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弄一部捉襟见肘的HDV短片

时间:2022-04-22 07:35:39

放大细节的欲望:

2005年底,脑袋里面有个想法,有个大概的雏形(具体后表)。恰逢2006年春节假期,从朋友处借得一台SONY HVR-Z1C,于是就想在这个假期把想法实施了,正好我的这个想法就想用尽量的高画质来体现。(当然这似乎是废话,人人都想高画质。)我希望用高分辨率来放大我们不太注意的身边现实角落,同时实现比较丰富的信息量,弥补静止画面类似照片的堆砌所造成的信息量不足。

前期拍摄:

取景:

画面基本都是房间内局部角落的特写,运动因素很少,除了一些画面内部的运动,就是偶尔经过的人,或者变化的光线,大体看上去效果类似呆照。大概有两个思路,一是把这些旮旯儿特写拍得比较形式化,另外一种是掩饰这种企图,显得更平常更呆板一些。拍摄过程中这两种方案都采用了,但是在后来剪的时候还是多数采用了那些貌似有些意味的画面,舍弃了更呆板的,这一点没有把持住,不够彻底。

曝光:

由于为了防止有人走过画面而影响曝光,采用手动,这样也好控制以得到更好的曝光,因为有很多画面是有大面积的白色或者暗色,或者是为了强调画面的主要对象。调整的过程中打开斑马线,用改变光圈的办法来改变曝光。不过后来还是后悔了,应该固定光圈调整快门,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景深,现在这样的结果就是景深没有控制,过于随意了。

焦点:

由于基本上是静止画面,只需要固定的焦点就可以了,但是由于一部分镜头是有人走过造成的出入画,为了避免这类运动给焦点带来的影响,还是采取手动聚焦。我感觉轮廓加强的功能用着不太舒服,还是画面放大更合适一些。

拍摄中的纰漏:

首先由于当时手中只有一支很轻很小的三脚架,支撑这台机器比较费力,经常是按下拍摄键之后镜头开始慢慢地下沉一些,类似非常缓慢地摇。因为是构图比较紧的特写,容易被误认为是别具深意的下摇呢。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每次取景都稍微向上一些,按下之后它缓慢地下沉一会儿,基本到了我想要的画面的位置,就停住了。在拍摄的过程中,有几个镜头无意之间忘了关掉增益,最后画面看着比较惨,全是噪点。另外有个切菜的镜头,画内运动不大,但是因为光线条件不好,又忘了切换到手动焦点,还是使焦点随着动作不停地犹豫,如果以后以高清标准回放,一定十分明显。本来我想的是,画面呆板,声音信息要丰富而有层次,但是无奈当时手中没有其它话筒,只能用机器自己的MIC收音,这样声音的层次大打折扣。以上种种,有些是自己的失误,还有一些是由于捉襟见肘的条件,使素材的画面和声音没有达到最初自己预想的效果。

后期制作:

采集:

拍摄的时候,心想最后总会找到能解决这个后期的软件和硬件。之前使用过Premiere Pro 1.5与Cineform的HDV插件,不过试用版过期了,我的电脑技术也不行,搞不懂修改系统设置让试用版不过期的办法。之后在一个朋友处试验了才发现Vegas 6.0支持HDV,于是利用他的电脑开始搞。按照一般的采集方式,采集出HDV的M2T文件。

转码:

将M2T导入时间线,用Vegas渲染成1440×1080的AVI文件,这个过程需要一些时间,不过自娱自乐弄东西也不着急,但是如果是干活儿的话,还是要电脑再强一些。我这个转码过程用了一宿。

我之前没有用过Vegas,这个界面比较生疏,朋友对它则推崇备至。还好比较容易使用,常用的功能鼓捣两下就行了。他这台电脑的配置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高,但是剪转码之后的1440×1080的AVI素材,没有什么问题,似乎只是confirm的时间稍微长一些。从这个角度看来,剪HDV对硬件要求也没有那么高,现在用六、七千攒一台电脑,剪HDV没问题了,当然前提是配置合理,你的项目不要太大。

输出回放,发现纰漏(字幕清晰问题)

用了几个的晚上的时间剪完了,输出了HDV和DV两个版本,标清版本的字幕很不清晰。

制作片头片尾,字幕,不同版本的输出

为了修改重新制作字幕,将成片再次采集进另一台手边的电脑,刚开始以为还要转码,会有很大的素材文件,就从硬盘中删了不少东西。后来发现这台电脑的Premiere Pro 2.0可以直接将Vegas采集得到的MPG文件导入时间线,只是confirm的时间长一些。为了更好地控制字幕和片头的东西,我在Photoshop中制作了所有这些的图层,再导入Premiere进行操作(以前学过的AE已经忘了如何用了)。这样反复试验几次之后,基本得到了符合我想法的比例。但是转码次数就乘了2,变成了4次,不知道最终会对画质有多大影响。

失误总结:

因为编辑的时候没有监视器,字幕的比例不太合适。同样大小比例的字幕,在高清格式中,在电脑的显示器上观看,可以看清楚,标清格式的也可以,但是到电视上观看的时候,字体比例则有些不协调,也不够清晰。我想,如果有条件的朋友,还是弄个监视器看一下,确定一下字幕的比例。

家庭录像计划:

在你深沉酝酿家国情怀,严正思考人生大计,或百般无聊的时候,你眼光四处瞟瞄,你看到你所寄居的环境,是个四世同堂的大house,是个濒临破碎的两居室,或者是个几米见方的潮湿地下室。你活在这个环境里。用你的摄像机,拍下你“家”中的环境,与朋友分享你的成品,若干年之后如果有幸没有丢掉,拿出来看一看。令我聊以的是,不论只有一部成品还是将会有很多,我倾向于将这个事儿想象为处于未完待续的状态,只要人们还是住在屋子里面。

这么个小东西,前前后后拖了好几个月才弄完。等以后有机会了,争取用高清播放设备看一看。蓝光光盘和高清投影还未普及,等一等吧。

上一篇:菜鸟大学堂之采集篇 下一篇:奥运五环与北京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