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语文,“品”语文

时间:2022-04-21 08:28:48

“读”语文,“品”语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教育观点影响着教育工作者,语文教学中,增添了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劲头,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开始重视语文学习形式的选择,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强调体现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从某个方面来看,这并没有错。可是,最能体现语文学科特色的形式“读”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一、为何要读,怎么去读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春风下重放了它的异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追捧。然而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引领,而忽视了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这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往往更多烙上了教师思维的烙印,而缺失了自己个性的、独特的东西。本文就是从如何让学生通过反复“读”和教师准确有效“导”两个方面阐述语文教学中“读”的重要性。

二、怎样教读,读学结合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精讲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精讲阶段,花费大量的时间一遍又一遍地分析课文内容,孰不知学生只有通过充分自读才能对课文内容有个比较准确的整体把握,试想在学生对课文内容还不熟悉的情况下,教师就对课文进行烦琐地分析,学生听得云里雾里,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以得到整合和深化。“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1.相信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我们做教师的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学生,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不如教师多讲些。于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教师就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大加分析,由于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此时的学生只是一个听者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他们体会到的“情”、感悟到的“理”,无非是老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长此以往,必然会使原本富有个性的学生变成一个个只用同一个脑袋思想,用同一张嘴巴说话的“机器”。因此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原给学生。

2.找准老师位置,鼓励学生自己读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书,让学生通过眼前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老师只要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因此我们教师在重视点拨、指导的同时,更应重视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味。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举个例子:在教《梅花魂》的时候,我一改以往的引领式分析,而是给了学生25分钟时间自读,读第一遍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第二遍的要求是读通句子;读第三遍的要求是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读第四遍的要求是把不懂的词语句子画出来,想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读第五遍的要求是想一想自己不懂的地方是否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解决掉。正因为我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阅读的时间,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理解课文的机会,学生在之后的交流汇报中,气氛活跃,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在教师进行课文分析之前,很多学生就感受到了外祖父浓浓的思乡情、强烈的爱国情怀。

三、教师导读,品味语文

如果语文课堂上,教师只是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自读,语文教学质量很难提高。那么,如何提高呢?这就要依靠教师准确有效的“导”。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因为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是很有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有目的地指导和点拨。引导他们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引导他们揣摩作者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引导他们深入探究领悟作者思想感情。教师的“点”必须“点”在关键之处,“拨”必须“拨”在疑难之处,无疑而“点”则不如不“点”。

例如,在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学生能够理解爸爸的爱是严厉的、妈妈的爱是和蔼的,可是,对于结尾两个自然段的深刻含义确无法理解。为此,我没有急着将这两段话进行深刻分析,因为分析出来的内容是教师的,而不是学生的,换言之,我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了他们,这无疑是不对的。为此,我放弃直接分析这条路,而是引导学生走进课文理解文中人物的心情。此时,我让学生扮演文中的爸爸和妈妈,引导他们为这对父母增添内心独白。在讲着、演着的过程中,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在自己的成长中,作者为什么谨慎地把握住他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任何一股风刮倒。

如果能够让学生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准确有效地引导,那么学生必能展开丰富的想象,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感悟文章的真谛,从而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能让学生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形成感性认识,然后教师进行准确有效地引导,将学生们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那么我们的语文就真的活了。

上一篇:数学的兴趣教学初探 下一篇:浅析无机改性煤矸石对磷的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