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监理控制

时间:2022-04-23 02:54:00

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监理控制

摘 要: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是当前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建设的重要施工工艺。本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监理单位如何通过有效的监理方法监督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通过对施工过程的严格控制,确保桩基施工质量。

关键词: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工程实例;质量控制

Abstract: Large diameter bored pile is the importan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tall buildings or structures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engineering examples, introduces the supervision unit how to through effective supervision method supervise large diameter bored piles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with strict control can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pile foundation.

Key words: large diameter bored pile; engineering;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0引言

目前,在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建设中,大直径桩钻孔灌注桩由于其较高的单桩承载力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受地质环境恶劣,土体特性如土层物理力学指标等存在较大差异,以及施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如处置失当,极易导致桩位偏位、缩径、坍孔、桩身质量等问题的出现。因此,加强地勘资料的审查,采用科学、恰当的施工参数与施工工艺,控制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本文联系春江花月三期潇湘苑桩径φ800工程实际,就上述问题作一些简单探讨。

1 主要监理依据

设计图纸及相关图集、规范、规定;相关合同及有效附件;当地主管部门的文件、规定和指导意见。

2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工作

2.1加强学习,总结以往经验

研究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桩基施工图、弄清设计要求;收集周边工地的打桩资料,并进行风险分析;熟悉相关图集、标准及验收规程。

2.2审定施工组织设计;

2.2.1施工平面图:标明桩位、编号、施工顺序、水电线路和临时设施的位置;采用泥浆护壁成孔时,应标明泥浆制备设施及其循环系统;

2.2.2 确定成孔机械、配套设备以及合理施工工艺的有关资料;

2.3 查验承包单位的测量放线成果

依据规划部门提供的基准标高及控制桩,由承包商根据桩位图确定桩位的基准控制轴线;完成轴线定位后,填报《施工测量报验单》,报项目监理部审查,项目监理部应进行必要的内业及外业复核,签署监理复查意见。经复查的控制轴线和高程点应妥善保护,施工中经常复测。

2.4进场原材料的检查验收

2.4.1钢筋

钢筋进场后,及时检查其出厂质量证明书,核对每件的包装、外观质量(锈蚀、弯曲)、力学性能等,并会同按批抽样,如对该批材料质量有怀疑的,则进行平行检测。

2.4.2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进场后检查配合比报告,并对其坍落度等进行检测,坍落度宜为16~22cm,同时见证随机做试块组。

2.5检查进场的主要施工设备

对进场的钻机、电焊机、测量仪器等审查,是否符合投标文件要求,性能是否完好。

3 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3.1钻孔桩施工工序流程如下图

3.2桩位的测量定位

根据控制轴线和高程控制点,对承包单位的测量放线进行复测,签署监理意见;桩位的放线偏差,群桩应控制在20mm内,单排桩应控制在10mm内。

3.3护筒的埋设

护筒起桩孔定位和保护孔口的作用,用4—8mm钢板卷制,其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100mm,上部宜开设1—2个溢浆孔。控制要点:

3.3.1测定桩中心线,以桩中心线为准,开挖筒坑,筒坑深度应低于筒底50cm,然后置护筒于坑内,挂线定位,保证护筒中心与桩中心重合,允许偏差控制在50mm。

3.3.2护筒底及周围用粘土分层夯实。护筒顶面应高于地下水位标高2m以上,在整个施工期间护筒应保证垂直,不得翻浆、漏水和下沉。

3.4 桩机就位

护筒埋设经验收合格后,桩机方可就位;主要应检查桩架水平,采用水平尺两个正交方向测量;磨盘中心与桩位对中,采用线锤、经纬仪测量,使钻机顶部的起吊滑轮、转盘和桩孔中心三者位于同一铅垂线上,偏差小于2cm。钻机就位后要求水平、稳固。

