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铁路路基的现场施工技术分析

时间:2022-04-23 01:20:24

关于铁路路基的现场施工技术分析

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铁路在交通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其快速、稳定的优点,越来越受到广大民众的青睐。对于铁路的建设我们需要做好本职工作,对基础设施、施工技术、现场管理等方面要精益求精。本文分析了铁路路基施工,进一步阐述路基的防护与混凝土技术。

关键词:铁路路基;现场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X73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铁路工程的建设,对铁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而路基工程作为铁路工程建设的一部分当然也不能例外。但是现在铁路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严重耽误了铁路建设的工期。如何如期完工同时又能保质保量,就对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及组织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铁路路基施工步骤及施工工艺直接关系到路基质量的好坏,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一、铁路路基的技术要求和施工工艺

1、铁路路基的技术要求

(1)路基的平面宽度应该作为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标准,这不光影响着铁路在建设中的占地面积,还决定了整个建设的工程造价。目前我国的规定中,标准轨道的单线铁路中,直线路段路基一般为4.9~6.7m之间,路肩宽从0.4~0.6m不等。而双线铁路则规定两线的中心距离一般是4~4.8m之间,在曲线路段中的路基面宽度一般都是要根据曲线半径进行适当的增加宽度。

(2)路基建设中边坡的坡度问题。路基边坡的坡度大或小,都会给路基整体的稳定性带来影响。路基的坡度标准与边坡的高度以及路基的土质有着很大的关系。按照我国规定,边坡高度如果小于20m,并且地质条件符合标准,则路堤的边坡一般采用1:1.3~1:1.75的坡度,而路堑边坡则可以采用1:1~1:1.75这样的标准。如果边坡高度大于20m,则应该根据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等进行确定,使其达到安全标准。

2、铁路路基的施工工艺

(1)路基试验段建设。在铁路建设中,路基在填筑施工之前,应该确定一段具有代表性且大于等于100m的路段作为路基的试验场所,对其进行相关的填筑压实试验,检定原材料配合比参数对路基整体稳定性的影响,从而选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和压实厚度等数据,用这些数据来作为整个路基建设的数据标准。

(2)路基在填筑之前要按照设计与规范的要求对路段的地表进行相应的处理,并且要解决好整个建设工程中的排水问题,通行的做法是增设褥垫层与防水土工布结合,从而减少路基基础因积水带来的路基沉降等因素的影响,为路基的施工做好准备。

(3)路基的填筑和开挖过程。在填筑路堤的过程中,应该把填料进行分层,按照相应的施工流程进行实施,对高填方路段使用强夯机增加填料强度以及增设土工格栅等手段减少路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变形。而路堑方面因为现场路段的地质等因素,导致开挖时的实施方法各不相同。根据不同地质应该采用不同的施工机械进行挖掘。

(4)过渡段施工。过渡段施工与其相邻路堤同时施工。过渡段填筑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填料,推土机平地机摊铺整平,压路机碾压施工,构筑物2m范围内用小型机械施工。桥台基坑和过渡段基底处理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施工;桥台混凝土或砌体结构水泥砂浆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过渡段填筑施工。

二、边坡防护技术要求

1、以干砌片石修葺边坡

边坡防护的技术要求主要体现在边坡的制作工艺上,首先就是片石的铺设。边坡的修筑要保证在平整的路面上进行施工,因为平整的路面具有稳定性,为了达到路面平整的效果,通常施工人员都会对路面进行修整,以符合砌坡的要求。边坡的防护,是对路基坡面进行整理,然后可以进行修筑。重点就是强调工人的细心程度,维护路基性能。片石是修筑铁路路基边坡常用的原料,铺设片石时,要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片石与片石之间应有7~8cm的距离。铺好片石之后用砂浆浇灌,使其更具有稳定性。干砌边坡表面应平整,如遇坚石可挖成台阶。将松动和变形处修整完好,干砌护坡勾缝应在路堤沉降已趋稳定后进行。最后进行洒水养生。

