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璇\任宝茹 形而上的事儿,形而下的问题

时间:2022-04-24 01:03:14

高璇\任宝茹 形而上的事儿,形而下的问题

2009年第一次采访高璇、任宝茹的时候,是在《我的青春谁做主》的宣传期,那时她们就谈到编剧维权,谈编剧要多站出来发声,为新人争取更多权利。也提到在与陈凯歌导演合作,没想到一年之后《赵氏孤儿》首映,可她们不得不为自己维权。

维权是被动选择

高璇和任宝茹是北影编剧专业的大学同学,合作至今10余年,已有《别了温哥华》、《我的青春谁做主》、《婚姻保卫战》等多部有影响力的作品,两人的性格不同,任宝茹绕指柔背后是不妥协的坚韧,而高璇则正应了那句俗语:刀子嘴豆腐心。差异之大可以从她们知道电影《赵氏孤儿》给她们署名为“前期剧本创作”的反应看出来,任宝茹认为应该让这件事尽快过去,不要占用太多精力,因为眼下的事情更重要;而高璇则坚持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最后两人达成了共识:要做一百棵树中的一棵,为行业的规范以及编剧整体地位提升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高璇谈赵孤维权事件:

关于《赵氏孤儿》的事情,按照我们的性格尤其任宝茹的性格就算了,任宝茹觉得我们为什么要在这件事上浪费时间?第一它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第二它也并不多么代表我们,毕竟它是一个被动被邀请的创作,是一个命题作文,只是说还做得不错,但没有完成完。《赵氏孤儿》这件事情我在发声前完全没有深思熟虑,完全是一个应激的反应,后来这样做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公也有私,“私”是看到这样一个署名的时候我们不是很满意,我要告诉你我做的工作绝对不是前期剧本创作,我不能让我的工作被这样的名声淹没了,本来你给我写“编剧”都不一定被注意到,你现在用了更加弱化的(名称);另一个原因是想到这几年参加维权会的经历,从2008年第一个编剧宣言――在钓鱼台宾馆发的96人公开信开始。(是不是发了个合同?)对,但是没有用,给谁都给扔回来,给制片方制片方说,要不按我这个来,要么就没有这事儿。基本上要推动行业规则的话要自上而下,这次我就一个劲地说为什么不能呼吁总局来推动这个事?!从2008年开的这几年的维权会,我们一直在听各种控诉,跟制片方的,后期的编剧和前期的编剧也有一种关系,那么质量认证的标准在哪儿?在标准下如何规范酬金和署名?这是一个特别复杂和专业的事情,需要有法律专业人士与相关行业人员共同做出规范。

一开始我们觉得(维权)这件事情和我们没多大关系,因为我们的合作方一直都比较稳妥,直到这件事情发生,我们知道不会因为你现在的状况略微强势点就发生变化。2010年10月份编剧交流会上陆天明老师念了一个合同,上面说每个字都是制作方的,这样没有法理基础的合同在行业内通行。

我们觉得莫不如做几件具体的事情:比如说只要做了编剧的工作就要有编剧署名权,同时拥有海报署名权和宣传权,开会要让编剧坐到那里,不然大家永远认识不到编剧是三大主创之一,其他还有小说的改编权。只要做了编剧的工作就该享有这些权利,而不是说我混到这个地位才保证这些通行,那碰到更强势的制作方呢?……所以我必须出这个声音。其他行业,如旅游、保险、房地产都有制式合同,我们怎么不能有制式合同?这些都需要主管部门的推动。其实大编剧小编剧流程都一样,为什么不能有?任宝茹说不要占用太多精力,不能做这件事把目前的工作耽误了。后来我们商量,在允许的情况下,如果有一百棵树,我们做其中一棵树。主要是我来发言,因为她永远都是比较柔和的,我也会采取比较理性的方式来做,只对事不对人。目前这件事的反应都挺好的,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其实12月中的时候这件事就结束了,包括有人发链接,包括制作方的回应对我都造成不了任何影响了。想想挺可笑,编剧工作的认定是由制片方一两个人单方认定的。我们每天想从更高视野上写更好的东西得到观众的认同,但还要免不了做些最基本的,保证署名权和劳动回报的努力,所以我刚才就觉得做编剧真是两极,忽然想到一句话:我们想着形而上的事儿,可每天必须得应对形而下的问题。

任宝茹谈维权:

这一年的感受对我们是一样的,纷扰很多,2011年就想把纷扰排除掉,安心地创作。因为做编剧暂时炒得很厉害没有任何意义。但现在大家没有认识到编剧的重要性,那我们再不站出来,就更没有可能了,如果那一天来了,什么拍照啊、采访啊、维权啊……我觉得都不是搞创作的人应该做的。

相反的性格、默契的搭档

2009年上半年做完《赵氏孤儿》之后,她们下半年做了《婚姻保卫战》,前者署名前期剧本创作,后者是作为编审。这两部作品都在2010年面世了。《婚姻保卫战》是他们的又一次与赵宝刚导演合作,之前与赵导合作的《别了,温哥华》、《我的青春谁做主》都取得了很好的收视和反响。她们习惯称赵导为老赵,在合作期间,两人都是一场场戏共同地讨论,或者与导演一起斗台词,斗着斗着就能出来特别有意思的东西,因为大家都在一个系统里面,同一个段位上。然后两人再分头来写,第二天给老赵看,几乎天衣无缝。以前她们会问导演:你能区分出是谁写的吗?赵导说:别人看不出来我还能看出来。到了《我的青春谁做主》的时候,导演说:我真看不出来了。

好莱坞职业编剧合作是专业分工,有人找噱头,有人找台词。但她们的分工不大一样,都是先期谈得不能再细,然后分头去写。两人住的不远,形成了松散的坐班习惯。除了赶进度,很少熬夜,工作习惯很绿色。两人一起接受采访、参加活动,“因为我们是不拆档的。”有时候任宝茹不想去,高璇会说:你能不能觉悟高点?在创作上两个人是平等的,署名可先可后,“实在是因为任老师比较淡薄,她不在乎我放在她前面……”高璇调侃道。

对于合作的好处,任宝茹:“当然更轻松,一个人的时候都是冥思苦想,跳不出来,两个人插科打诨,可能特别随意的一句话就会灵光闪现。而很多编剧一个人会有轻微的抑郁,因为编剧是很封闭的工作。”

当然两个人合作也会发生分歧,比如接戏,高璇色厉内荏的本性经常会暴露出来,经不得两句夸,说不出来NO来拒绝。任宝茹在这方面就坚定很多。高璇在微博里坦白:

我至今学不会说“不”,尤其人家对我一客气,任老师经常怒吼:“你会接吗你不说不?说不会死吗?”哎,从小缺表扬,一辈子致力于“求求你表扬我”,对于不求而得、送上门的表扬,你让我怎么说“不”?

2011年她们遇到了新情况

2010年,编剧们遇到了跟往年不一样的状况,因为很多资本进入影视圈,很多新的公司出现,忽然就有很多人拿着股份和分红来跟编剧来谈。比如邹静之、刘恒已经跟浙江华策签约。高璇和任宝茹也在这一年得到了不少公司的盛情邀请。“面对诱惑,要么迷了,要么烦了,我们是烦了”,在她们看来,这是好事儿,会提升编剧的市场价值和地位,是大家重视编剧的表现。同时又看到了一些新的矛盾,比如创作和合作的多元化会不会受到伤害?经过这一年的整理,她们认清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享受安静的创作过程,坚持写好作品,同时对外界的新鲜的东西也不拒绝。

上一篇:影子 第3期 下一篇:编剧,制片方心中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