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渗透

时间:2022-04-22 07:20:04

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渗透

摘要:随着教 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应注意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尤其语文学科本身体现出一定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特征,在知识讲解中渗透更多人文内容,很容易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并提高教学质量。对此,从人文语文观念的树立、人文教学环境的构建、教材人文精神的挖掘以及科学的人文评价等角度,探析人文素养融入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人文素养 人文教学环境

根据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提出的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保证语文课程能够利用其涵盖的优秀文化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将更多人文素养渗透在教学活动中。因此,对人文素养融入语文教学活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人文语文观念的树立

语文学科在特点上主要表现为工具性、人文性两方面。从现行大多高中语文教学现状看,其中工具性特征往往被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例如,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言文,教师更侧重于对其中的特殊句式、虚实词等进行剖析,完成词句分析后再做翻译。这种讲授方式完全忽略文章内容所传达的人文精神,学生以厌倦的心态被动接受知识内容,影响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事实上,在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明确指出对于高中语文中的许多优秀作品,在讲授过程中更应以其中的文化精神作为重点,教师自身需感悟作品的精髓,在此基础上向学生讲授。例如,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陈情表》《项脊轩志》,前者侧重于至情至孝,后者强调至情至性,所涵盖的人文精神能够为学生所青睐。因此,教师应注重树立人文语文观念,利用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人文精神打动学生。

二、教材中人文精神的挖掘

近年来,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过程中,高中语文教材在内容上也发生较多明显的改变,在赋予语文教学内容工具性特征的基础上,更强调其人文性特征,鼓励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领悟生活真谛,培养人文情趣。但如何从教材内容中挖取人文素养内容,是语文教师需考虑的重要内容。以《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为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内容所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李白的境遇进行剖析,将李白不惧权贵、狂放不羁等个性充分展现出来。再如,《离骚》讲授过程中,作者屈原将其爱国情怀渗透到字里行间内,教师需认真挖掘词句涵盖的深意,才可使学生在这种人文环境下受到熏陶。正如身处长江之滨的苏轼,通过对长江的感悟将自身的万丈豪情利用诗词表现出来。其充分说明,教师应能够融入教材具体环境中,领悟内容中的人文精神,这样才可带动课堂内的人文精神气氛。因此,从文本中挖掘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融入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语文内容涵盖的人文精神极为丰富,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将其挖掘出来。

三、人文教学环境的构建

人文教学环境的构建是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重要保障。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注重师生间的关系需保持平等、民主。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更侧重于交际活动,如师生间的问答活动、生生间的小组讨论活动等,保证这种交际活动开展的有效性,才可提升语文教学效果。从新课程改革理念中也能够发现,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自居,而非强迫性的将语文知识内容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而学生作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体,应感悟到教师与学生所带来的人文情怀。其次,应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现行关于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很多学者提出如角色扮演、游戏教学以及其他生活情境引入的方式,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从这些教学策略中不难发现,无论生活情境创设还是角色扮演,其都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如团队合作精神等。因此,教师仅需做好整个教学环境的把握,便可使学生在人文环境中受到熏陶。

四、科学的人文评价方式

语文教学评价很容易引起学生心理的变化波动。传统语文教学评价中更倾向于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学生的综合能力很难得到肯定,“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也由此丧失。因此,将人文素养渗透到具体教学活动中,首先,应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同许多学者在学生个体差异研究中曾提出“有多少个观众,便有多少个哈姆雷特。”其揭示的道理便为不同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可能存在不同的见解,教师应避免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全面否定,可以创新的角度对学生回答进行表扬与肯定。其次,在语言选择上应侧重于激励性言语。高中阶段学生在自尊心与自我意识上极强,无论教师或同伴对其给予过多责备,都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所以在言语选择上应注重以激励性、褒扬等词汇取代批评性、贬义词语。除此之外,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如涉及问答活动,也应根据学生基础能力设置相应的问题,使学生在问题回答中产生一定的成就感,有利于人文素养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落实。

五、结论

人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是现行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以人文语文观念开展教学活动,充分挖掘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人文精神,构建良好的人文教学环境,并保证在教学评价方式上带有更多人文色彩。这样才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学质量也因此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 肖玉蓉.基于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J].华夏教师,2014,(S1):89.

[2]吴剑.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践[J].课外语文,2015,(16):31.

[3]李淑萍.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思路探讨[J].时代教育,2015,(20):156.

上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补白”艺术的作用探讨 下一篇:优化古诗教法学法实现自主学诗品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