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江城子?记梦》对中学生的情感教育

时间:2022-04-24 06:19:32

也谈《江城子?记梦》对中学生的情感教育

在中国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长河中,宋词以其音乐节奏之美,或缠绵宛转,或闲雅幽远,或慷慨激昂,或沉郁顿挫,令人回肠荡气,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巨钻。柳永的《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陆游的《钗头凤》“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写尽多少离别依恋与爱恨情愁,而对于这些用情歌咏的古人,柳和陆的词以其缠绵哀婉成就婉约派代表。但作为豪放派的代表苏轼,敢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却用婉约手笔淋漓写尽对爱妻的思念。读罢掩卷不由让人心生感慨,心头沉重,多么沉重的爱,多么难以割舍的情缘,深入骨髓,生死不弃。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曾经担任班主任教学的我,面对学生的早恋现象,我为苏轼和王弗这样至死不渝的忠贞而感动,也为初中生盲目任性的早恋而担忧,因此就苏轼的《江城子.记梦》里那份执著的爱恋欲针对学生早恋进行思想教育。

一、诠释《江城子.记梦》爱的价值

(一)相濡以沫,培养爱。大家都知道,在封建社会,可不比现代社会讲究自由恋爱,也没有结婚前,男女双方的互相交流,用一句最为简单的话说就是:先结婚后恋爱。

16岁年轻貌美,知书达礼的王弗嫁给苏轼。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幕后听言”的故事。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疏忽,于是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于苏轼,使其大受裨益。比如说章惇未发迹的时候来拜访苏轼,王弗就对丈夫说,这个章惇一定是个大奸大恶之人,不可不防。后来这个章惇仕途得意之后果然是个极阴险的小人。他与苏轼结婚的这十年,正是坡一生中最锐意进取,也最春风得意的十年。这十年里,苏轼与苏辙兄弟高中进士,名满天下,被授官职,层层提拔,那叫一个“春风得意马蹄疾”。只叹红颜薄命,年仅26岁的王弗因病去世。但王弗在苏轼的生命中已经烙印上深深的印迹,这份相互间的扶持,相敬如宾、相濡以沫已经深入苏轼的灵魂。她们在生活中培养了爱。

(二)至死不渝,追忆爱。这首词是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作者正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所作,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于开封,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坡做了一个遇见亡妻的梦,醒来感慨之至,写这首悼念亡妻的千古绝唱《江城子.记梦》,以示怀念之情。

“夜来幽梦”“小轩窗,正梳妆”,是作者真情郁勃,句句沉痛,悲中寓喜。仿佛新婚燕尔,眼看爱妻沐浴晨光对镜理妆悠然神情,心里漾满蜜意柔情。然“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是欣喜?亦或是悲伤?如今得以“还乡”,本该尽情“话凄凉”,然千言万语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只好“相顾无言”,一任泪水涌流,对亡妻的怀恋,怎能一个“此恨绵绵无绝期”了得?

爱要爱得这般豁达,明亮,九曲柔肠。所以,他十年后还记得王弗在小轩窗下梳妆的情形,在她坟前默然落泪,无处话凄凉。他不是生前辜负,死后说相思,用锦绣文字把自己包裹得华丽颓唐。这样的爱,深重,纯粹。

(三)遭遇坎坷,不忘爱。自从王弗死去到苏轼写下《江城子》后的这十年,苏轼卷入由王安石变法引发的新旧党争。前面新党得势的时候,他由于反对新政,被王安石这一派排挤;后面旧党得势的时候,他又强调王安石变法中也有可取的地方,结果又被司马光这一派排挤。结果是不论新党得势还是旧党得势,执着于自己理想与坚持个人主张不趋炎附势的苏轼都倒霉得很。这段时间,在政治上他经受的最多的事儿就是贬官,一贬再贬。

都说人生是一种承受,承受幸福,承受痛苦,承受孤独,承受苦难。苏轼虽经历经苦难,却不忘结发之妻之爱。

二、《江城子.记梦》对初中生早恋情感教育影。

(一)情感教育影响。爱情不仅仅是卿卿我我的甜言蜜语,爱情也不是“为赋新诗强说愁”少男少女情怀,爱情需要理智而不是冲动。爱情需要经历苦难而不离不弃,爱情需要在生活平淡中学着互相包容,学着互相理解和尊重。但对于处于早恋中的初中生来说,如果不注重在情感上加以引导,可能会使初中学生在情感上迷茫,在行为上出现越轨行为,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

(二)给予孩子正确引导。在古今中外不凡有相当多的忠贞的爱情、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许多患难与共不离不弃的凄美爱情。作为中学生不是不能没有爱,对于学生要正确区分友爱和情爱,正确对待处于青春期对异性朦胧的好感,不要轻易尝试情爱,更不要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看看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无不洋溢着激情、令人难以忘记的美丽的爱情,但是那都是在成年以后,在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的,他们共过患难、互相包容和理解。

三、在教学《江城子.记梦》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以这首脍炙人口的词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呢?我想还得从词曲的“美”来教育和感化人。

(一)以词曲的韵律美,打动学生。这首词以它特定的体式、句式相结合,又带来了豪放派新的东西,例如它委婉、倾诉式的抒情韵味、细腻而多层折的描写、对内心生活更细腻而深入的把握、凝重而婉约的风格等,构成了这首词的界于两派之间,恰当的把豪放于婉约两派之间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感受,感悟、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和配乐朗诵,让学生体验这种凄美绝伦的旷古柔情。

(二)以词描摹的手法美,感染学生。以虚映实,虚中见实,是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色。梦是虚幻的、缥缈的,然而梦中人的感情却显得那么真挚、深沉,实实在在。或者可以说,正是因为借助于梦境的虚幻与缥缈,才格外地显得情真意切。感情的表现,在梦前和梦中,前后一致;而随着入梦和梦醒,又一步步深化:死别相思苦;相思不见,无处话凄凉苦;积思成梦,幽梦话凄凉亦苦;梦醒而只剩得冷月松冈,则更苦。全词凄婉哀伤,出语悲苦,真可说是一字一泪!

(三)以词曲的感情真挚美,感动学生。在苏轼的众多词中,脍炙人口的的好词无数,但选择这首词来教育学生,主要是要针对学生的懵懂的早恋现象,让学生在美文教育中,体会到苏、王间质朴、真挚、美好的情感,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在语文学科中感受美、享受美、玩味美、发挥语文学科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爱情是美好的,令墨客骚人千古歌咏;友情亦更美,正如纳兰容若在《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中所言“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那种淡淡的情愫,单纯的情感,那种向往和期待,但愿学生能把这种懵懂的情绪永远珍藏心头。人说,友情经得起平淡,却经不起风雨,感情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平淡。人生若只初相见,就没有了平淡和琐碎,有的只是一份长留心间的温馨。人经常因为触动而充满力量,人生往往因为感动所以从此改变。但愿我们的语文教育能让学生在知识海洋乘风破浪,也能潜移默化受到爱的感染,从内心获得感动,从而积攒上进之心,树昂扬之志。

上一篇: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下一篇:多种渠道加强语文识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