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变了

时间:2022-04-23 11:02:02

他变了

梁少媚

"他是一个大坏人,常常一发怒或遇到不如意的事就随便找人出气。有一次,一位同学不小心撞了他一下,同学已经道歉了,他就冲上去把同学打哭,然后就大笑起来。"

"他是个人人讨厌的大魔头,令人闻风丧胆。"

"他是一个变幻无常的人,有时像一只老虎,想一下子就把你吞下去的。"

"他是一个蛮横无礼的人。有一次,我经过他身边望了他一下,他就大骂起来:"望什么啊!'死八婆'"我很生气,但怕他打我,就把这口气硬吞下去。"

……

眼前的小曾已是一位有1.68米高的小伙子了,样子有点腼腆,走到我的旁边向我请教。在我讲解时,他还不时点点头,用手挠挠脑袋,问题弄明白了还害羞地说声"谢谢!"这个温驯的小伙子很难让人与前面的片断联系起来。然而,他,就是以前那个性格暴躁、容易冲动,言行粗鲁,经常出口伤人的小曾。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往事又涌现在眼前……

已经是中午的12 点了,我班的一位学生急匆匆地跑来汇报:"小曾又在课室里大哭大闹,然后跑去打电话叫他的爸爸来学校打小君。"我向学生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原来是在放学的时候,小曾在课室里拿着粉笔乱扔,作为值日班长的小君上前阻止。两次劝告后,小曾仍然没有停下来,于是两人就发生了口角。小君说道:"你这个农民头的儿子,真没出息。"小曾听后怒目圆睁,暴跳如雷,就大哭大闹并扬言:"我叫爸爸来打死你!"我问目击事件的学生,他们有没有出手打架,学生都说没有,我本来要去找两位当事人了解情况,但学生说他们都已经走了。

小曾的家庭比较复杂,爸爸很少回家,妈妈是一个没有固定工作的农村妇女,也没有什么能力管教孩子。在家里,小曾根本不尊重妈妈,经常与妈妈顶撞,甚至大声吆喝妈妈,对这个孩子,妈妈只是觉得很无奈。奶奶很疼爱孙子,经常给钱小曾买零食,小曾要找爸爸,必须靠奶奶联系。一直以来,我都希望爸爸能配合学校一起来教育孩子。我把想法告诉妈妈时,她却说:"老师,我也没办法,我找不到他,他根本不当我这边是一个家。"有一次,我去家访,他妈妈说:"刚才爸爸也在,我告诉他老师来家访想与他谈谈儿子的事,但他什么也不说就走了。"我感觉到,对小曾的教育,要求家庭教育来配合已是不可行的。

类似今天所发生的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我也曾经向他奶奶解释过,他奶奶也认为同学之间的小争吵是很平常的事。她告诉我,她的孙子在家里也是经常因一点小事而大哭大闹的。

可能奶奶听到孙子的投诉多了,今天,他的爸爸也终于出现了。

下午两点,小曾的父母还带着一位年轻的男人来到课室,我看到那种情形也是"来者不善"的。他们要找的学生小君还没有回校,我把他们三位请到校医室,并把事情发生的经过向他们讲述。小曾也在现场,我问小曾:"小君有没有出手打你?"小曾说:"没有"。这时,小君也来了,她也说只是发生口角。在场的人也看到:小君只是一个矮小的女孩,而小曾比她高大得多、强壮得多,如果真的打起来,势力也太悬殊了。这时,小曾的爸爸开口骂了一句:"你又说有人打你!"小曾不语。

误会解决了,我也趁着这个难得见到爸爸的机会,与他谈谈对小曾的教育问题,但我的话还没有讲出口,他爸爸就对带来的男人说:"我们走。"他们俩就直向门口走去。这时,小曾的妈妈在我旁边低声说:"老师,对不起,他就是这样的。"然后就追了出去。

这时,一股悲哀之感涌上心头,我一下子明白了,小曾的性格为什么会那样暴躁,那样不可理喻,那样横蛮无礼。突然,我觉得小曾是一个多么可怜的孩子啊!

