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协同下的继续教育探索

时间:2022-04-21 07:18:04

三方协同下的继续教育探索

摘要:通过整合高校、社区的继续教育课程资源,使个人、高校、社区三方在继续教育体系中协同发展,不仅可以提高继续教育的效力,还能够充分适应社会的变革。

关键词:三方协同;继续教育;课程

一、为何重视三方协同

继续教育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教育改革大潮中,如何体现继续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我们继续教育工作者开动脑筋,不断结合当前国内外教育形势,开拓出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因此,基于当前继续教育中多方博弈的局面,我们认为,以个人为学习主体,高校为学习载体,社区为学习辅助体的三方协同教育模式是一种独特性的尝试。通过高校、社区提供有效的课程资源,鼓励学习个体在知识和能力的获取方面主动学习,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获取上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课程改革规划纲要》中也提出,要“鼓励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加强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因此,结合当前继续教育的现状,我们提出,要以“个人-社区-高校”为线,三方协同,构建高效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发挥多方力量,改善提升当前的继续教育。在传统的继续教育体系当中,课程体系的构建往往由教育者单方面决定,这其中既有相关的国家课程,也有一些适应地方发展的地方课程,但不管如何,受教育者对课程的选择权利被完全忽视,这也导致了课程体系安排不合理、课程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上课反馈不积极等多种消极后果的出现,最终导致我们继续教育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发展相脱节,过于注重陈述性知识,而忽略了程序性知识的传授。有鉴于此,我们依托大数据支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个体的学习意愿,通过三方协同完善我们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

二、三方如何协同发展

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是一个较为宏观的问题,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结合我们当前继续教育的现状,我们认为,要结合高校现有课程资源、社区能够提供的课程条件以及个人学习能力三个方面,对现有的课程模式进行一定的创造性改革。

1.高校课程资源的再丰富

高校课程资源是继续教育的主要阵地。在目前以国家课程为主的情况下,高校继续教育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决定了继续教育的效果。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特别是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教育变革,高校继续教育的课程资源急需进一步丰富与发展。高校具有学术研究的前瞻性的特点,所以可以成为继续教育课程改革的领头羊。在这一过程中,继续教育学院应具备统筹整合全校教育资源的能力,调动全校教师为继续教育提供必需的课程资源。而这一课程资源可以以多种呈现方式展示出来。如以慕课、微课等方式,帮助高校内具有丰富教学能力的教师录制微视频或慕课内容,上线后提供给继续教育的受教育者。这样一来,不仅课程资源的丰富化得以提升,而且教师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幅度增长。除了课程形式的变革以外,我们还需要结合社会实际,注重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并重发展。以往的继续教育课程,过于关注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强调知识水平的提升和建构,忽略了在课堂内对程序性知识,即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除了在课程形式方面以慕课、微课进行改革外,还结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精神,将大学里富有动手操作能力的教师请入继续教育的课堂,手把手对学生进行现场教学,帮助学生在动手能力方面得以提升,实现“手脑双挥”的并进发展。

2.社区资源的利用发展

社区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一环节,越发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尤其是社区资源在继续教育课程开发过程中,可以提供大量的有效的资源,故而,《规划纲要》强调,“加强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开发社区教育资源”。社区教育资源的丰富性在于它可以提升教师与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与能力,同时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加深对社区的认知能力,丰富两者对社区的情感认知,增强其教育的主观自觉能动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社区的大量资源都可以被转化为课程资源。如社区的人口构成,涉及到社区的数量、结构、年龄等,社区人口结构与社区未来发展展望等都可以作为课程的主要资源进行开发。当然,在课程开发这一环节中,要考虑到以下三点:一是课程资源的独特性。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必然要与高校的继续教育课程有着较大的不同,才能体现出其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环节,所以在课程资源的选择上一定要坚持独特性原则。二是课程资源的必须性。如何结合社区开发课程资源,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在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共同调查,了解各自的需求,才能够对症下药,开发出适合双方的课程资源。三是要有前瞻性和实践性。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强调的是锻炼学习者的程序性知识接受能力,所以这一课程资源开发必须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要注意结合社区发展,开辟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课程。

3.个体的主动性学习

课程的价值就在于促进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因此学习者个体能够主动性学习是课程开发中必须重点考量的因素。如何能够促进学习者的主动性学习呢?我们认为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要加强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找准继续教育课程定位。成人教育的学习者,相较于普通高等教育,他们更需要对实践知识的掌握,所以我们就要结合社区共同制定适合他们的课程体系。二是以教师引导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继续教育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也是不容小视的,虽然成人有着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对于实践性课程,需要我们借鉴双师型教师加以引导,才能够充分让学生实现学习的价值。

三、一点反思

基于以上因素,我们认为,“个人-社区-高校”这一三方协同的成人教育体系是当前继续教育能够进一步加以发展的重要模式。但对于这一模式,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社区的资源共享意识。作为三方协同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社区能够提供的资源是相当多的,但是由于社区本身工作繁忙,能否为我们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就成为了一个难题。二是高校课程资源如何突破现有的国家模式的限制,将教学范围和教学内容进一步拓展,不仅是对高校教师的一个考验,也是对继续教育行政工作者的一个考验。三是个人在这三方协同教育的环境下,如何能够保证一个有效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也是今后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改进的。

作者:金茂秋

上一篇:儿童社会化教育下的天性教育研究 下一篇:强化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