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冠军的“慈善启发”

时间:2022-04-23 11:08:46

中国体育冠军的“慈善启发”

在上月的一个大型公益活动现场,邓亚萍再次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兑现着公益承诺。已身兼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委员会主席、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等诸多身份的她显得成熟干练。这位18个乒乓球世界冠军获得者,此时正实现着公益新闻人物的华丽转身。

志愿者用真心换来广泛认可

5月15日,“亚运讲坛”第五讲在中山大学举行,邓亚萍发表了题为“精神与生命同在”的主题演讲。她重点讲叙了自己从彷徨中退役到踏上求学之路、从清华园到剑桥、从运动员走入国际组织,代表中国发出声音的奥运官员的酸甜苦辣。她讲得动情,现场的学子听得投入,更有近200名学生站了近2个小时听完演讲。“邓亚萍的风采很吸引我!”一位中山大学女学生说。演讲结束后,邓亚萍正式成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志愿者,编号33,邓亚萍说:“亚运会时隔20年从北京到广州,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经验,使得广州亚运会非常希望我成为他们的志愿者。北京的志愿服务已经形成体系和经验,我们要把这些经验和智慧传播给世界。”

邓亚萍很喜欢聊志愿者的事情,很多人都听过她讲的志愿者故事。2006年,北京奥运会筹备过程中,邓亚萍为志愿者部担任奥运志愿者形象大使,拍了志愿者招募的片子。奥运后,她来到团市委工作,分管志愿工作。当她到志愿者联合会办公所在地时,第一眼就看到了当年拍的那张宣传照片。“2006年参与志愿者工作,2009年分管志愿者,人生仿若一场轮回,总在不经意间给人惊喜。”

邓亚萍介绍,北京奥运会上也第一次出现了运动员向志愿者代表献花的场面。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中国的志愿者们用真心换来了广泛的认可。邓亚萍提到了一个例子,北京奥运会期间,外国击剑选手的服装脏了之后需要洗,但因为衣服上有很多高科技材料,不能机洗,奥运会志愿者就花了3个小时的时间手洗一件击剑服,这件事情另外国选手非常感动。“我们的志愿者以一颗热忱的真心,赢得了大家的赞誉和肯定。”

在她看来,北京奥运会的召开已将中国的志愿者事业推向了一个高度。说起这个,她有点激动:谁也没有想到北京奥运能招募到这么多的志愿者,当时服务赛事的只要10万人,而有170万志愿者报名注册。这是历届奥运会志愿者最多的一次,以北京市的平均工资收入统计,这些志愿者为奥组会节约人力资源经费43个亿。因此从北京奥运会开始,当代青年被称为“鸟巢一代”,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次上海世博会,邓亚萍作为志愿者也参与了服务工作。她讲了一个小故事:一名志愿者不小心把手机弄丢了,打过去手机已关机。由于里面存有大量重要信息及联络方式,这位志愿者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发了一条短条,称自己是从北京来上海的志愿者,恳请拾到手机的人把手机芯片寄回来。没想到,手机很快就被快递回来了。这个故事说明了公众对志愿者的认可。

邓亚萍说,“志愿者在我们的社会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论是北京奥运会,还是现在正在举行的上海世博会,或是平时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动,我们都能见到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而“志愿者” 这三个字,也逐渐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中国最热心公益的体育人之一

不管是当运动员的时候,还是退役后,多年来,邓亚萍积极投身于各类公益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

她是献血、防艾、节水等多项公益活动的宣传大使,她为“希望工程”捐款,成为中国奥运健儿为社会公益事业捐款的第一人;她发起“慈善光明行”救助贫困学子,她是北京奥运会最优秀的志愿者之一,她组织成立了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委员会,这是目前中华慈善总会下设的唯一一个体育慈善基金。另外,目前基金会的第一个慈善项目“蒲公英计划”也已启动,主要对象是残疾、残障、孤儿、失足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弟等5类弱势青少年。因为热心从事公益事业、受到媒体和公众高度关注,邓亚萍被评为“2009年十大公益新闻人物”。

其实还是一名运动员的时候,邓亚萍的慈善之路就开始了,仅仅几千元的工资也要做慈善家。在她的意识里,慈善,不仅只是有钱人才能做的事情。“因为我是老百姓培养出来的奥运冠军,所以我必须回报社会。”作为一名体育人,邓亚萍的辉煌成绩让人赞美,而作为一名社会人,她的感恩和博爱则让人景仰。

公益重在身体力行

谈及国内公益事业的现状,邓亚萍直言“氛围比以前好很多”。邓亚萍告诉记者,无论是运动员时还是退役后,这么多年从事公益活动,她感受到中国在人文精神方面的巨大提升。“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就是乐于助人、乐善好施。但任何一个公益活动,很重要的是有经济基础。此次公益论坛,正逢最好的时机,各种机缘促成了此次论坛”。她还强调,公益最重要的是身体力行。当然,有的人影响力很大,有的人达不到这种程度,但只要有心愿同样能为公益事业作贡献。

说到体育慈善基金会的运作,她说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了,但仍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尽管劳伦斯奖这一平台拥有巨大的资源,包括众多的体育明星、有力的行政支持以及政策优惠,但前期基金会收益不是很高,不过邓亚萍依然充满信心:“我们定会坚持下去。”邓亚萍告诉记者,随着“蒲公英计划”的启动,残疾、残障、孤儿、失足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弟等5类弱势青少年将受到重点资助。

慈善理念:重在启发而不是给予

邓亚萍曾有一句话最引人深思,“慈善对需要帮助的人来说,不是一种给予,而是一种启发。”这句话和“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很相似,也就是说,相比给别人钱物来说,能够给予别人精神上的启迪和鼓舞是更加重要的。

“在中国慈善事业刚刚开始,它不需要捐多少钱,而是看你是否能身体力行哪怕只是做一件真正帮助他人的事情。”邓亚萍举例说,她曾经组织为外来务工子弟的学校赠送体育器材,“物质上的东西对他们的帮助是有限的,我更希望用自己的经历给这些孩子们一种启迪。因为他们看到的世界冠军出身也是非常普通的,有些运动员同样来自农村。但是只要燃起自信,利用自己的才能,勤学苦练一样能够成功。”

上一篇:心系苍生 脚踏黄土地 演绎育种传奇 下一篇:戏墨有雅意 落笔见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