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古典诗词教学中诵读法的研究

时间:2022-04-21 12:01:20

初二年级古典诗词教学中诵读法的研究

摘 要:论文从心理学、教育学层面研究诵读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可行性,并结合初二年级课文选取的古典诗词阐述诵读法在初二年级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试图找到能够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的方法。

关键词:初二 古诗词 诵读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孕育了璀璨的诗歌文化,从古至今在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几乎无处不萦绕着诗、凝聚着诗。孔子曾多次说过“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以侍父,远以侍君”。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粹,其音韵和谐、节奏鲜明、结构跳跃、情感凝练、意境深邃,读来朗朗上口,是最适于诵读的文体。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7~9年级)对诵读课程目标的建议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实施建议”部分提到:“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的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基于此,笔者写这篇论文,试图找到能够充分调动初二年级学生学习古诗词积极性的方法,使古典诗词教学不再枯燥乏味。让更多的学生爱上古典诗词诵读,提升鉴赏能力,弘扬民族精神。

一、分类诵读以积累

布鲁纳说:“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很好的模型里面,否则就会忘记。”心理学上把贮存在大脑中的信息单元称作“相似块”。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信息单位和知识单元,这些“相似块”有不同的类型。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它把古诗词引入课堂,内容相同或相近的集中学习。

初二年级语文课本中所选古诗词,大多是名家名篇。这些历代筛选过的精品题材广泛、思想健康、内容丰富,既有阅读和欣赏的审美价值,又有多方面的教育意义。

分类积累诵读会给学生一种自觉认知的习惯,这样让学生理解同种内容的诗词是比较容易的,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同时也梳理了知识点。如教师在教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可以引导学生重温学过的送别诗,以歌送别诗,如《赠汪伦》:以物送别诗,如《别董大》;以酒送别诗,如《送元二使安西》等,组织学生进行反复吟诵,这样,埋藏在学生心底的感情就有可能被焕发。一旦焕发,让学生再来吟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心中便有了几多的感触。学生体会到的,除了依依惜别之情,还有对友人的祝福。

二、翻译诵读以解意

要把诗词读出感情,了解其意是基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握和处理好诗歌的感情。笔者认为让学生逐字逐句翻译文本,会让学生感到很枯燥,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让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了解诗词的大概意义即可。

大语文阅读教学提倡“学习古文,贵在会意”的精神,把字词句的处理作为一种手段,它服从于、服务于文意的理解,一些文质兼美的篇章,不求字字落实、句句翻译,而是注意诵读感悟。

教师说出译文,让学生说出原文,以此来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是可行的。如学习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可以这样引导,它的作者是位爱国诗人,尽管年老体衰,闲居乡下,却盼望着为国效力,一个深夜,风雨大作,诗人睡梦中仿佛正在战场上激烈拼杀。学生在引导下,诵出“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样的考查,既能反映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又能引导学生深入自觉读诗词,一举两得。

三、画图诵读以入境

浙江省编写的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浙江教育出版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诗词,每一作品都配有一幅精美的彩图。把握文学形象,绝不能简单地把文字“翻译”成图画,所谓“但见情境,不睹文字,此诗之极境”,其中也要借助想象。想象可以唤起语言中的形象,使之鲜活灵动,一方面帮助更好的记忆和理解,另一方面甚至可以触发某些灵感,产生阅读的深刻感受,甚至萌生创作的思想火花。

古诗词是含而不露的中国画。诗与画互相生发,相得益彰。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把诗中静态的画面、文字,转化成动态的或立体的画面,方便学生诵读。《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片段,香菱揣摩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时,用的就是画图法。“孤烟在大漠上直”、“落日在长河上圆”,画面壮阔,流露出诗人走马西来天尽头的豪情。苏轼评价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不仅仅是王维,许多诗人的诗都是情景交融的。

如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可以让学生给这一场景画图,学生在图中再现一个躬耕者,带月荷锄,路旁的草上有点点露水。用实景激发学生体会作者作为一个从仕途归隐田园,从事躬耕者的真切感受。学生有了这样深切的感受后,有利于指导学生诵读出诗词的感情和深意。教学时词画对照,相映成趣,为学生想象活动提供了丰富、鲜明的表象信息,学生很轻松地进入了词的情境。

综上所述,我们提倡的“诵读法”,不是采用单一的朗读训练来达到背诵的目的,而是通过诵读来带动学生对诗词意象的认识,对思想感情的领悟,把诗词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初二年级是形成道德品质最关键的时期,在这个年级有针对性地实行古典诗词诵读教学是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通过诵读古典诗词,增强初二年级学生的文化知识底蕴,夯实了传统文化基础。

诵读古典诗词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细致入微的感受能力,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的深入体味,有利于促进记忆。通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素材,在现实生活中更好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培养自己的语感,激发想象与联想,启发顿悟,深入理解。同时也滋养了学生的性情,开阔他们的视野和胸怀,而且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重铸。

参考文献:

[1]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语文基础知识六十讲.北京出版社,1981

[2]钟为永.语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郑祥启.初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探究.教学与管理,2005(10)

[5]虞亦生.文学作品阅读技巧小议.语文报,2008(02)

上一篇:三月吃素 六月穿裙 下一篇:正确定位教师角色才能实施有效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