3.5泥浆制备

制备的泥浆,其比重、粘度、含砂率、PH值等性能应符合要求。

3.6成孔

3.6.1工程桩施工前宜进行试成孔,数量不得少于2个,以核对地质资料,检验所选用的设备、机具、施工工艺参数以及技术要求是否适宜。

3.6.2 监理单位在检查桩位定位、桩机就位符合要求后,签署《开孔通知书》。

3.6.3 成孔施工应一次不间断地完成,不得无故停钻,施工过程应做好施工原始记录。

3.6.4 多台钻机同时施工,相邻钻机间的距离不宜太近,以免互相干扰,在混凝土灌注完毕的桩旁成孔施工,其安全距离不应小于4d,或时间间隔不应小于36h。

3.6.5 从开孔起,就需要在孔内泥浆护壁,根据本工程的地质条件,正循环钻进时,泥浆的相对密度以1.3左右为好。现场可采用振动筛旋流泵将废弃泥浆分离后重复使用。

3.7 清孔

4.7.1清孔应分二次进行。第一次清孔在成孔完毕后进行;第二次清孔在下放钢筋笼和混凝土导管安装完毕后进行。

4.7.2清孔过程中应测定泥浆指标,清孔后的泥浆相对密度应小于1.2。清孔结束时应测定孔底沉淤,孔底沉淤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小于5cm(孔底沉淤厚度采用测锤的标准水文测绳测定)。

4.7.3清孔结束后孔内应保持水头高度,并应在30min内灌注混凝土。若超过30min,灌注混凝土前应重新测定孔底沉淤厚度,若超过规定的沉淤厚度应重新清孔直至符合要求。

3.8 钢筋笼的制作及安装

3.8.1钢筋笼宜分段制作,钢筋笼制作前,应将钢筋拉直,清除钢筋表面污垢锈蚀,准确控制下料长度,钢筋定位箍采用环形模制作。

3.8.2钢筋笼应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验收内容:钢筋规格、数量、箍筋间距、相临钢筋的错位距离、保护层垫块。钢筋笼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深度允许偏差为±100mm。安装正确后应将钢筋笼吊筋固定,避免灌注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浮。

3.9 水下混凝土灌注

3.9.1水下混凝土要求

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坍落度损失应能满足灌注要求。

3.9.2 混凝土灌注

(1)混凝土灌注是确保成桩质量的关键工序,单桩混凝土灌注时间不宜超过8h,而且应连续浇注。

(2)混凝土的充盈系数不得小于1.1,也不宜大于1.3。

(3)混凝土浇注导管要检查外观是否有凹陷、变形,管身与接头处是否漏水,整根导管顶部与漏斗连接,并放置好隔水栓。导管底部应距孔底30cm。

(4)混凝土初灌量应能保证混凝土灌入后使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为不少于1.0m,导管内混凝土和管外泥浆柱压力平衡。

(5)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导管应始终埋在混凝土中,且不少于2m,导管应勤提勤拆,一次提管拆管不得超过6m,当混凝土灌注达到规定标高时,应经测定符合后方可停止灌注。

(6)控制混凝土实际(设计)加灌高度,以保证桩头混凝土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9.3 混凝土的质量检查

(1)塌落度测定:单桩混凝土量小于25m3,每根桩应测定2次,单桩混凝土量大于25m3,每根桩应测定3次。

(2)试块数量一根桩不少于1组(3块),试块取样应在现场浇注点上进行,监理人员进行旁站见证。试块应有编号,试块试验及试验结果应符合国家规范的要求。

事后控制

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桩体强度、平均直径、桩身中心位置、状体质量及承载力等。同时包括整理收集各类报审表,隐蔽工程验收报审表,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本分部工程验收表,各分项工程的验收表等。整理监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类资料,如旁站记录、各种检测报告、监理细则、监理工作联系单等。

5 结束语

在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影响其质量的因素很多,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列出主要控制点,在实施时加以控制。所以监理单位应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按工序进行质量控制,坚持每道工序实施检查验收许可制,确保大直径混凝土灌注桩质量达到要求。

参考文献: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刘建航,候学渊主编.基坑工程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3]《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上一篇:加强建筑质量控制 打造精品房屋工程 下一篇: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成本管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