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是会犯错误的”假设出发

时间:2022-04-22 08:19:14

不同于以往的安全管理理论,HOP首先承认人是会犯错误的,安全管理应当着手预防人的错误,降低人的错误发生率。在HOP看来,安全是防御意识的存在。

今年以来,基于人和组织行为的安全学即“HOP” (Human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逐渐走进了国内安全生产领域。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2009年起接受HOP培训,并逐渐在整个GE工厂及供应链推广应用,成效明显。用GE全球供应商管理及亚太区可持续发展总监秦之刚的话来说,那就是“HOP直指人心的理念,已成为GE向国内安全生产领域推广传播的动力”。

那么,HOP究竟是什么?其基本内容和核心理念有哪些?如何运用?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秦之刚先生。

记者(以下简称“记”):秦总监,您好!请介绍HOP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秦之刚(以下简称“秦”):HOP最早是应用在美国的航空航天领域和核工业。众所周知,这些领域不能允许丝毫的偏差,对安全的要求特别严格。在实际应用中,他们发现已有的安全管理工具还不足够,需要创建一个更加深入的、对人性了解基础上的安全管理工具,HOP应运而生。

2009年1月,HOP创始人Todd Conklin博士向GE EHS(环境健康安全)管理团队介绍了HOP。

2010年4月,GE EHS委员会参与HOP培训。2010年至今,GE所有的试点工厂开始实施HOP。目前GE在中国有3 000多家供应商,遍布各个行业,也在推广与应用HOP。

不仅如此,美国汽车、石油化工等领域,如康菲石油公司、利安德巴塞尔化学公司、美国铝业公司等,都在应用HOP。

记:HOP的基本内容和核心理念有哪些?与目前应用的其他安全管理理论相比,比如行为安全管理(BBS),有哪些不同和创新之处?

秦:HOP是美国Todd Conklin博士、Sidney Dekker博士等基于人是会犯错误的假设,帮助员工理解并完成作业、建立安全防御措施的安全管理工具。其核心理念是:好的安全绩效不是不犯错误,而是做好预防,安全是防御意识的存在。

不同于以往的安全管理理论,HOP首先承认人是会犯错误的,从而控制人的错误,做足预防措施。

比如说,HOP不是一个独立的新项目,是在原来已有的工具、理念基础上,对人与组织犯错的更深的认识,是一种可以与健康、安全、环境、质量结合在一起的运营理念。而行为安全管理(BBS)是一个独立的项目。

比如,BBS通常专注员工具体的行为,认为所有的失误和危险行为都是可以避免的,认为可以将员工塑造成不犯错误的“机器人”。而HOP基于风险的方法,首先承认人是会失误的,认为人在动态的工作流程中创造一个完全没有失误的工作环境是不可能的,致力于降低失误的频率和减轻失误引起的事件的严重程度。

HOP也不是我们所熟知的一些安全管理体系的“升级版”,如六西格玛(6σ)或者国际标准体系等,也不是要取代它们,而是一种新的基于风险的运营理念,在做好以往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注重从人类易犯错的角度出发,以最小化那些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事故的频率及严重程度。

总之,HOP是一种为最小化人为失误的频率和后果严重性而设计的系统、项目和战略,是经理、主管、专业技术人员和员工每天都可以使用的、来理解和避免工作中人为危害的系统、流程与工具。

记:HOP能够解决企业安全生产中哪些问题?在实践中如何运用这种管理工具?

秦:HOP可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降低事故发生的频率,二是控制重大事故的发生。

HOP的主要分析方法有:重要风险和关键步骤、偏移和积累、HOP防御体系、行为表现模型、风险热图与防御强度等。

重要风险和关键步骤

风险步骤是指对产品、服务或资产存在潜在伤害的过程或行动。在风险步骤中,有一些是关键步骤。

关键步骤是指任何不当的行动或是有风险的重要举措,都会触发不可逆转的严重伤害。主要出现的情形和表现为:任何无法挽回的节点;工作职责(权利)的交换;在作业设备(设施)的操作中,一个步骤或误操作会打破一个系统的流程,造成危险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并引起严重的后果等。

关键步骤的3个特点是:一触即发、造成伤害、不可逆转。只有在关键步骤上加强安全防御,才能有效保证最终的安全。

偏移和积累

在创建一个新的企业的时候,制定的安全标准往往比较严格和规范。如果没有适当的机制加以保障,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这些安全标准的执行水平会逐步下降,这就是“偏移”。不安全的因素会潜伏在工作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增加和积累。

HOP分析会找寻标准的起点和危险的来源,缩小标准的偏移、减少防御风险点,保证安全系统的有效性。

“当下因素”与HOP防御体系

根据长期的数据统计与分析,一个人受组织因素犯错的影响是很大的,比受个人因素的影响要大得多:任务环境因素占75%,个体因素占25%。

HOP提出“当下因素”,具体包括任务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两方面内容。前者包括要求、期望与反馈,工具、资源和现场工作条件,奖励和惩罚;后者包括知识和技能,能力和准备情况,个人动机、期望和偏好。这些都是人类表现的动力,是导致事故发生的“诱因”。

为此,要建立起多层的事故防御体系,主要分为预防、识别、检测、降低四个阶段。“预防”包括对员工的培训、教育等,对工作场所进行规范;“识别”主要是对一些高压、危险的工序或设备进行辨识;“检测”是各种检测监测设备的应用;“降低”是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在这个防御体系的建立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漏洞”,成为有缺陷的防御,需要及时反馈。

行为表现模型

上一篇:草坪修剪机的正确使用 下一篇:强对流天气突袭与安全管理不到位引发的起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