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地教 用心地学

时间:2022-04-22 06:45:59

摘 要: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设计了三套不同的方案。即使在讲这节课之时,也是对重点段落的处理带着两套不同的方案来执教的。课堂上,顺学而导。

关键词:课文;课堂;师生

《可贵的沉默》讲的是一位老师在上课时了解到几乎所有的爸爸妈妈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并向他们祝贺,孩子们因此感到骄傲和快乐;而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却只有几个,没有一个孩子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的。强烈对比之下,孩子们沉默了。老师教育大家要懂得关心父母,并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对于习惯了索取和被爱的当代小学生来说,这真是一篇难得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学习完这一课后,最难忘的是课堂上这样两个镜头:

孩子们谈起父母的爱,以及为他们过生日,兴奋溢于言表,我深情地说:“你们多么幸福啊!其实不仅仅是在生日这一天,在日常生活中,你们的一举一动也时刻牵引着父母关注的视线:天气冷了,担心你冻了,平日做饭最先考虑的是你是否喜欢吃,是否有营养。你们在父母爱的呵护下成长。那么,你们对父母了解吗?”课堂上一双双眼睛紧跟着我,于是我出示了这样一个小测验,目的是考查学生对父母的关心。

(1)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

(2)母亲节是哪一天?

(3)你知道父母最爱吃什么菜?

(4)你知道父母穿多大号码的鞋?

(5)他们吵架时你是否帮他们和好?

(6)父母下班后,你是否曾帮他们端来一杯热茶?

(7)你平日是否经常对父母说:“我爱你们。”

(8)当父母出差时,你会想他们吗?

(9)当父母生病时,你会为他们拿药吗?

(10)当你做错事时,你会道歉吗?

我粗略统计了一下,最多能回答出七个。我轻轻地问:“此时,你有什么感受呢?”

“我觉得很惭愧,我对父母了解得太少了。”

“我觉得从今天开始应该对父母了解得多一些。”

“我从来没有想到还应该从这些方面来关心父母。”

“回家后,我一定要从这些方面来关心我的父母。”

……

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我能够感受到孩子们的内疚与惭愧。

课文学完了,孩子们的心情也非常复杂,看着他们若有所思的样子,我说:“当我们和课文中的孩子们一起经历了从热闹无比的课堂、突然沉静的课堂,再次回到热闹的课堂时,我们的情感也随着孩子们一起在波动,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一定很复杂,你想对你的爸爸妈妈说些什么呢?”然后,我出示了这样的幻灯片:“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一定会回报您的。感谢您把我养大,教育我健康成长。”

“亲爱的爸爸妈妈,让我衷心地对您说一句:谢谢你们,我永远爱你们!”

“我一定会向您对待我那样来孝敬您。”

……

孩子们活跃了,发言在继续;听课的家长们激动了,脸上绽开着含泪的笑。

这节课之后,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感触:

1.课文因读而感悟

学生读一遍书会有一遍的收获,的确是这样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最大的感受是:只要学生认真在读,即使我们不提任何要求,学生也会饶有兴致地读出一些东西。这正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实践证明,课堂上,一些词语以及重点句子在学生反复的读书中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因此,我觉得,我们千教万教,必须以学生用心读为基础。

2.课堂因生成而美丽

本次教学,经过思考我先后设计了三套不同的方案。即使在讲这节课之时,我也是对重点段落的处理带着两套不同的方案来执教的。课堂上,顺学而导,我采用了第一套方案,重点探讨了在沉默中孩子们会思考什么,给了学生一分钟的时间,设身处地进行反思,学生全神贯注的思考突破了教学难点,“你觉得沉默的可贵表现在哪里?”学生不仅认识到了错误,而且想努力地回报父母的爱。对于这一环节,我们在练习了“这一片沉默使孩子们懂得了_______。这一片沉默使爸爸妈妈们感受到了_______”后,我们直接进入朗读训练。两次互动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情感世界,以爱串起了课堂。所以,我想:预设固然重要,但生成的课堂更加真诚。特别是用小测验来考查孩子们对父母的关心程度时,一名学生情不自禁地说:“我很惭愧,我从来没有想到还应该从这些方面来关心父母。”另一名学生也说:“我回家一定要弄清楚这些问题。”这样的回答发自肺腑,真诚动人。

3.师生因互动而精彩

在“朗读、感悟,激起爱潮”后,“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的拓展延伸,掀起了爱浪,所有的孩子好像在顷刻间都长大了,懂事了。面对着可爱的孩子,每一位听课的家长眼睛中都闪动着激动的泪花。在洋溢着亲情的氛围中,学生感动着、吸纳着、享受着。课已毕,情未了,我无法淡忘课堂上那直面心灵的朗读和充满真情的话语。由此,我在想,一篇课文,其实就是一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感人的旋律,一幕立体的场景。老师的责任就是引领孩子们读出意,悟出情,这样,学生不仅思绪如清泉般潺潺而流,同时也经历了一次刻骨铭心的精神洗礼。最后,我还为大家推荐了一部名著――《爱的教育》,要求家长与孩子们一起阅读,使爱得到升华。一节课的结束应该成为学生行动的开始,这几天来,孩子们的确落实到行动中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了自己对父母的爱,使课后的延伸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于永正.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02.

上一篇:电子交互白板让语文教学更精彩 下一篇:走进水墨天地 师幼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