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家里好安顿

时间:2022-04-24 10:23:59

多数时候,一个人下决定要为所爱的家人而改变的决心,比要为自己前途而改变,还要来得有力量。

中国的家庭结构一直受到时代潮流和经济的牵引,有一段时期,家庭从人生的身心灵安顿处,变成旅途的出发站……

朋友去关岛旅行,赫然发现这个美军太平洋基地,竟是日本游客最多的度假胜地;这里不但是情侣和新婚夫妇的首选,更多的是扶老携幼、祖孙三代同来的日本游客。

看到青壮年扶着年迈的父母或牵或抱着幼儿,观赏落日金光霞彩,在沙滩上踩出成排并行的脚印,朋友说心里油然生起感动。这种面对大萧条威胁的时刻,还能摒除万难结伴而来,应该是因他们非常看重亲情,把能够全家出游,一同倾听波波相继的浪潮声,领受大自然奇妙美感,当成人生最大的辛福吧!

聪明如你我者,我们有多久没陪伴年迈的双亲,回报他们的漫长照顾和爱意呢?有多久没和另一半分享生活的心情,培养彼此的默契?有多久没和子女相处,尽可能不错失他们成长的每一阶段呢?

爱就是要勇于承担,爱家就是要照顾家人;但是你是否也感叹,生活压力很大,赖以维生的工作机会在递减,想顾家而顾不了,日子过得很辛苦。不过,大氛围非个人所能掌控,小环境难道也不能自主吗?

改变,其实由心升起,只要有心,向外驰求,大自然会给我们力量,“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大自然自有丰沛的生机传输,可以强化我们的身心。

多数时候,一个人下决定要为所爱的家人而改变的决心,比要为自己前途而改变,还要来得有力量,必然会为我们带来新希望、新机会、新发明、新商机,从而生信心、重塑大环境。

中国的家庭结构一直受到时代潮流和经济的牵引,有一段年代,家庭从人生的身心灵安顿处,变成旅途的出发站,国际化越发达,回家的旅程越遥远。20世纪80年代经济起飞,剩余劳动力行走天下,20世纪90年代的精英更是竞相离土取经,不论在繁华的都市,或是海南岛的海角,小康或贫困的家庭中,都有“老大海口,老二哈尔滨、老三乌鲁木齐、二老苏锡常”的家庭情景,为了明天会更好的梦想,支撑了家庭成员的出走奋斗。

中国婴儿潮的那一段负笈异乡的经验,温馨多于离异,最终在回家创业的时代风潮下,大批离乡的精英回归,于是我们有了经济开发区和电子业,民主化和科技化,国家竞争力和个人成就获得双赢,“家”仍是两代的避风港。选择定居异乡的新家庭,则张开双臂欢迎双亲驾临,别计较他们是期望老人家来分担抚育下一代,还是诚心诚意奉养回馈老爸老妈,家庭成员间本当相互支持,不是吗?

于是,当一天结束时,多少游子痴痴等着家人在QQ、UC或51上线,好进行网上视讯。清朝有出走大西北的晋商徽商,民国则有西进大陆的台商,前者有倚门远望的妻小,日日盼归不见归,后者则有上网与传短信的家人,如今更可借网络共构生活圈。今人确实比旧人幸运,网络也让家中成员的联系变得更紧密。

国际化和网路资讯化把金融海啸的破坏力,以放大数十倍的速度传播,失业浪潮也使千千万万家庭面临生存危机,下一个能带领产业走出萧条恶梦的火车头在哪里呢?答案很明显,就藏在你我家中。能为家庭创造安全环境、节省开支、吃得更安心,带来舒适和欢愉的产品,就会是未来的龙头产业,想让员工全天卖命、以职场为家的企业,绝对不会成功。

家就才是我们身心灵的安顿处,没有其他地方可取代。

上一篇:借词赏花 第4期 下一篇:《针灸甲乙经》:无人超越的针灸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