词:隐喻机制;情感;具身性模拟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4-0355-01

一、引言

通常情况下,隐喻机制将最基本的知觉动觉经验投射到主观情感经验之上来实现对其概念化,但受时空维度的限制,有的概念更多地要参照主观经验本身,一些来自于生活之中涉及到身体的经验,包括大脑神经活动、身体行为、生理反应、以及身体各器官与环境和事体的互动经验成为具身性模拟的现实基础。在情感隐喻源域和语境的提示下,具身性模拟在神经元、感知和想象层面同时自发性展开,通过部分再现大脑和身体曾经经历过的与具体情感概念相关的情感状态,激活有关知觉、感知和行为的心智经验,从而加快和加深个体对情感隐喻的理解。

二、具身性模拟的无意识性和自动性

模拟是一种想象行为,与亚个人化过程(sub-personal processes)有密切的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模拟的实施是自动的,不包含重要的意识性考量。当然,我们有时候会故意想象自己在参与某种身体行为,但是这种心智模拟等同于对行为的无意识感知。许多认知心理学研究成果充分证明了这一论断。

具身性模拟是认知心理学在语言意义研究方面所提出的新观念。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Benjamin Bergen认为,传统观所持的语言加工仅由人体大脑的左半球负责的观念受到了挑战,研究证明,大脑中负责行为和感知的区域同样也参与了语言加工。这些区域与具身性模拟有关。

西方许多语言学家将具身性模拟这一想象用于隐喻构建研究之中。Gallese & Lakoff(2005)指出,模拟对创造隐喻概念发挥重大作用。相关研究表明,有关情感方面的模拟能够促进情感隐喻的识解。Havas & Glenberg(2007)做了一个著名实验。让被试者用牙齿固定笔来模拟欢笑表情(高兴情绪),用嘴唇固定笔来模拟抑制笑容的表情,然后让被试者分别阅读愉悦的句子和不悦的句子,并在这两种表情情况下对两种句子做出判断。结果显示,被试者在欢笑表情下对愉悦句子的判断快于对不悦句子的判断;同样,被试者在不笑的表情下对不悦句子的判断快于对愉悦句子的判断。此实验说明,情感模拟对语言理解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说,某种情感模拟有助于对与之相一致的语言表达的理解。

另外一种模拟叫做心智具身性模拟。隐喻性表达是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相关联的反映。二者之间的关联可以通过基于从源域和目标域的映射来进行,同时我们理解隐喻性语言的能力还有一部分来自于我们对语言中所描述的身体行为进行的自主性(automatic)模拟建构(Gibbs,2008)。对词和词组的理解需要听话者参与对所描述场景的具身性模拟。比如当听到词组“grasp the concept”,听者模拟自己grasp这一身体行为,或者想象自己在参与这一行为,更能有助于他们将concept这一抽象实体识解为物理实体。Gibbs的观点打破了传统观点认为grasp the concept成为了一个死隐喻或者grasp的物理意义受到语境限制的说法。这个例子进一步证明:许多隐喻性思维具有具身性,此种具身性来自于听话者在理解隐喻性表达过程中,自己想象自己参与了某种身体经验行为,这样的想象行为有别于咬笔实验中的物理体验性模拟,我们将它称为心智具身性模拟。

参考文献:

[1]Gallese, V., & Lakoff, G. The brain’s concepts” The role of sensory-motor system in conceptual knowledge[J]. 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 2005(22):455-479.

[2]Gibbs, R. W. Jr. and Matlock, T. Metaphor, imagination, and simulation: Psycholinguistic evidence. In Gibbs, R. W. Jr. (ed.)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Metaphor and Thought[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161-76.

[3]Havas,D., & Glenberg,A., & Rinck,M. Emotion simulation during language comprehension[J]. Psychonomic Bulletion & Review, 2007, 14(3):436-441.

作者简介:

耿维峰,男,东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上一篇:浅谈高校教务工作的特点和管理人员素养 下一篇:多元化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