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县农村中小企业培训对策分析

时间:2022-04-22 05:07:53

安平县农村中小企业培训对策分析

衡水学院科研资金资助,课题名称:安平县中小企业Y世代员工管理问题研究 课题编号:2011004课题类别:重点课题,负责人:路美弄

农村中小企业是以相对于城市企业类型与规模而言的。农村中小企业所在的地区为不发达的农村,离市区有着一定的距离,似乎是“农村”与“中小企业”的结合体。 “农村中小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农村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的主体部分的农民,他们是被雇用方,属于半工半农,其主要生活来源是农业或工资收入,不能享受城镇“职工”待遇,在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得不到保护。

一、安平县农村中小企业培训的现状

农村中小企业的员工职业培训几乎没有或者名存实无。为了找到农村中小企业管理与大企业的差距,以提高农村中小企业的管理现状,本人在2010年暑假对安平县农村中小企业员工职业培训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实地调查。调查主要是对农村中小企业的员工和中高层进行访谈,通过调查了解了企业发展历史、现状,以及对员工职业培训的看法:

1.整体员工素质偏低

安平县农村中小企业员工素质普遍偏低。从企业主来看,农村中小企业主学历一般在初中或高中,大中专毕业的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或束缚了农村中小企业的管理工作。从员工层面来看,学历也明显偏低,大专以上的学历人员也较少,一般而言,大专学历的以主要从事技术方面的工作为主。车间操作工一般为初中甚至以下学历,是农村中小企业员工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农村中小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偏低,将不能满足企业对员工技能的需求,此外,农村中小企业一般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含量低,所以员工的入职门槛低,这也降低了对员工的技能要求。企业的员工,大部分是通过亲戚或朋友介绍,这种技能偏低的员工素质现状,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安平县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

2.员工参加培训率不高

安平县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小企业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或从事培训工作的部门,即使这些中小企业有培训,也相当缺乏系统性, 其实多数企业已经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也加强了对员工的培训,但没有针对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系统的可执行的培训计划。农村中小企业一般多在停电或没有生产任务时,比如年初定单少时才想到培训,也有个别企业在员工下班后培训,但培训效果不佳,员工每年的培训时间大多平均在一个星期以内,大部分员工每年只有3天以内的职业培训时间。安平县中小企业的培训,一般是有时间就培训,没时间就不培训,也不注重培训效果,对培训效果很少去评估。安平县农村中小企业员工上岗前参加正式职业培训的很少,员工入职后,参加培训的比例更低。这种情况必定影响员工的知识、技能水平、岗位胜任能力。

3.企业对员工培训投入少,师资力量薄弱

安平县很多中小企业没有专门的培训场地或培训设施, 安平县农村中小企业的培训师也一般是企业的管理人员或在企业工作时间较长的有经验的员工,通过演示,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培训内容比较单一,一般只涉及岗位技能的知识,他们基本上对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方面不进行培训,只是缺什么补什么,通过这样的培训很难开阔员工的眼界或思路,所以培训效果也欠佳。

二、农村中小企业员工职业培训的对策研究

1.农村中小企业员工职业培训可以实行校企合作

农村中小企业可以和当地的职教中心或劳动技校进行校企合作,职教中心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有着企业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培训条件,企业可以和学校实行“订单式”培训,比如为玉龙公司培训员工,可以叫“玉龙班”,专门培训玉龙公司所需要的技能和该公司的企业文化,这样既可以提高员工的技能和文化素质,还可以宣贯公司的企业文化。校企合作发挥了学校的优势,比如师资、场地等资源,这相当于企业将员工培训的一部分内容如技能培训、职业道德培训、价值观培训、企业文化等外包给了学校,从而缩短了员工进入企业时的适应期,节约了企业的培训费用与时间,保证了培训效果。这样的培训是一个系统的、有层次的培训,而且培养出来的员工有着一致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对企业文化建设非常有帮助,通过第三方即学校对企业的宣传,学生从心里上更能认可和接受企业。

2.据实际情况开展培训需求分析,保证培训计划的可行性

安平县农村中小企业要据自己的情况,分析自己的培训需求,来制定培训计划并不折不扣的执行,技能培训是员工必不可少的培训,而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团队精神的培训更加重要。所以,针对农村中小企业对企业文化、团队精神等培训不重视的情况,应加强企业文化、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重新塑造农村中小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与归属感,降低员工的流动率。农村中小企业应结合自己的特点,比如规模小、结构简单等,培养有当地特色的企业文化。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3.提高农村中小企业职业培训的意识

企业主对员工培训的认识仅停留在了表面,认为员工培训只是为了提高技能,他们也只是从满足企业正常运转需要来考虑。中小企业更要重视员工综合素质的培训,即员工培训不仅仅包含技能,更要有员工的忠诚度、责任心、敬业精神等人格的综合素质培训。通过这样的培训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养,来降低农村中小企业高流动率的现状。企业主应该意识到培训是一项很重要的投资。这样的投资可以促进员工各方面的发展,同时可以提高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企业主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即“员工培训是投资”的新理念。因此,企业应增加对员工培训的投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才能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

参考文献:

[1]郭虹.当议青年农民工的公共服务需求:职业培训[J].httP://.省略

[2]刘风英,徐双喜.日本企业员工培训的特点及其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6,(01)

[3]周青鹏.农民工培训与中小企业人才培养[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1

[4]赵本纲,唐玉凤.农村中小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J].中国培训,2008,(03)

[5]吴坚.苏北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的调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上一篇:星级酒店员工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下一篇:高端装备制造业紧缺人才需求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