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 我们一起遗忘时光

时间:2022-04-22 07:03:25

午后 我们一起遗忘时光

摘要:德彪西的世界的确充满了象征色彩。德彪西的前奏是清静的, 也是官能的。德彪西的音乐,终其一生都在提炼没有罪恶的感官美。听德彪西的音乐,即使你是个乐盲,你也定能从中体味到音乐的美妙。

关键词:德彪西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1-0161-02

几年前看过一部老电影,片名忘了,讲的是一个女孩童年的经历。电影很一般,我坚持把它看下来后,终于得到了奖赏。那便是影片结尾时的一首钢琴曲,极其动人。我不知道那是谁的音乐,也无从找起。后来由于喜欢上德彪西,便常买一些他的CD来听。在听一张《月光》CD时,意外地听到了这首曲子。只是在电影里是纯钢琴曲,而它的原曲,是管弦乐作品,也有个完美的名字――《牧神的午后前奏曲》。

克洛德・阿希乐・德彪西,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著名的作曲家,印象派音乐的创始人,是欧洲音乐历史转折关头的重要人物,他所代表的风格成为连接传统和未来的纽带。还在巴黎音乐院学习期间,德彪西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气质。他具有敏锐、新颖的音响感觉,厌烦传统和声的繁琐规则。他虽于1889年获得官方颁发的“罗马大奖”,但依旧执着地追求自己的个性。1885年赴意大利深造。1887年返回巴黎后,常和印象派画家和象征派诗人交往,创作逐步呈现出个人的独特风貌。这是他创作的第一个时期。德彪特的个人风格成熟于九十年代,这一时期创作的主要特征是:擅长用色彩斑斓的和声、细腻透明的配器、变换丰富的织体,描绘自然景物或风土人情,强调主观感受和直觉印象,音乐往往具有朦胧、飘忽、空幻、幽静的气氛。正是由于这些与印象派绘画风格相似的特征,德彪西的音乐被称为印象主义音乐。

德彪西的世界的确充满了象征色彩。在古典音乐大师里,他极具代表性,也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而这一首《牧神午后前奏曲》,后来也被人誉为“德彪西的第一颗管弦乐定时炸弹”。这首乐曲是受他的朋友著名的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的著名诗篇《牧神的午后》启发而写成的。

斯特芳・马拉美(1842-1898)是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和散文家。生于巴黎一个官员家庭。诗人很小的时候,母亲、父亲和姐姐相继离开人世,诗人成了一个孤儿,只是在外祖母的怀中得到一些关怀。中学时代,诗人迷上了诗歌。1862年,诗人开始发表诗歌,同年去英国进修英语。次年诗人回到法国。1866年,诗人的诗歌开始受到诗坛的关注。1876年,诗人的《牧神的午后》在法国诗坛引起轰动。此后,诗人在家中举办的诗歌沙龙成为当时法国文化界最著名的沙龙,一些著名的诗人、音乐家、画家都是他家的常客,如魏尔伦、兰波、德彪西、罗丹夫妇等等。因为沙龙在星期二举行,被称为“马拉美的星期二”。1896年,诗人被选为“诗人之王”,成为法国诗坛现代主义和象征主义诗歌的领袖人物。 着有《诗与散文》、诗集《徜徉集》等。长诗《希罗狄亚德)(1875)、《牧神的午后》 (1876)是他著名的代表作。这首《牧神的午后》正体现了马拉美诗歌的象征特点:没有具体的情节和完整的形象,只是陶醉在超然于物外的感觉世界里,意在唤起内心的某种情感。在这里传统的诗歌表现形式被抛弃,代之以含蓄、微妙、带有不确定性的朦胧意象,这在当时是一种新的表现方式,充满了幽晦和神秘,将世态的坎坷、变故变成了语言的柔韧飘逸的舞姿,将心灵的甘苦演变成天籁般的音韵意趣。象征主义所要表现的是一种联想或是气氛,他所要追求的又是一种交响性,神秘性,拥有暗示意味的东西。这样的作品呼唤反叛者。而德彪西几乎是天生的传统反叛者,他早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时,就几乎因为离经叛道而遭退学,当时校方质问他遵循什么艺术法则,德彪西的回答很干脆:“我的乐趣就是我的法则。”他的乐趣就在于不受任何艺术规则的限制随心所欲地自由创作。因此德彪西的这首作品充满了令人难以捉摸的和声,使许多人困惑不解,但它还是获得了普遍的赞赏,始终是他最脍炙人口的管弦乐杰作之一。

