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WLAN中面向VBR 的VCFCA

时间:2022-04-22 08:57:22

摘要:VoWLAN是当前研究的热点,VCFCA机制有效地提高了VoWLAN的容量。如果对VCFCA做适当的改进,则VCFCA能适应VBR,并增强了鲁棒性。

关键词:Voice over WLAN ;VCFCA;VBR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6-30989-02

VCFCA Oriented to VBR

MA Sheng-zheng1,HUANG Jian-hua2

(1.College of Telecommunication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 Telecommunications,Nanjing 210003,China;2.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Qinghai province Corporation,Qingdao 810000,China)

Abstract:VoWLAN is one focus of research, VCFCA improves the capacity of VoWLAN effectively. A adaptation can enables VCFCA to support VBR and more robust.

Key words:Voice over WLAN;VCFCA;VBR

1 引言

个人通信的无线化的两大主流技术是以IEEE 802.11为代表的WLAN(无线局域网)和以GSM为代表的PLMN(移动通信网络)。WLAN技术脱胎于有线局域网LAN,PLMN技术来源自固定电话网络PSTN;WLAN成本低、布网方便、开放性好,PLMN服务好、覆盖面广。

WLAN和PLMN技术上的根本不同在MAC层的接入方式上:WLAN主要采用竞争式的,PLMN主要采用固定分配式的。这是因为WLAN面向的是主要是突发性的数据业务,PLMN面向的主要是周期性的语音业务。两者的侧重点不同,相互补充和渗透。话音业务需求稳定、利润丰厚,WLAN成本低廉,在WLAN上传送话音的VoWLAN业务前景非常光明。提高VoWLAN的性能,对于VoWLAN的普及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 802.11协议

WLAN的服务区域称为基本服务区BSA。在一个BSA内相互通信的设备组成了一个基本业务组BSS,BSS主要有两种拓扑结构:无接入点AP的分布对等式、有AP的基础结构集中式。无AP的BSS只适合小规模的WLAN。有AP的BSS里移动终端MS之间通信要经过AP。

IEEE 802.11MAC层的基础是DCF功能。DCF的基础是先听后说的CSMA/CA技术。CSMA/CA的核心是随机退避算法和回复确认机制。

BEB(二进制指数退避)是最普遍的退避算法,该算法用到三个变量:竞争窗口CW、退避时隙数BS、重发数RC和三个常量:CW_min、CW_max、重发数上限RL。CW初次取值CW_min。

执行BEB时,在平均分布[0,(CW-1)]中随机选择一个整数赋予BS,以后信道空闲(时间大于difs)每过一个时隙,BS减少1,如果到BS减少到0时立即发送。

回复确认机制要求接收数据包的一方要在规定的时间sifs内给发方回复一个确认包。

数据包在发送前要先监听(物理和虚拟载波)信道空闲时间是否大于帧间隔,如果是就直接发送。否则就等空闲(大于帧间隔)后执行随机退避算法。发射后等待对方回复确认包。如果收到,就认为发射成功,CW取值CW_min,并执行BEB。如果没有等到确认包就认为发射失败, RC加1。如果这时候RC达到RL则丢弃数据包,否则CW增加一倍(直到CW_ max)后执行BEB。

CSMA/CA的不足有:

(1)CSMA/CA可以大大地减少碰撞,但不能完全避免碰撞。设有m个设备在信道由忙转闲的时候同时退避,如果CW等于32,则会发生碰撞的概率是1- 。

(2)在减少碰撞的同时,CSMA/CA必然要浪费一些空闲的时隙。如果m=1,则在设备发送数据前浪费的时隙数的平均值是CW/2。

(3)回复的确认包一般需要203微秒(物理层头速率是1Mbps需要192微秒、帧体速率是2Mbps需要11微秒)。并且确认包也可能出错,如果没有收到确认包,设备无法区分是发送数据包的过程出错,还是回复确认包的时候出错。

3 Voice over WLAN

语音包负荷的编码方式主要有三种:(1)PCM代表的波形编码,简单、质量高、速率高,适合固定电话等带宽富裕的业务,例如ITU-T G.711。(2)参数编码,提取和传送输入信号的一组参数到接收端,质量低、速率低。例如LPC-10 (3)混合编码,是前二者的融合,同时兼顾语音的质量和速率。适合移动电话、VoIP,例如G.729。

衡量话音业务QoS的客观指标中最基础的是丢包率、迟延和迟延抖动。话音业务的QoS的特点是:有一定的容错能力、实时性要求高。ITU-T规定VoIP的丢包率

4 提高Voice over WLAN的容量和Qos的主要方法

优化参数的目的在于在保证Qos合格的前提下,使网络承载的话路数最大化。优化参数的原则是:Qos合格优先于话路数;Qos的指标中迟延合格优先于丢包率。同时还要尽量与802.11原协议兼容。