2、边坡上土工格栅的修筑

土工格栅按设计要求选定,按规定的批次进行检验。土工格栅运至工地后,分批整齐堆放在料棚内,施工前根据设计长度将土工格栅裁剪好。铺设土工格栅的路堤边坡下承层表面应整平、压实,清除表面坚硬凸出物,并适量洒水湿润。按设计铺设土工格栅时,将土工格栅自下而上摊铺,并使土工格栅露出坡面而后回转,用U行卡固定于坡面上。搭接处U形卡间距0.3m,U形卡长20cm。

3、混凝土空心砖的铺砌

铺砌:砌筑空心砖前,先对边坡进行修整,夯拍,检查验收,达到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混凝土空心砖应自下而上铺设,铺设时用橡皮锤击打使砖与坡面密贴,不得使用铁锤等硬物。回填喷草:砌筑完成后,砖的空心部分回填适宜植物生长的黏性土,再撒播草籽或喷播植草。

4、风沙防护类型及适用条件

铁路路基受风沙的破坏较为严重,所以在对风沙的侵害进行防护时,可以根据风沙的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防护方法。对于粉砂和累砂所填筑的边坡,对其进行防护时可采用土工网来防止风沙的侵蚀。同时在含水量大于百分之二的风沙区,可以利用土工网和植物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防护。对于路基两侧的防沙措施,可以采取固沙和阻沙相结合的措施来进行。但不管是利用土工网的固沙措施还是利用沙障的阻沙措施,都需要与旱地生灌木林相结合才能取得非常好的固沙和阻沙效果。

三、铁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1、混凝土原材料的选定

首选低水化热和含碱量低的水泥。骨料要选用坚固耐久、及配合格、粒性良好并且洁净的材料。一般除特殊情况外,矿物掺合料是组成耐久混凝土的必需部分,所以要使用优质粉煤灰、矿物渣等或复合矿物掺合料以达到预期效果。配置混凝土的常规手段是选用优质的引气剂作为配制。如果想达到降低拌合水用量,应外加高效减水剂或者是有高效减水功能的复合剂,而且凝胶裁量的总量也不能过高,以此来减少混凝土中凝胶材料中的硅酸盐水泥用量。要特别重视混凝土骨料的级配以及粗骨料的粒型要求来限制单方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最高用量。

2、混凝土的拌制

混凝土的拌制形式分别有小型搅拌站、大型搅拌站和水上混凝土厂等,分为人工搅拌和机械搅拌。不管是采用哪种搅拌方式,都应做到搅拌均匀,砂浆要包满石子的表面并且保证颜色一致。若需要掺杂添加剂,要把添加剂调成溶液状,再与其他材料搅拌。在整个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随时注意检查和较正混凝土的工作度和流动性,用水量不得随意添加,做到严格控制水灰比。

3、混凝土的灌注

在灌注之前,必须检查模板的紧密程度以及模板表面是否清洁。另外,模板和钢筋尺寸以及预埋构件的位置也要经过仔细检查。灌注的主要方法有分层浇筑和一次浇筑。如果构件的高度和厚度比较大,为了达到混凝土能够振捣密实的效果,应首选分层浇筑法。注意在用平板振捣器振捣时,分层浇筑的厚度绝对不能超过20厘米。

水平分层浇筑一般适用于中小跨径的T型梁。对于又长又高的梁体,混凝土的供应可能跟不上水平分层浇筑的进度,这时可采用斜层浇筑法。对于空心板梁,先要浇筑底板再立芯模再来扎焊顶面钢筋,最后灌注肋板和面板上的混凝土,混凝土初凝后,芯模便可卸下。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铁路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铁路速度的不断提升,对路基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路基是保证铁路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所以需要在路基施工中进行科学、规范的组织和设计,保证施工的质量,从而减少或是避免各类路基病害的发生,保证铁路快速、安全的运行,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昊斌.浅谈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工程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2010年.

[2]李纪.路基工程问题分析与防治[J].山西建筑,2012年.

上一篇:关于提高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有效措施的探讨 下一篇:关于水生植物在公园湿地景观中设计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