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森 可再生能源是非常好的投资产业

时间:2022-04-20 06:19:45

彦森 可再生能源是非常好的投资产业

金融危机肆虐和全球经济前景惨淡已成为当下笼罩在所有国家上空的阴云。2008年12月8日,丹麦财政部下调了对2008年与2009年丹麦经济增长预期。尽管经济不景气导致商业领域悲观情绪弥漫,丹麦对华出口依旧保持增长态势。丹麦贸易委员会本月初调查显示,基于丹麦农产品、能源领域机械和设备的需求旺盛,丹麦对中国的出口有望在明年保持15%~20%的增速。如果将貂皮和其他皮草制品计算在内,丹麦对华出口将增40%。

是什么因素促使了中丹贸易在疲软的经济环境下逆势而上?对此,丹麦投资促进局中国及印度区总监彦森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丹麦已成为众多企业在欧洲选择从事投资营商活动的地区。

小国优势

《中国联合商报》:当前金融危机已席卷全球,各国实体经济都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丹麦却在不久前协同芬兰、瑞典、挪威三国为冰岛共和国提供了25亿美元的贷款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冰岛援助的补充。这是否说明了在这场危机中,丹麦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强?

彦森:的确,金融危机已经蔓延至全球,世界各大经济体都无一幸免。但从当前的形式来看,丹麦受到金融危机的破坏程度远远小于欧洲其他国家所受到的冲击。这得益于丹麦长期、平稳的经济发展。多年来,丹麦的经济一直处于稳步上升趋势,失业率保持在1.5%以下。因此,即使当下金融风暴袭来,丹麦经济依旧可以保持其良好的发展态势。

《中国联合商报》:丹麦的国土面积很小,劳动力资源也不算丰富,但该国的人均GDP水平已经跃居世界前列。做为丹麦经济命脉的对外贸易,一定在该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丹麦是凭借哪些投资优势吸引外商前来投资的?您如何评价当前丹麦的投资环境?

彦森:众所周知,丹麦是一个非常小的国家,国土面积只有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550万。但是在2007年的《经济学情报》中,丹麦被评为世界上未来五年从事商务和投资活动的最佳地点。这首先得益于它优越的地理位置。丹麦是通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和波罗的海地区的门户,投资者通过便捷的交通就可以到达上述地区。另外,丹麦一直非常关注全球化的趋势,注重吸收和掌握最新的科技成果。这也是丹麦吸引外商特别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外商的重要一点。不论金融危机是否出现,丹麦在以上几个方面都会保持其优势。

《中国联合商报》:丹麦一直在能源发展、环境保护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近日,丹麦驻华大使馆就与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中丹气候变化大会,足以见得丹麦对于该领域的重视程度。不知道这是否也是丹麦吸引外资的优势产业?

彦森:丹麦对环境保护及新能源开发非常重视。明年12月,我们会在丹麦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全球性新协议。可再生能源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产业。在1980~2005年间,丹麦的GDP增长了数倍,但能源的消耗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除此之外,信息通讯技术和生物医药两大领域也是外商的投资热点。如在信息通讯技术方面,已经有IBM、NOKIA等国际公司将研发中心设在了丹麦。

联合研发

《中国联合商报》:对于很多中国企业来讲,丹麦是一个遥远的国度。他们在进驻欧洲市场时,往往会选择传统的英、法、德等国家,殊不知丹麦还有这么多的优势产业。不知道当前海外企业投资丹麦的情况如何?

彦森:凭借25% 的公司税率、具有竞争力的竞争成本以及欧洲最灵活的劳动力市场,丹麦已经成为众多企业在欧洲从事投资营商活动的最佳地区。过去,进驻丹麦市场的中国企业大多集中在贸易、旅游领域,而对于高科技领域则少有问津。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企业缺乏对丹麦的了解造成的。随着两国交往的日益频繁,已经有诸如华为技术、比亚迪、联想、东方航空等企业走进丹麦。很多中方企业认为丹麦的劳动力成本很高,实则不然。丹麦的劳动力市场非常宽松和安全。相比于其他欧洲国家,丹麦的中层劳动力成本要低30%~40%,因为雇主几乎不需要承担社会保险费用。

《中国联合商报》:中国企业缺乏对丹麦的了解,不但使自己在海外投资的道路上非常盲目,而且也让他们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市场。为了协助中国企业尽快进入丹麦市场,丹麦投资促进局都作了哪些工作?

彦森:由于丹麦投资环境的特殊性,我们在吸引中国企业到丹麦投资时,多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即针对每个企业的特征,给出合理的投资建议及帮助。每年,我们会不断地与中国企业进行接洽,了解企业需求,并制定合理的援助方案,帮助中国企业在丹麦更好地进行技术开发与合作。同时,我们也在中国不定期地举办展览会或者其他公众活动,使中国企业能够更多地了解丹麦。当然,这些活动离不开丹麦政府的支持,包括资金方面,人员配置方面等等。从今年来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逐步了解丹麦,并走进丹麦。大部分企业在和我们接洽之后,会对丹麦产生浓厚的兴趣。其实大部分企业是不知道丹麦的实际情况,一旦了解之后,都不会认为丹麦是一个高成本的地方。

《中国联合商报》:当前,随着“走出去”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步伐也在逐渐加大。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制造方面具有优势,被称为"世界工厂";丹麦则擅长协作研究与发展。您对于利用两国优势互补,加强两国间的经贸合作有何建议?

彦森:我在丹麦投资促进局中国代表处工作已经有两年半的时间了。从我目前得知的情况看,中国企业在丹麦的投资规模还很小,但逐渐呈现出活跃发展的趋势。近两年来在丹麦设立的中资公司数量较往年有较快增长,且企业间的合作从单纯的进出口贸易形式发展为寻求长期深层次合作的多种形式。我建议以下两种中国企业选择丹麦作为海外投资地:一种是意向在欧洲发展的企业,可以选择丹麦作为进驻欧洲的门户。对于外国投资者来说,在丹麦建立自己北欧市场的生产基地和物流中心具有很多优势机遇。另一种是基于丹麦的创新优势,着力于研发的高科技企业可以选择到该国与当地的科研院所共同进行研发活动。丹麦拥有在生命科学、电子通讯技术、新能源技术以及海运等领域的全球领先优势。例如,在风能产业方面,丹麦具有多个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可以同它们或各大风力能源公司开展一系列的生产、研发、项目管理、销售以及试验等方面的合作。

上一篇:艺海“朝圣” 下一篇:投资考量 第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