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综述及其未来展望

时间:2022-04-21 04:51:39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综述及其未来展望

摘 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产业共性问题内部化组织,是企业获取外部科技资源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内研究文献的梳理,探寻现在研究脉络,明确现在研究重点,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运行和发展提供价值参考。

关键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全球范围内大量涌现一种全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由于其克服了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缺陷,成为了企业提高创新效率、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方式。2008年12月30日,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等国家六部门联合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后,联盟作为深入贯彻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我国很多地区开始大规模地出现,仅北京地区就产生了100多家,它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契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承载着并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联盟的目的是为了从技术层面提升产业创新力,作为新型的合作组织,以法律的形式将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或其他组织紧密联系在一起,从企业的需求出发,实现各方优势互补的利益共同体。联盟以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多方共同利益为基础,在产业层面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来指导整个合作体系的活动。联盟中的各组织利用各自优势,在提升创新力的活动中通过知识转移和共享来取得创新价值。本文试图对现有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阐明研究内容,展望研究方向和重点,为联盟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指明方向。

1 关于联盟内涵与分类的研究

学者对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研究最早源于战略联盟。Modic和Potter(1988)认为,战略联盟是指创新联盟主体基于成本、效率、利润以及竞争优势等因素而建立的一种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均沾、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网络组织。20世纪90 年代以后,学者们从关注传统的企业与企业之间横向战略联盟,转向关注纵向的产业技术战略联盟。Caldeira(2003)认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指基于某一产业或行业的技术开发与研究、技术产业化、市场拓展与纵深等成员的共同目标,通过适当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模式,多家具有相同或相似产业背景的企业联合起来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组织形式和协作方式。在我国研究早期很多学者给出了联盟的内涵,如赵志泉、吴刚、蒋樟生、高广文等。目前被广泛引用和认可的概念是2008年12月六部门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定义: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关于联盟分类的研究。邸晓燕按照市场集中度、核心成员企业在产品市场上的关系、核心成员的综合实力对比三个维度将联盟分为集中型对称伙伴联盟、分散型对称竞争联盟、分散型不对称竞争联盟、集中型对称竞争联盟、集中型不对称竞争联盟等八种类型。秦杰从合作层面将产业联盟分为了研发合作产业联盟、技术标准产业联盟、产业链合作产业联盟、市场合作产业联盟四大类。

2 关于联盟运行模式与运行机制的研究

关于联盟运行模式的研究。胡争光、南剑飞认为战略联盟有三种常见的运行模式:股份合作制企业模式、模拟公司模式和专业经营管理模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可结合自身实际和运营特点做出相应的选择。蒋芬从合作联盟的主体地位认为联盟运行模式分为龙头企业主导型、行业协会主导型、科研院所主导型和政府推动型四种模式。陈雪善、张高忠从推动层面认为联盟运行模式分为地方政府推动型、企业主导型、高校或者科研院所主导型三种模式。

关于联盟运行机制的研究。赵志泉认为联盟运行机制取决于联盟的创新任务,联盟的运行机制包括: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纽带选择、组织选择、内部协调与信任机制建设、联盟成果的分享机制和联盟风险分担机制。苏靖认为联盟的建立和发展必须依靠一系列机制的建立和有效运作,联盟的运行机制包括: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机制、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机制、开放发展机制、成果扩散和辐射带动机制、人才培养机制。邬备民、杨政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绩效考核、信用机制、利益共享与分配机制、人员交流机制、动力机制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3 关于联盟稳定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在联盟的运行与发展中,创新联盟组织是载体,制度是保障,组织要素和制度要素是影响联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陈佳认为在稳定联盟的过程中影响联盟稳定性的因素有组织能力、组织信任、关系类型、共享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沟通协调机制。刘林舟、武博等认为联盟的稳定性发展取决于联盟发展的稳定性合作程度,而这种稳定性合作程度又取决于对系统共生环境、共生模型及共生界面的选择,并进而认为要促进联盟稳定发展,主导联盟企业要做好三个工作: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和建立公平的资源投入程序。