下午放学,我又找小曾谈话,这时,他就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也变得很温驯,我问他为什么会叫爸爸来?他说:"当我听到小君骂我'农民头,没出息',我就觉得很不舒服,很生气,就想让我爸爸来打他一顿。""别人说你没出息,难道你打了他一顿你就变得有出息了吗?"他不断地摇头。"你爸爸有打你吗?"他点点头说:"有一次,我妈妈不带我去姨妈家,我就大哭起来,把爸爸吵醒了,他拿起一张凳就向我飞过来,我的头被砸破了,妈妈带我去医院缝了五针"。我看了看他的伤口,心里一阵难过。"你爸爸连助手都带来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爸爸真的如你所愿,打了小君一顿,你有想过以后一连串的后果吗?如果小君受伤,她的父母会原谅你吗?情节严重的话,你爸爸还要负上刑事责任,难道你为了要自己争一口气,就把爸爸送进牢房里吗?从这次看来,爸爸也不会帮你打同学。""他以前说过如果有同学欺负我,就告诉他,他会帮我'摆平'。"听了他的话,我为这样的家庭教育觉得寒心之外,更觉得这个孩子可怜。"小曾,你其实是一个很善良的孩子,你只是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你愿意老师帮助你吗?""愿意""那么你以后心里一有不舒服的时候就找老师谈谈好吗?""好。"

小曾形成这种扭曲的心理与他的家庭教育失调有很大的关系,爸爸的粗暴教育,妈妈的无能为力,奶奶的悉心呵护,使他形成专横、自私、冷漠、嘴馋的性格,他不但缺乏同理心,并且只会用能给他多少钱这个标准来衡量周围的人对他的爱。我觉得要改变他,首先要让他学会尊重别人,而且要从尊重妈妈开始。

我在小曾平时的作文里注意收集他写妈妈的细节,并且与他的妈妈作了一次详细的谈话,了解了小曾目前的家庭情况和妈妈的想法,了解了小曾与妈妈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做好了充分准备后,我就找来小曾聊天:我向他讲起那天他被凳子砸破头时,妈妈背着他跑去医院缝针的情景;那天妈妈冒雨骑车来学校接他时,打滑摔倒了,虽然受伤了、全身湿透了,还是准时来接他;那天妈妈叫他做功课,他却发脾气,并把作业本子撕烂,妈妈一边流泪,一边帮他把作业本粘贴好……"妈妈在默默地为你做了这么多的事,而你又是怎样对妈妈的?你爸爸长期不回家,做儿子的你又天天让妈妈生气,你有想过妈妈的感受吗?妈妈对这个家早就觉得心灰意冷了,她要不是觉得你可怜,早就离开了这个家了,难道你想把妈妈也气走了,一个人过日子吗?"他直摇头并说:"老师,我会改的,你叫妈妈不要走。"我说:"如果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妈妈会舍得离开你吗?"他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时,我把班上两个从小父亲就去世,由妈妈独立抚养,却非常孝顺母亲的学生请来。我让两位学生向小曾讲述他们平时与妈妈相处的事情,由于背景有点相似,两位学生都讲得很动情,小曾也听得很入迷。最后,两个孩子还劝告小曾珍惜与妈妈相处的机会,小曾似有所悟地点头。

那次谈话后,小曾对妈妈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用妈妈的话来说就是:听话了,懂事了。

但小曾的脾气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的,与同学相处还是常常产生不良的情 绪,我经常在具体的事件中教他疏导情绪的方法。

有一次,小曾拳头紧握,脸因激动而涨红了,怒气冲冲地跑到办公室找我。他说:"班里的同学故意一唱一和地叫我"大头文",我很想打他们,打到他们叫不出声,但你说心里不舒服时就来找你。"我首先表扬他这一次做好。我把美国总统林肯不忌讳自己丑陋长相的故事讲给他听;一位学生也是头长得比较大,其他学生编了这样一首儿歌:"方大头,像皮球,光秃秃,圆溜溜。"他开始时也觉得很伤心,后来老师启发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保护自己,他自己也编了一首儿歌;"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你有帽子,我有大头。";我班的小杰同学,他有一次偷懒不值日,被老师罚清洁厕所,同学都笑他是"厕所大队长",他不但没有生气,还自豪地封自己为"厕所高级督察"。小曾听了我讲的事例,也不由得笑起来了。我说:"大头有什么不好,头大是聪明的象征,如果我是你,我就觉得很荣幸了,你的头比老师大,说明你比老师还聪明,是不是?"他再次笑来了。我说:"以后凡是同学取笑你,你就训练自己的逆向思维,想它好的一方面,那么你自己会开心,也不会与同学计较的,更能显示你宽容、大度,那么你与同学的相处就会更和睦了。"他点点头,笑着离开了办公室。