提高VoWLAN的容量的主要方法有三种:

(1)压缩语音包的长度.例如ROHC可以把40字节的IP+UDP+RTP开销压缩到2字节[2],以G.729代替G.711可以把负荷的编码速率从64kbps压缩到8kbps。

(2)减少语音包的数目,例如:

通话时,双方是一方听、一方说,不会同时都说话。根据静音的时候是否产生空语音包,VoIP可以分成两种:恒定比特率(CBR)和变比特率(VBR)。一般来说,同样的话路数,VBR需要的资源是CBR的一半,同样的资源,VBR能承载的话路数是CBR的两倍。

在编码速率不变的情况下,加大帧间隔和语音包长度,能减少包的数量。[3]

N对用户上下行共需要2N话路。M-M机制提出AP把下行话路聚合后多播,话路总数就从2N减少到N+1,减少了开销和碰撞,仿真表明可以容量增加了83%[4]。

(3)改进退避算法,提高信道的利用效率,减少碰撞和退避时浪费的时隙数:

建立在DCF基础上的PCF是指由AP通过对MS轮询来分配信道的各个时隙,适合实时性业务。缺点有轮询本身也需要占资源,鲁棒性也不如DCF。

与CSMA/CA相比,CTS/RTS机制可以有效的减少长包的碰撞,但是不适合短包。

IEEE 802.11e是为解决Qos问题而补充的协议。IEEE 802.11引进的EDCA(enhanceddistribution channel access)机制提出了业务分级的概念,解决了不同等级的业务在设备内部的排队问题[5]。其实质是等级低的业务为等级高的的业务让步。

在M-M机制的基础上,(VCFCA)虚拟无竞争信道接入提出:AP通过竞争发送多播包后,MS按次序,用接力的办法向AP发送语音包。通过虚拟载波监听,持续占用信道给相关MS使用。其他MS通过虚拟载波监听无法占用,并且取消回复确认。这样在整个复合帧内信道在物理上是竞争的,逻辑上是无竞争的。仿真表明,容量增加了300%。[6]既大大地提高了效率,又很好地解决了协议的兼容问题。

5 面向VBR 的VCFCA

在VCFCA中,在上行话路排队上行的时候,如果其中有一路突然掉线或则没有包发送(采用VBR方式),则那段时间就白白浪费了.因此,可以设立附加一个算法,具体如下:

当前信道应该由第i个设备发送上行话路时。

(1)如果超过2个时隙没有发出,则第i个放弃当前的发送权利。

(2)如果信道空闲超过4个时隙,则紧接在后面的设备提前发送。

6 性能分析

设两个802.11b网络,各有1个AP和n个MS,两个网络的所有MS相互通话,采用直接序列扩频方式。采用GSM 6.10,帧间

隔是20毫秒,编码速率是13.2kbps,负荷是33字节,信道最高速率是11Mbps。Difs是50微秒,sifs是10微秒,时隙是20微秒。CW_min是32,则随机退避后,退避时隙BS的期望值是31/2。忽略碰撞。

单播语音包结构如下:

多播语音包的结构如下:

在原VCFCA下的容量计算如下:

20毫秒 = 上行占用时间 + 下行占用时间

上行占用时间=n*(272+50)微秒

下行占用时间=192+(n*35)*8/11+50微秒

解得n是56。

在面向VBR 的VCFCA下的容量计算如下:设有n/2的设备在当前复帧内没有包发送。

则上行占用时间=n/2*(272+50)+n/2(80+50) 微秒

下行占用时间=192+(n*35)*8/11+50 微秒

取n等于56,则上下行占用时间总共不到14.4毫秒。

与原机制相比,新机制可以节省28%的时隙,并且鲁棒性得到加强。

7 结束语

VCFCA对提高VoWLAN容量的作用很大。对VCFCA做适当的改进后,其适应性更好。

参考文献:

[1]ITU-T G.1010(End-User Multimedia Qos Categories, 2001).

[2]Bormann C,"robust header compression (ROHC) framework and four profiles-RTP,UDP,ESP, and uncompressed ", IETF,RFC 3095,July,2001.

[3]X G Wang, G Min,J E Mellor "improving VoIP application's performance over WLAN using a new distributed fair MAC scheme",AINA 2004.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Volume 1,2004 Page(s):126C131.

[4]W Wang,S C Liew, V O K Li"Solutions to performance problems in VoIP over a 802.11 wireless lan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vol54,No1,janurary 2005.

[5]amendment 8 to IEEE Std 802.11, "medium access control quality of service enhancements " ,IEEE computer society.

[6]M chhawchharia, A guchhait,"high capacity VoIP services in 802.11 networks",Wireless Pervasive Computing, 2007.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浅谈单位局域网安全的一些设想 下一篇:基于Rational Rose实现库存管理系统的建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