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F模型中稳定状态现金流量计算

时间:2022-04-20 12:17:19

DCF模型中稳定状态现金流量计算

摘要:DCF模型中一般分为详细预测期与稳定时期,本文从资本支出和固定资产角度探讨DCF模型中稳定状态现金流量和构成与计算。最终给出了DCF模型中稳定状态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为企业价值评估过程中稳定状态的连续价值的计算提供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企业价值;DCF模型;稳定状态;连续价值

本文的目的是探究DCF模型的稳定状态现金流量。每年的经营自由现金流量由很多部分组成,但是在本文着重考虑两部分:资本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产生的税收节减。

一、稳定状态现金流量的构成及符号定义

稳定状态现金流量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资本支出(PPE的购置);二是,固定资产折旧产生的税收节减;三是,税后销售收入减去现金成本(cash cost)和运营资本的追加投资。

下文涉及的变量的定义:

S:详细预测期最后一年企业的名义销售收入;g:详细预测期最后一年和后一阶段的实际增长率;i:详细预测期最后一年和后一阶段的通货膨胀率;c:名义增长率=(1+g)(1+i)-1;K:资本密集度。详细预测期最后一年和后一阶段里的必要实际总PPE(固定资产)与(实际)收入的比率;M:详细预测期最后一年和后一阶段里的本年度名义总固定资产与(名义)收入的比率;H:稳定阶段的累积折旧与总PPE的比率;a:最后一组PPE的购置价值(此时,名义等于实际),在详细预测期的最后一年的期末购买;n:固定资产(PPE)的经济寿命(假定为整数年);Fg:表示向后累加的实际总PPE因子;Fc:表示向后累加的名义总PPE因子;q:税法上PPE的折旧寿命;J:税收暂时性差异因子;τ:税率;z:稳定状态里现金成本与销售收入的比率;w:稳定状态中运营资本与销售收入的比率。

二、资本支出(PPE的购置)

销售收入代表着公司的经营规模,自由现金流量的组成部分都与销售收入相关,或者由其推导得出,因而,需要定义销售收入。

根据稳定阶段的假设条件,定义实际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

由稳定阶段的假设条件,可以得出资本支出在稳定阶段里,会以名义增长率每年在增长。因而,在稳定阶段,必须知道连续的PPE组的年龄分布(即假定企业每年都会新购固定资产,资本支出连续分布在每一年里的,而不是仅在某些年份里发生),这样每一年的新购PPE组也必须以名义增长率在增长。

对于PPE与销售收入的关系,还必须确定必要PPE投资与公司经营规模之间的关系。这两者的比率,即实际总PPE与销售收入的比率,定义为资本密集度。资本密集度可以由行业统计数据或公司的历史财务报表平均得到。实际的总PPE等价于经通胀调整后的名义总PPE。

总PPE而不是净PPE与收入相关的假设,暗含着PPE在其经济寿命内都是100%利用的。M与K是相类似的,只不过M的比率是名义的,而K是实际的。为了得到净PPE,我们还需要定义累计折旧与名义总PPE的比率,为H。以及根据稳定阶段的假设,需要知道最近一年,即详细预测阶段最后一年,其添置的PPE的购置价值,定义为a。并且假定,每年的添置的PPE组的寿命都为n,且n>=2。

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稳定状态的假设条件,从最近一期购置的PPE的价值入手,往后倒推累加出总PPE,分为名义和实际两种。即上一期PPE的名义价值,等于本期PPE价值除以(1+名义增长率),而上一期实际PPE,等于本期PPE价值除以(1+实际增长率)。

定义,实际总PPE为Fg・a,其中,Fg=1+g-(1+g)-(n-1)gifg>0;Fg=nifg=0。因而得到,包含必要总PPE的如下式子:Fg・a=K・S

类似地,在稳定阶段的假设下,本年期末的总PPE的名义价值等于Fc・a,其中,Fc=1+c-(1+c)-(n-1)cifc>0;Fc=nifc=0,因此,Fc・a=M・S。解得M,M=(Fc/Fg)・K。

稳定阶段中,累计折旧与总PPE的比率为H,可以表达成:

H=1cn-1(1+c)n-1ifc>0;H=n-12nifc=0(2)

稳定阶段中,本年净PPE与销售收入的比率为:M・(1-H)(3)。该稳定阶段的比率,只取决于4个参数,g,i,K,n。

为了得到资本支出的表达式,我们还需要有关折旧的情况。假定折旧是线性计提的,折旧率为1/n。稳定阶段里,折旧与上年净PPE比率为:1n・11-H(4)。该稳定阶段的比率,很明显仅取决于两个参数,c和n。并不独自由i和g决定。联合方程(3)和(4),得到后一阶段第一年的资本支出:SM(1-H)c+1n・11-H(5)该年的资本支出,由两部分组成:相比详细预测期最后一年净PPE的增长,和后一阶段第一年的折旧。

三、固定资产(PPE)折旧产生的税收节减

由于税法规定可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前抵扣的折旧的方法,与会计准则规定的不一致,即税法规定,企业固定资产在q年里折旧,而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必须分摊到固定资产使用期的每一年里,即会计准则规定须在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n年里折旧分摊,假定q

其中,J==1+c-(qc+1)(1+c)-(q-1)c2q+1+c-(1+c)-(n-q-1)c・1(1+c)q-1+c-(nc+1)(1+c)-(n-1)c2nifc>0;J=0.5(q-1)+(n-q)-0.5(n-1)ifc=0

对于c>0,J的第一项按税法规定还没减记为零的PPE组的基于税法计提的累计折旧;第二项为按税法规定已减记为零但还在用的PPE的基于税法计提的累计折旧;第三项为还没报废的PPE组的基于经济寿命的累计折旧。很明显,该稳定状态的比率,取决于c,n和q。

定义τ为税率。利用式(6),可以得到,后一阶段第一年由PPE折旧产生的总税收节减:SM(1-H)1n・11-Hτ+cSM(1-H)JFc(1-H)τ(7)

第一项等于经济寿命内折旧所产生的税收节减,第二项等于递延所得税的增加而增加的税收节减。(7)式可以重新写成:SMFτcFc・1qτ,其中,Fτc=1+c-(1+c)-(q-1)cifc>0;Fτc=qifc=0

这个重新改写的公式将折旧率1/q应用到还没有依税收目的减记为零的PPE的总名义购置价值。在应用过程中,一般利用式(7),因为式(7)可以从公开的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得到。

四、税后销售收入减去现金成本和运营资本的追加投资

定义现金成本与销售收入的比率为z,则在后一阶段的第一年,税后收入减去现金成本等于S(1+c)(1-z)(1-τ)。另外,还有运营资本的追加投资。与PPE不同,运营资本变动很快并且不会报废(即,并不会产生折旧)。定义运营资本与销售收入的稳定状态比率为w。根据名义增长率c,可以得到在后一阶段的第一年里运营资本的追加投资为cSw。因此,可以得到现金流量的第三部分:

S(1+c)(1-z)(1-τ)-cSw(8)

五、稳定状态的现金流量

由(5)、(7)、(8)三式,构成了后一阶段第一年年末的经营自由现金流:

FCFT+1=S(1+c)(1-z)-SM(1-H)1n・11-H(1-τ)+cSM(1-H)JFc(1-H)τ+SM(1-H)1n・11-H-cSw-SM(1-H)c+1n・11-H(9)

式(9)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组成NOPLAT(调整税后净经营利润),第三部分为加回去的折旧,最后两部分组成总投资。(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上一篇:与家长志愿者共同撑起一片蓝天 下一篇:医院信息系统对提高医院工作效率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