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小学化”治理路径研究

时间:2022-04-24 12:33:01

幼儿教育“小学化”治理路径研究

“幼儿园是儿童迈出家庭以后,进入正式学校教育以前的一个重要的集体组织,是儿童早期经历中影响最大的教育环境之一,也是幼儿最早接触的社会文化环境,它要为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幼儿教育关系到儿童的成长,是儿童健康发展的根本。然而,近年来在应试教育以及家长“不输在起跑线上”思想的影响之下,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趋势愈演愈烈,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也成为我国幼儿教育的一颗毒瘤。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治理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具体表现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自学前教育产生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且现今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目前不少幼儿园在日常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日常管理方面都显示出明显的“小学化”倾向,幼儿园也俨然成为小学。

1、教学形式“小学化”。幼儿教育的教学形式首要选择的应当是“游戏”,幼儿的学习过程也应当是伴随在“游戏”过程当中的,是“游戏”的“附属品”或者说是“副产品”。“游戏是正在成长中的幼儿最大的心理需求。幼儿在游戏中编织了假想的世界,却在身心方面实现了真实成长。”游戏应当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大的需求,特别是儿童的心理需求。游戏的开展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游戏我们可以让儿童学会合作、学会分享,这些都不是我们能够通过知识的灌输能够实现的。其实我国相关的幼儿教育法规中也规定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也应当是以游戏为主的。通过不同的游戏形式,让每一个儿童都能够参与进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然而现阶段我们不少的幼儿园的教学采取一种与小学教育一样的形式――课堂教学。

2、教学内容“小学化”。作为幼儿其思维主要是以表象材料或者说是形象思维为主,运算思维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正因为如此,数学等教学内容是不应当出现在幼儿教育当中的。儿童的运算思维只有到小学阶段才能够是相对形成,因此幼儿教育应当主要是一些启蒙性的教育。

3、日常管理“小学化”。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包括学习活动、生活活动以及游戏活动等等内容。科学安排儿童的日常生活是保证儿童得到健康成长才基本条件。幼儿园应当根据幼儿心理、身体等多方面发展的水平合理安排幼儿的日常活动,合理安排时间,进行科学管理。正常来说,幼儿园应当严格控制儿童学习时间的比例,保证儿童有充足的游戏活动时间以及生活活动时间。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存在的合理空间

幼儿教育“小学化”已经存在很长时间,受到了来自多方的质疑,但是其仍然没有被消除,这其中也就说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存在具有其合理性,各方面因素给予其存在的空间。

1、家长的望子成龙。幼儿园儿童早期经历中影响最大的教育环境,是幼儿走出家庭教育最早接触的教育。现今幼儿园某种程度上也成为减轻家长负担的重要存在,由于家长工作压力幼儿园成为照顾孩子的主要力量之一。幼儿园是为家长服务的,因而家长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了幼儿园的行为。近年来,幼儿园得到的快速的发展,家长对于幼儿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但是不得不承认不少家长对于幼儿教育存在认识的误区,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错误地认为幼儿教育的内容越丰富对于孩子的成长越有利。家长的期望直接影响了幼儿园的行为,某些事情家长甚至将教学内容的丰富程度当作是选择幼儿园的标准,这也就直接导致幼儿园为了保证自己的生源不得不选择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这也就极大促进了幼儿教育“小学化”。

2、应试教育的影响。幼儿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面向所有儿童的教育,具有普及性以及非选拔性。正常说来,具有普及性以及非选拔性的幼儿教育就不应当过早“小学化”,但是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各个学校对于学生的考核都是通过考试来完成的,社会对于学校的评价标准也是唯一的――升学率。而这种唯“升学率”论目前呈现一种低龄化现象,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之下,考试制度、升学制度都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因而幼儿园也就成为了小学的预备班,幼儿教育也就成为了小学教育的准备。

3、幼儿园间的竞争。1989年,《幼儿园管理条例》颁布,幼儿园的办园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社会力量参与办园现象突出,一些地方的社会办园数量甚至达到了70%。”《幼儿园管理条例》鼓励公民个人办幼儿园,这是对于解决现阶段儿童入园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够满足不同家长的需求,可供选择的范围更为广泛。但是也正因为办园主体的扩大化造成幼儿园的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一些非法幼儿园屡禁不止。更有一部分个体幼儿园首要关注的不是幼儿教育,而是自己的利益,考虑如何使得自身利益最大化。部分个体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差,基础设施不齐全,师资力量波薄弱,为了吸引更多生源只有依靠丰富自身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家长。而家长在错误观念的引导之下蜂拥而至。其他办学条件相对较好的幼儿园生源得不到合理的保障,为了扭转在竞争中不利的局面也不得不以家长的意志是从,不断将一些小学的教学内容纳入到幼儿教育中,进一步讲幼儿教育推向小学教育。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治理的路径选择

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家长以及幼儿园多方的合作才能够完成。

1、推进改革,树立正确价值导向。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首先要不断推进中小学的教育改革,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幼儿教育“小学化”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中小学教育导向的影响,断推进中小学的教育改革,能够有效遏制这种现象的恶化。一方面要取消小学入学选拔考试,保证每一个学生有平等的机会进入小学。

2、加强监督,培育正确教育理念。幼儿园的管理机构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更要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政策,加强对幼儿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监督,对于违规教学的幼儿园予以严肃处理。与此同时要对于幼儿园的办学资格进行严格审查,不断提升幼儿园的办学质量,不断加强对于非法幼儿园的清理,坚决打击为了争夺生源而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行为,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同时要加强对幼儿园的教师以及管理人员的培训,培育正确的教育理念。

3、开展教育,提高家长认识水平。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错误理念是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重要因素。我们要不断加强教育和宣传,通过电视媒体、专家讲座等方式,宣传幼儿教育的科学知识,让家长对于幼儿教育能够有正确的认识,树立长远的发展目光,培育正确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家长的认识水平,淡化其功利心态,让家长的教育理念与儿童发展的现实水平保持一致,使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情况得以改观。

上一篇:试论善德文化 下一篇:信息技术整合在语文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