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和《简·爱》中女主人公的对比研究

时间:2022-04-20 04:08:22

《傲慢与偏见》和《简·爱》中女主人公的对比研究

摘 要: 简・奥斯丁和夏洛特・勃朗特是19世纪英国文坛上两位杰出的女作家。她们的著作《傲慢与偏见》和《简爱》分别描写了两位迷人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班纳特与简・爱。伊丽莎白是一个聪慧坦率的女孩,简则极力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文章从两位女主人公的行为性格入手,对比两位女主人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并进一步挖掘两人身上所体现出的女性主义精神。

关键词: 智慧 平等 女性主义 共同点 不同点

一、引言

女性在世界上处于被压迫和被歧视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认知、观念、伦理等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即使在家庭这样的私人领域,女性仍然不能享有和男性相当的权利。“女权主义”这个词,首先出现在法国,意味着妇女革命,女性要求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无论在政治还是经济等领域。

女性文学是指以人的解放为其内核,争取女性的独立,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和写作风格。女性写作开始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为了突出女性写作的纯粹,女性作家应该首先学习如何拒绝根深蒂固的历史和文化。只有通过拒绝男权文化,女性作家才可以摆脱无处不在的男性文化的控制。

作为先锋女性作家,《简・爱》的作者夏洛特・布兰特(1816-1855)和《傲慢与偏见》的作者简・奥斯汀(1875-1817)是独立于男性主流文学世界之外的。她们以强烈的女性意识,不懈探索的精神,独立于文学历史中。作为优秀的女性意识的代表,她们描绘了一个精致的女性内心世界。伊丽莎白和简就是新女性形象的代表。

二、简与伊丽莎白性格概述

伊丽莎白是一个聪明的女孩。她善于观察和理解。在一次舞会上,伊丽莎白认识了达西先生,并听到了达西先生和他的好友彬格莱先生之间的对话。当她听说达西先生不认为她很漂亮,而只能是勉强入眼时,她没有立刻表现出不满,即使她认为达西是一个粗鲁的家伙。我们可以感觉到,伊丽莎白是一个有教养和涵养的人,有很强的自尊。因为自尊,伊丽莎白在威廉・卢卡斯爵士的聚会上两次拒绝了达西先生与她共舞的请求。小镇上每个人都知道达西先生是一个富有的男人,很多女孩都钦慕他,期盼与他共舞,而伊丽莎白却因受不了他的骄傲而断然拒绝他的邀请,因为她也是一个骄傲的人。

简・爱是一个孤儿,出生在一个贫穷的牧师家庭。年幼的简寄居在她姑妈的家里。她的叔叔里德先生去世后,简遭受了长达10年的歧视与虐待。这个悲惨的童年经历让她的心灵足够强大。她曾经拒绝和她表哥的婚姻,这显示了她对自由与平等的向往。之后简被姑姑送到一所寄宿学校。寄宿学校毕业后,她去了特恩费得,在这里,她遇到了罗切斯特先生,并成为他女儿的私人教师。她爱上了罗切斯特先生。

简是一个勇敢的女人。她不认为罗切斯特先生是她的雇主。她认为在神的面前他们是平等的。

简・爱对罗彻斯特说:“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起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可上帝没有这样的安排,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你我走过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

这是简的表白。她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感觉和爱。最终,她赢得了罗切斯特先生的心和爱。但在他们的婚礼上,她发现罗切斯特先生的妻子仍然活着,她毅然地选择离开,因为她的尊严。

简是一个有主见、朴实独立而又积极进取的女性。她鄙视那些傲慢和专横的人,嘲笑他们的愚蠢。这显示了她的独立人格和良好的理想。她有顽强的生命力,从不向命运投降。

三、两位女性形象的对比

伊丽莎白和简都有鲜明的特色,因为她们有完全不同的背景和生活环境。同时,她们又有共同之处。

(一)共同之处

自尊是简和伊丽莎白的共性。简和伊丽莎白都认为,如果想要得到对方的尊重,则应该首先尊重自己。她们都不害怕权贵。伊丽莎白在凯瑟瑞夫人面前,没有像别人那样,小心翼翼,阿谀奉承,而是表现得不卑不亢,勇敢维护了自己的尊严。简在罗切斯特先生面前,并没有像仆人那样讨好自己的主人,而是自尊自爱,平等地与他对话。

当简决定离开罗切斯特先生时,她说:“世界上有谁关心你吗……我关心我自己。越孤独,越没有朋友,越不受支持,我越是要尊重自己。”

伊丽莎白曾说:“达西先生与我有何相干?吗要怕他?我相信我们没有欠他什么,也不必去避讳说一些他不喜欢听的话。”

在她们看来,维护自己的尊严,与人平等对话是她们的权利。

她们对婚姻都持有的观点是真正幸福的婚姻应该基于爱。她们坚持自己的思想,不被其他人左右。她们善待他人,即使那些人可能对她们造成伤害。她们都是乐观的。简有一个不幸的童年,但那痛苦的经验没有投射在她的生活中,给她带来阴影。相反,她没有绝望,对生活充满希望。不同于简,伊丽莎白出生在中产家庭,但是她并没有像她的母亲和妹妹那般肤浅庸俗,她始终保持睿智的头脑和乐观开朗的性格。

