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赫哲族文化保护与特色旅游的开发策略

时间:2022-04-22 12:42:08

谈赫哲族文化保护与特色旅游的开发策略

摘 要:本文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和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针对目前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的缺失提出了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对策,以及如何根据赫哲族的文化特色开展特色旅游,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实现文化传承,也通过一些策略使得文化受到更好的保护。

关键词:赫哲族;文化保护;特色旅游

赫哲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江流域,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独特的居住环境孕育了独具特色的赫哲族民族文化,其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是宝贵的精神文明财富。赫哲族人民以渔猎为生,因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而通用汉文。赫哲族音乐文化作为赫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北方内陆渔猎民族生产生活特色,也是人们了解赫哲族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赫哲族对音乐文化的传承,既形成了历史传统,同时也被赋予了新时代的文化内涵。赫哲族传统民歌历史悠久,淳朴的民歌家喻户晓,朗朗上口的民间小调口口相传。其内容大多是刻画勤劳勇敢、朴实真诚的赫哲族劳动人民形象,歌颂历史英雄及赞美真挚爱情等。

1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赫哲族是居住在黑龙江的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黑龙江省同江市是赫哲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现有赫哲族1560人,占全国赫哲族总人口的1/3以上,主要居住在街津口和八岔两个赫哲族乡。赫哲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是却没有自己的文字。其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主要是靠口头说唱和舞蹈的形式来表达。“阿康布勒”是赫哲族舞蹈的总称,传统的民间舞蹈有“天鹅舞”“萨满舞”“篝火舞”等;乐器主要是手鼓和腰铃;独具特色的赫哲族节庆及民俗活动的有“乌日贡”“温吉尼”、祭江、放河灯等;赫哲族的民间游戏及传统体育项目有50多种,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培养劳动技能的有“追鹿”“投激达”等;体能训练方面的有“拉纤赛”“举人赛”“角力”等;模仿动物动作的有“学野山羊跳”“学兔跑”等;少儿游戏有“鼓舞”“编绳花”等;大型综合性游戏有“叉草球”“挡木轮”“曲棍球”“杜烈其”等。以上有些体育活动如射箭、划船、叉草球、摔跤等,已成为“乌日贡”大会上不可缺少的体育比赛项目。赫哲族曾经是以打鱼为生的少数民族,饮食主要以鱼肉为主,“蹋拉喀”(“刹生鱼”)、“达勒格切”(烤鱼片)是具有其民族特色的饮食。赫哲族的传统手工艺,主要有鱼皮、桦皮、鱼骨、木雕等制作技艺,街津口乡的文化传承基地、民俗村和四排乡的民族风情园都是赫哲族的主要文化场所。在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赫哲族特有的一种说唱文学形式“伊玛堪”被选入,佳木斯大学图书馆在构建三江流域历史文化数据库的过程中,以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和八岔两个赫哲族乡为研究案例,对赫哲族的民风、民俗、民歌、民间文学进行了调查与整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2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对策

建立传承人的生存状况评估体系。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活性载体,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保护好传承人是最关键的因素,政府部门应该对传承人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民间技能等)、经济状况(经济收入、居住状况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情况(如确定了几个项目的传承人及传承人人数、年龄段、传承的技艺等)进行调查形成档案,对其采用科学的动态管理,及时解决传承人遇到的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问题。

法律保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根本的方式是立法保护。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法律法规出台之前,一些省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性法规,这些地方性法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创新保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和类型进行创新型保护。传统手工技艺如鱼皮制作技艺、桦树皮制作技艺、鱼骨工艺、鱼皮镂刻粘贴画、桦树皮画等可以采用生产性保护方式,不仅可以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改善传承人的经济状况,使传承有了积极性;“伊玛堪”这种口头说唱文学很难对其开发利用,可以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将老艺术家们的说唱内容录制下来,制作成音频、视频文件进行保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赫哲族的一些民俗、濒临消失的口头语言、民俗、音乐和表演进行抢救性保护;对于赫哲族的饮食习俗也可以通过市场化将其发展成一种特色小吃,从而进行传承与保护。民俗旅游也可以促M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国赫哲族博物馆”“赫哲民族文化村”“赫哲族民间风情园”这些都可以作为旅游景点,通过对有形物质的开发,激活其中所蕴含的非物质文化。

3 赫哲族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完善交通条件及相应配套设施。首先,要加大对旅游交通的投入,可多渠道筹集资金,如通过自筹资金、依靠中央和地方投入、引入外资等形式。其次,加强内外部的交通建设,修建和完善与周边城市的高级公路,同时把水路利用起来,打破单一的联系方式,构建方便旅游者进出的旅游交通体系。对景区内部,应创造便于游览、舒适、安全的交通条件;最后,改善旅游交通运输工具,开设旅游专线。避免使用外型破旧、噪音大、空间狭小、卫生设施不齐备的车辆,引进中高档旅游车辆。有条件的可以开设旅游专线,既方便当地百姓出行,也利于游客观光旅游。

开发与保护相结合。要将开发和保护相结合,以保护为前提,开发当地旅游资源,尊重赫哲族的民俗风情和传统生活方式,开发中减少商业成分,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政府部门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快建立赫哲族民族文化保护区,保护并扶持濒临失传的民间绝技和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民族工艺;争取让社会各界对赫哲族的民族文化事业进行资助,建立支持民族文化的保护组织,推进赫哲族历史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的赫哲族,其民族文化具有历史性、地域性和独特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后人去保护、传承和弘扬。为了保证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社会各界都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去保护濒临衰落的赫哲族文化。同时,应该对旧文化进行改造和创新,让赫哲族文化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不断丰富和强大。全国各族人民应该团结一致保护赫哲族文化,进而促进文化传承与特色旅游共同发展,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走遍中国,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崔玉范.赫哲族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9.

[2] 周吉娜.赫哲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

上一篇:呼唤新理论 推动新实践 实现新愿景 下一篇:长吉图先导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区开发与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