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用公允价值面临的基本问题文献综述

时间:2022-04-22 01:00:29

我国应用公允价值面临的基本问题文献综述

【摘要】公允价值替代历史成本作为主要的会计计量方式,在我国不断更新变化的市场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诸多问题。本文对我国在应用公允价值过程中面临的基本问题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旨在为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一、市场经济不健全,没有完全的活跃市场

公允价值的应用要求具有活跃的、充分的交易市场,交易双方本着自愿的态度,双方交易的价格必须公平和交易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即交易价格必须公开、透明。因此,公允价值的有效运用要求必须具备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但是我国目前的市场化程度无疑与公允价值有效应用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无法为公允价值的有效应用提供完善的平台。

公允价值要体现“公允”,双方的交易价格必须公平,这样就要求交易双方首先都必须了解交易市场情况,在理性消费者的假设下自愿地进行买卖。但事实上,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很多的交易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根据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的应用首先必须有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而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处在发展中,处于初级阶段,各类要素市场的运作环境还不够健全,目前还有许多地方不能达到市场经济的要求。缺乏公平价格的形成机构,交易市场仍然并不活跃,市场交易中尚存在很多不公平、不合理的因素,甚至有些行业的买卖仍然存在并非完全自愿的情况。对企业而言,找到一个较真实、公允的市场价格很困难,即便能找到这样的价格,但是它也未能完全反映商品的公允价值。

除此之外,田瑶等认为公允价值的有效运用还要求具备成熟的资本市场、完善的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健全的法律法规等外部条件的支撑,而这些在中国的现阶段还没有完全得以实现。通过以上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得出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状况无法满足应用公允价值的要求。

二、会计准则体系及相关法律不够健全

公允价值使用的关键因素首先是充分的理论依据,同时又要求有系统操作规则的会计准则体系。缺乏明确的指导规范和约束标准,企业在日常的会计处理中很容易出现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滥用现象。而在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中对不同的交易项目,公允价值的应用条件不同,这样就很容易出现滥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现象,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李端生,2010)。

会计准则的正确运用,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但是我国过去制定的一些涉及财务会计内容的法律制度已过时,而现阶段实施会计准则又不能脱离这些法律条款的约束,这样使得新会计准则在实施的过程中难以准确地执行(赵俊平,2008)。

正是会计准则体系及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才给企业提供了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

三、公司治理结构缺陷明显,由此导致操作利润现象的出现

良好的、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有效推行公允价值,防范人为操纵利润现象,减少企业日常会计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基础。而我国现阶段的公司治理结构仍然存在明显缺陷。就上市公司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的股权高度集中在部分人手中,企业中国有股的所有者长期不存在,导致企业由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十分严重。而公允价值作为重要的计价工具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往往被决策者扭曲,扮演着很不光彩的角色。二是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在公司中的利益和地位不同,他们对公司发展的预期有所差异,这样“同床异梦”现象比较严重。三是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目前很多上市公司的内控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不能很好的实施。

由此可见,在现行的公司治理结构背景下,公允价值在实际应用中,可能更容易成为人为操纵利润和妄图谋取私利的手段,甚至成为引发经济危机的推手。

四、会计职业判断水平差

众所周知,公允价值的准确合理确定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也会影响它的确定。公允价值在应用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受到会计从业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或者制约。因此,会计从业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高低及职业道德水平便成为能否正确认定公允价值并合理计量的重要因素。然而,就我国目前会计队伍的情况来看,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水平还比较差,因此公允价值的准确鉴定还存在很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会计从业队伍的整体业务能力偏低,公允价值的应用软件技术基础相对薄弱。二是会计从业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整体都不高,在公允价值的应用过程中道德基础不够牢固。

除了以上四个方面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公允价值理论体系不完善,主要原因是我国延续国外的研究,没有和本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我认为除了以上各方面的基本问题外,我国应用公允价值时还会面临以下问题,一是公允价值计量不易操作。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现代企业中存在多种资产,由于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因此很难辨认市场信息的真实性。而且在非活跃市场经济情况下,资产的交易价格很难取得,因此公允价值的判断难度会加大。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只能采用估值技术或找相似资产近期的交易价格取近似值的办法来解决,而这样就会导致得到的公允价值不准确。另一方面,在现值技术的运用过程中,由于交易双方期望报酬率的不同,从而导致双方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存在不同,因此公允价值在具体技术操作层面上也存在很大的难度。二是公允价值可靠性存在问题。相对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计量因市场环境的变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和变动性,因此难以满足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质量要求;另外,企业中关联方交易情况的存在也会影响交易价格的公允性,尤其是在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进行资产交换时,公允价值可靠性问题更为突出。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M].财政出版社,2006.

[2]谢诗芬.会计计量中的现值[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陈敏.公允价值的本质及其理论缺陷浅探[J].财会月刊,2005(22).

[4]李端生.我国运用公允价值面临的五大困难及对策[J].会计之友,2010(08).

[5]郭凤林.公允价值会计探讨[J].科技资讯,2006年(02).

[6]田瑶.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9).

[7]赵俊平.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中的应用[J].中国商界,2000.

作者简介:张洁琼(1984-),女,白族,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资产评估。

上一篇:人民银行国库绩效审计方法与指标分析 下一篇:分业经营下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现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