正如诗歌所表现的那样,乐曲奏出了午后的牧神,其在梦境与幻想之中驰骋生灭的过程:炎热夏日的午后,半神半兽的牧神潘躺在草丛中。阳光晒得人昏昏欲睡,牧神幻想他看见洁白的仙女(水精灵)低低飞过;他的感官热情逐渐起主导作用,又想象自己在埃特纳山巅的阴影下拥抱了维纳斯女神。一想到对神的不敬会带来惩罚时,睡意又上来了,他告别现实,进入梦乡。作者以他特有的手法充分体现了诗的意境。

的确,我们从午后苏醒过来,能感觉到一些什么呢?作者却在似梦非梦、似醒非醒的朦胧境界里找到了诗意。因此拉威尔说:假如在临死之前有可能再听音乐的话,我要听德彪西的《牧神的午后》。

一直以来喜欢听“悲怆”的音乐,就好像喜欢悲剧胜过喜剧一样。我可以读无数遍的《哈姆雷特》仍不过瘾,可《海滨仲夏夜》我却一遍也没坚持看下来。悲伤的艺术作品也许是美好生活里的一味调剂。我从来不知道有一种音乐是可以让人忘却悲喜,进入到一种只有梦与幻想的境界的。听过以后不觉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恍惚,好象是重拾昔日的甜美,但更象是梦魇过后的安宁。午后暖暖的阳光又回到了眼前,空气透明到彷佛连阳光的颗粒都能看见,而这一次,仿佛来得更为安宁,更为坦然。

德彪西的前奏是清静的, 也是官能的。管弦乐器方面,不用小号及长号之类铜管乐器,而是活用了柔和的木管及竖琴 ,使人感觉到玄妙的色彩感。这不是浪漫派时代流行的标题音乐, 也不是交响诗。而是把诗的情绪表现成印象主义的音乐化作品。只有闭上眼睛,才能看到一切,因为这时,想象替代了我们的双眼。幻境一次次跃入脑海,我们的情绪由平静到起伏再到平静,随着音乐灵动起来。现在想来,单纯的钢琴曲是无法将这篇作品表现得丰富的。

钱钟书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是人造的和谐(下转163页)(上接161页)物:音乐和烹调。记得沈从文也说过这样的话:“表现一种抽象美丽印象,文字不如绘画,绘画不如数学,数学又似乎不如音乐。因为大部分所谓‘印象动人’,多近于从具体事实感官经验而得到。这印象用文字保存,虽困难尚不十分困难。但由幻想而来的形式流动不居的美,只有用音乐,或宏壮,或柔静,同样在抽象形式中流动,方可望将它好好保存并重现。”(《烛虚(五)》),想来真是对极了。未听德彪西之前,我于印象派的认识只在视觉上,确切地说,是莫奈的《日出・印象》,这幅画给我朦胧的光影印象,至于背后还有什么,我就不知道了。及至听了德彪西,我才知道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色彩的位置,只是有人能亲近它并能精确地叙述,而更多的人只是色彩的过客罢了。在印象派的艺术家队伍里,莫奈用的是画笔,马拉美用的是诗歌,而德彪西用的则是旋律,准确的说,是更多的泛音和美轮美奂的和声。喜欢德彪西,很大程度上是喜欢他的独特。德彪西有能力将人吸引在他用音乐构筑起来的敏感、忧郁、精致的世界而非关注他本人。有人说:音乐是这个世界上惟一没有罪恶的感官享受。德彪西的音乐,终其一生都在提炼这种感官美。

只要想象力。有人说:“听德彪西的音乐,即使你是个乐盲,你也定能从中体味到音乐的美妙。” 如果你能静静听一段他独具特性的、耐人寻味的幻想式即兴风格的音乐,你定会为之陶醉。真的,只要拥有想象力。他的音乐,就能被我们再创造,它将想象释放、牵引、拓展,升华到情景的将心比心,从而焕发难以言喻的美。德彪西有足够的才华让听者闭上眼睛,而将自己在幽邃岁月中感受到的种种造成声音,交给听者的耳朵和心灵去调和。从德彪西的音乐我知道,有些话,不能说出来,也不能写出来,它应该在心里,在某个情景里,与听者的身体和心灵一起体察幸福,并与它们一道无言老去。

继续回到《牧神的午后》来,它正是充分代表德彪西特色的作品。找个秋日的午后,一个人,或是和朋友,登上或者游水。在疲惫时,打开CD机,倾听这一首《牧神的午后》,你将静静地留在音乐里,和灵魂一起遗忘时光,也许在无止境的幻象世界里,你就是那个牧神,那个水精灵。

上一篇:浅析“天人合一”思想与服装设计 下一篇:浅谈初中物理的启蒙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