还有一次,在上体育课时,他又跑来,说小俊在打篮球时故意撞他,我看他情绪也很激动,这次我就采用了转移的方法。我说:"老师现在很忙,这里有很多书,你能先帮我一个忙,统计一下这里的书的数量吗?。"他说:"好,"就认真地点起来书。点完后,我又说:"我现在要赶着开会,你先去上课,下课我再与你谈好吗?"他点点头就跑去上体育课了。过了十分钟左右,我望向操场,就看见他与发生矛盾的同学正开心地玩着。下课时,他也没有来找我。第二天,我就在班上表扬了小曾,说他与同学发生矛盾时,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能不与同学计较,显示出他的宽容、大度并鼓励同学要向他学习,这时,同学们都给与热烈的掌声,他不好意思地笑了。

事后,我又与他进行了一次谈话。我问他:"当同学给你鼓掌时有什么感受?""我觉得很开心,我以前总觉得同学看不起我,经常针对我,所以我给点颜色他们看看,让他们不敢看不起我。其实是我有错在先,同学才讨厌我,现在我用了老师教我的方法,我已经很少发脾气了,同学都找我玩了,朋友多了。"我再次表扬他近期的进步,鼓励他继续努力,并引导他通过写"自修日记"自行解决情绪问题。自修日记采用表格的形式,共分为五栏,以下就是他填写的一次自修日记:

发生的事情 产生的情绪 情绪导致的后果 其他解决方法 产生良好的结果

学了新单词"woman"同学就叫我"污文"。(他的名字有个"文"字,因平时不讲卫生,故得此名。) 把一个意思是"妇人"的单词用在我这个男子上,简直侮辱我,我想狠狠地凑他们一顿。 这段时间的努力又白费了,老师又会觉得我恢复原来的样子。

爸爸知道可能会打我一顿。 注意卫生,多带一件衣服回来,湿了就换,改变一下形象。

不理他们,就当他们给一个机会自己训练自己不发脾气。 同学与老师都表扬我的态度越来越好;

听惯了,也觉得没所谓,也不会生气了,反而觉得以前因这种小事而发脾气觉得可笑。

这段时间,小曾都显得很平静,"自修日记"断断续续地写着,一个学期也结束了。

新的一个学期又来了。开学前,小曾因有事没有回学校集中,趁着这个机会,我让全班同学用无记名的方式,写写与小曾相处时发生过的事情。大部分学生都写他以前怎样欺负同学,也有个别写他后期的进步,以及对他的期望。第二天,还没有开学,我就把小曾一个人请回学校,并把同学写的东西给他看,看完后,我问他有什么感受?他没有太多的言语。我问他:"你明白老师让你在开学前看看同学们的心声的用意吗?"他说:"明白,老师希望我在新学期里有一个新的形象。""聪明!你有信心做好吗?"他用力的点点头,似乎在告诉我:他会用行动来证明一切。

学期伊始,我再次从学生的日记当中摘录了以下的片断:

"真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他改变了态度,既不打人,又不骂人。"

"以前他那令人烦躁的声音没有了,课室宁静了。"

"那天劳动搬纸箱,一些同学在老师的视线范围内就很积极,但在拐弯处就把纸箱全给了小曾,他却没有推辞,笑嘻嘻地搬走了。我笑他傻,他却说:'没关系,都是帮班做事,不一定给老师看见了就好,没给老师看见就不好。'"

……

上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演讲 下一篇:“美丽阅读”读书征文获奖作品选:一任书香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