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受众心理看电视选秀类节目的发展

时间:2022-04-22 01:43:17

从受众心理看电视选秀类节目的发展

【摘 要】电视选秀节目在经过一段低迷期后,被以《中国好声音》为代表的新型节目所唤醒,在看到其赢得受众好评的同时,其成功背后的原因更值得我们来探究。本文从传播心理学角度,探求受众心理对电视选秀节目发展带来的影响,以期制作出更符合社会需要的电视节目。

【关键词】受众心理 选秀节目 《中国好声音》

电视选秀类节目从2003年被引入到国内以来,曾经一度火爆电视荧屏,继而走过暗淡之后,现如今以《中国好声音》为代表的电视选秀节目又大放异彩。对其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揭开电视选秀节目受众心理的面纱,从而进一步研究受众心理对电视选秀节目发展的影响。

结合对《中国好声音》及以往选秀节目的研究,笔者认为电视选秀节目主要满足了受众以下方面的心理需求:

1、以娱乐性满足受众消遣心理

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众对媒体的需求,娱乐消遣已经排在第一位。尤其在当今社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受众内心常常会感到抑失落,需要某种宣泄情绪和缓解心理压力的渠道。《中国好声音》按照娱乐文化和电视传播的规律,充分展示了选秀节目选手的表演与导师的互动,吸引了受众的眼球。与其他娱乐节目相比,“好声音”选手表演的高水平,车轮战的残酷性与导师、媒体代表共同决定选手命运的不可预测性,调动起观众的好奇心和参与心理,增强了节目的娱乐性。

2、满足受众的参与心理

就《中国好声音》而言,与其他选秀节目一样,观众不仅是节目的接受者,更是节目的参与者,他们的参与有决定性的作用,甚至可以改变节目的整个进程。“好声音”通过“低门槛”吸引众多阶层的人参赛,它为普通大众提供了表演参与的机会。而观众通过这些普通人产生一种真实感,消除了观看专业演出时那种距离感,觉得自己有了评价的权利。在参与互动方面,“好声音”虽然不像《超级女声》一样采取短信投票的互动方式,而是采取第一、二环节导师决定与第三环节导师与媒体代表共同投票决定选手去留的互动方式来实现受众的参与,同时利用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手段形成全方位的报道,为参与互动提供更多渠道。

3、满足受众的好奇心与窥视欲

人的潜意识中有希望了解别人秘密的心理,选秀节目是一种“真人秀”节目。节目比赛形式比较透明,其原生态的展示给人以真实感,可以满足观众猎奇、窥视的心理。登上“好声音”舞台的选手们大都会讲述自己的故事,或关于爱情、或关于亲情、或关于奋斗等等;而且伴随着“好声音”而火爆起来的选手们,也相继被爆料出生活的种种隐私,例如徐海星的不雅照,吉秀隽逸的昂贵行头与奢侈生活等。

当然,我们分析受众心理的目的不是为了要求电视人曲意迎合受众,而是为了更好地从受众的需求出发,制作出更受欢迎的节目类型。在当代,受众的心理需求变化对电选秀节目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中国好声音》自开播以来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其承载了娱乐节目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在满足了新时期受众的心理需求的同时,也创造了更高的审美价值。从中我们也可以探索出受众心理的变化对选秀节目发展的主要影响。

1、受众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实力造星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马斯洛指出:人类具有成长、发展、实现人的全部潜力的需要。每个人都想在社会中有一个良好的个人形象,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可。

《中国好声音》为受众提供了自我实现的平台。《中国好声音》的准确定位,不以貌取人,只用声音打动人,而明星导师们选取学员也以“好声音”为评判标准。比如节目第一阶段“导师盲选”的新意在于:在最初的学员选拔阶段,明星导师背对学员,仅选择声音,不受其他任何因素的干扰。如有导师在学员演唱时按下选择按钮,则标志着学员被该位导师纳入旗下。当有多位导师同时选择同一学员时,选择权便握在了学员自己手中,此时导师间的“你争我夺”是非常有趣的看点。当然,即便在这一阶段没有被导师选中也不用着急,学员可以继续在训练营继续接受培训,等待下一次机遇。

可以说这是一个以实力为唯一标准的选秀节目,它为那些怀揣音乐梦想的大众提供一个公平的平台来展示自己,靠自己的实力取胜。同时凭借自己的实力,可以赢得几位导师的争夺,这对每个人来说是对自我实现的极大肯定。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心理,参加比赛的选手能切身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挑战和对自己的肯定,同时,作为观众在享受音乐娱乐,放松心情的同时,也能产生深刻的认同感。《中国好声音》充分尊重受众自我实现的心理,从而能够在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飘红。

2、受众的尊重需求:尊重选手、尊重受众

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在以往的电视选秀类节目中,为了满足受众的娱乐需求,满足受众猎奇的心理,甚至不惜弄虚作假,这不仅忽视了对选手的尊重,更忽视了对受众的尊重。《中国好声音》之所以能大放异彩,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对选手的尊重,也满足了受众内心渴望得到尊重的需求。从第一期开始,采取导师背对选手的形式,就表现出对选手实力的尊重,不再以貌取人,而是以真正的“好声音”取胜。在之后的导师争夺选手的过程中,更是体现了导师对选手才华的肯定。正是节目表现出来对人的这种尊重,使得节目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以往选秀节目的庸俗,表现出更高层次的审美价值。

3、受众对“真”的追求:去“假”存“真”,去浮存“朴”

20世纪6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克拉伯在其著作《大众传播的效果》中,系统阐述了受众的选择性心理,他认为受众倾向于有选择的接触那些能够加强自己信念的讯息,拒绝那些与自己固有观点相抵触的讯息这一现象。克拉伯还将受众的选择性心理归纳为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等三个方面。观看电视的心理活动过程,其实是观众被电视节目激发起的求知欲望、理解作品并作出评价的过程。受众具有主体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总是让自己的感知、想象和情感循着对象的指引,获得审美愉悦,蕴含着对于对象所具有的社会理性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要把握不同受众的选择性心理,唯有把握受众最基本的审美倾向,《中国好声音》把握的基本价值标准便是“真”。改变以往一些选秀节目以“恶俗、毒舌、冷酷、拜金、富二代、造假”等为卖点,给观众提供新颖的节目形式和更贴近生活、朴实无华的感动。国内一些选秀节目出现了同质化与故事煽情的现象,甚至为了吸引观众不惜造假。在网上更是爆出“唱得好不如哭得惨”的言论。而《中国好声音》则摒弃浮华,追求朴实,追求真实。电视选秀节目应以“真”为生命,真实才是真人秀节目的卖点。同时《中国好声音》在注重故事化的同时,并不刻意追求故事化,没有好故事,只要有好声音也能赢得胜利。《中国好声音》把握住受众最基本的审美价值标准,为受众提供一个更加公平,更加真实的舞台。

结语

受众主体思想下,受众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受众的需要是传播发展的原动力,是传播过程得以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只有满足受众心理的电视选秀节目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同时从《中国好声音》中我们也应该看到,任何电视选秀节目都不能逃避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在满足受众娱乐需求的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审美意义,一味恶俗的娱乐也不会得到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①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②李颖仪,《电视娱乐节目受众心理意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③彭璐,《电视选秀节目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④刘洋,《电视受众心理需求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2)

(作者单位:史江泓,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李金娟,河北省鹿泉市广播电视局)

责编:姚少宝

上一篇:企业微博消费特征浅析 下一篇:微博舆论对社会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