4 关于联盟的收益分配与风险分担机制研究

刑乐斌等运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均衡理论基本理论,将联盟利益分配视为一个多人协商和博弈问题,通过引入风险调节系数,建立风险补偿值表达式,对利益分配模型进行修正,从而得到基于风险补偿的联盟利益分配模型,来实现对实际承担风险高于平均风险水平的成员进行补偿。鲍新中等通过博弈论中的合作理论分析,得到企业方通过技术创新成本补贴和资金追加方式可以刺激研究方技术创新,无论是技术创新规模还是技术创新的整体收益,合作博弈都比非合作博弈情况下要大要高,并运用讨价还价模型对合作创新带来的剩余价值进行再次分配。

5 关于联盟绩效评价和评价模型研究

关于联盟绩效评价的研究。张坚认为联盟绩效评价的特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投入和产出的无形化,评价指标的非财务化、评价过程的动态化、评价标准的多样化以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刘学进一步分析影响联盟绩效的因素,通过对我国制药产业技术联盟的研究发现,持续性预期、信息共享有助于增进信任,进而提高联盟绩效;技术的不确定性越高,信任对联盟绩效的促进作用越显著,但过程控制会降低信任与联盟绩效。

关于联盟绩效评价模型的研究。宋东林等总结了联盟成员的构成情况,构建了由成果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产业竞争力、集成效应、协作水平等6个一级指标组成的联盟运行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有别于传统的AHP法、DEA模型法、BP神经网络法等,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戴彬等抓住联盟风险评价中的“模糊性”和“灰色性”,在一般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点灰度”和“三角模算子”,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和粗糙集进行组合赋权,构建了联盟风险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6 关于联盟法理形态研究

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不多见,仅有个别学者从法学视角对联盟的组织形态进行了探讨。李玉娜等人认为促进联盟及其联盟各方的规范运行,界定联盟自身法律地位是最首要的问题。首先根据现有法律规范廓清联盟的法律地位,从主体法角度探讨了联盟可以选择的法律形态,并重点分析了公司法人型和有限合伙型在联盟中的应用。

7 未来研究展望

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目前联盟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研究成果没有形成系统理论体系,有待不断深化研究。作为产学研合作的全新模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促进经济与产业增长、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使其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和关注的理论前沿和热点。为了更好地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结合当前研究存在的实际问题,应该大力加强研究力度,通过调查问卷、走访、座谈、实地调研等多重研究手段收集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相关原始资料,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协同管理相关理论体系,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计量经济模型等相关研究方法,采取规范和实证研究的方式,采用不同的研究视角,不断拓宽研究领域。未来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工作联盟伙伴的选择、联盟风险、联盟内部技术协同及其管理等问题,同时也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设经验。

参考文献:

[1] 赵志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运行机制研究.创新科技,2009(4).

[2] 吴刚,颜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创新意义.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1(7).

[3] 蒋樟生,胡珑瑛,田也壮.基于知识转移价值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研究.科学学研究,2009(2).

[4] 高广文.国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及启示.科技发展研究,2008(12).

[5] 邸晓燕,张赤东.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类型与政府支持.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4).

[6] 秦杰.产业联盟组建及其风险规避研究.成都:西华大学,2011.

[7] 胡争光,南剑飞.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战略问题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

[8] 蒋芬.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产学研结合的趋势.华东科技,2009(12).

[9] 陈雪善,张高忠. 嘉兴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模式研究.嘉兴学院学报,2011(3).

[10] 苏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和发展的机制分析.中国软科学,2011(11).

[11] 邬备民,李政.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及策略研究.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7).

[12] 陈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治理模式影响因素探折.科学管理研究,2011(6).

[13] 刘林舟.武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发展模型研究.科学进步与决策,2012(6).

[14] 刑乐斌,王旭,徐洪斌.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利益分配风险补偿研究.统计与决策,2010(14).

[15] 鲍新中,王道平.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本分摊和收益分配的博弈分析.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5).

[16] 张坚.企业技术联盟绩效评价体系的比较和发展趋势分析.科研管理,2006(1).

[17] 刘学.信任、关系、控制与研发联盟绩效――基于中国制药产业的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8(3).

[18] 宋东林,孙继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科技与经济,2012(1).

[19] 戴彬,屈锡华.李宏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风险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统计与决策,2012(5).

[20] 李玉娜,林莉,葛继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形态的法学探讨.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4).

基金项目:江西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010DR00305)

上一篇:“大同模式”的争议与荣光 下一篇:湖湘文化对曾纪泽外交思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