简和伊丽莎白都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在寄宿学校教学两年后,简说:“我要什么?一个新的地方,在一个新房子,遇到新的面孔,新的境遇,这正是我想要的,没有比这些是我更想要的东西。”她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她想改变寄宿学校中令她不满意的可怕情况。

伊丽莎白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拒绝了达西的第一次求婚,因为当时她认为达西不配做她的丈夫。

(二)不同之处

简是一个孤儿。她寄居在姑妈家,遭受姑妈和表兄妹的虐待。这个不完整的童年使她成为一个安静和沉稳的女孩。她在生活中唯一能依靠的是她自己。伊丽莎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她有姐妹可以一起分享快乐与悲伤。她依靠她的家人。

由此可见,简比伊丽莎白更加独立。简用自己挣来的钱养活自己。她完全是一个独立的女人。简认为,每个人在神的面前都是平等的,她无所畏惧地表达她的欲望。她是完全独立的。她的思维不依赖他人。相比之下,伊丽莎白似乎有更多依赖。她不必担心面包和黄油,不必靠给人打工维持自己的生活。婚前她依赖她的父母;婚后,依赖于她的丈夫。

她们的差异可能来自于很多方面,比如她们不同的经历,不同的背景,等等。简比伊丽莎白有承受更多痛苦的经历,这造就了简独立的人格。伊丽莎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她的父母给了她一个避难所。

四、两位女性形象折射出的女性主义精神

纵观历史,女人总是难以获得平等和尊重的,享有和男性一样的权利。困难来自于父权制这种意识形态,男性优于女性,有权统治女人。这种思想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结构。至今为止,妇女仍在争取权利。女性的革命不是一种社会责任,而是女性自身意识的觉醒。女性解放运动只有和女性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奋斗结合在一起,才能获得成功。

《傲慢与偏见》是以爱情和婚姻为主题的,作者通过女主人公的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利用独特的女性视角,揭示了英国父权社会下的性别歧视,女主人公伊丽莎白追求独立的人格和强烈的自尊,追求男女平等的女权主义意识也在作品中得以体现。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打破了传统的英国女权主义的三个――教会(church),烹饪(cuisine)和孩子(children),实现了质的飞跃。

在伊丽莎白和简・爱身上,我们可以找到独一无二的特色女性主义,她们不同于周围的任何女人。

(一)伊丽莎白是智慧与睿智的结合者

“凡有产业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为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是《傲慢与偏见》开篇的第一句话。它真实反映了18和19世纪英国社会的女性境况。女人仍然作为男性的附属品而被剥夺平等的权利。

但伊丽莎白是一个例外。在伊丽莎白生活的父系社会中,“男尊女卑”仍然是英国人对女性角色和职责的规范性认可。女性最大的成功就是嫁给一个有钱人。

不同于她周围的女人,伊丽莎白对爱情和世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她不是一个优秀的女人。她不善于音乐,绘画,舞蹈,也没有惊人的外表。但她博览群书,这就是为什么她有洞察力和判断力。她为好友夏洛特感到惋惜,因为她的婚姻仅仅基于经济的基础。对于她的妹妹莉迪亚的婚姻,她嗤之以鼻,因为她的婚姻低级庸俗,基于外表和性的激情。在伊丽莎白看来,真正幸福的婚姻要基于爱情,这正是她的独特之处,这一点也恰恰反映了伊丽莎白对当时男权社会中对女性和婚姻的传统认识的反抗。最终,伊丽莎白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赢得了达西的青睐,最终改变了他的偏见,获得了尊重。

(二)简是命运的主宰者

简追求自由,渴望拥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她主宰自己的命运。当她在和罗切斯特先生的婚礼上得知,她的爱人的妻子还活着时,她决定离开他。简不在乎钱,她选择与表哥爱德华分享遗产而不是独自占有。同时,简又是聪明的,不是一个肤浅的女人,不会把金钱与外表看做是婚姻甚至生活中的重心。当她得知罗切斯特的悲惨遭遇后,她不在乎罗切斯特瞎眼体残的事实,也不在意他的财产被毁之一炬,她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到他的身边,并嫁给了他。她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她自己意愿的体现,她是自己生命的主人。

五、结语

《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汀描绘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是一个聪明的女孩。奥斯汀明确指出,智慧不是形容男人的专有名词,同时,愚蠢和笨拙也不是属于女性的独特性格。女主人公伊丽莎白,拥有甚至优于男人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她没有被达西先生的财产吸引,而是通过逐步观察,最终爱上了他的道德品质。她的勇气和智慧是来自于她的知识。作者表达了知识的重要性,为女性争取尊重指明了道路。

《简爱》中的女主人公简也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女人。寄宿学校毕业后,简成了特恩费得的一个私人老师。虽然她没有迷人的外表,但牢牢地抓住了罗切斯特的心。当她发现罗切斯特先生有一个疯妻子时,她离开了他。当得知罗切斯特先生的失明和残废时,她回到了他的身边,与他举行了一个安静的婚礼。在精神上,简并没有把罗切斯特先生当做她的雇主。她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她知道自己有权利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

总之,伊丽莎白和简作为英国文学史上的典型女性形象一直吸引着广泛读者,她们身上体现出的女性主义精神将会影响当代女性的成长与发展。

上一篇:高职院校专本衔接管理模式探讨 下一篇:北镇崇兴寺双塔砖雕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