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校学生工程测量技能竞赛指导方法的思考与探索

时间:2022-04-20 03:03:56

关于职校学生工程测量技能竞赛指导方法的思考与探索

【摘要】针对学生参与工程测量项目比赛中容易暴露出的问题,依据该项目的比赛方案,探索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竞赛的指导方法。

【关键词】工程测量技能竞赛 指导方法 操作规范性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35-01

在技能竞赛中,除了熟练的操作技能,职校学生的技术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也在得到逐步的重视,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一线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下面就学生参与测量项目比赛中容易暴露的问题,探索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竞赛的指导方法。

一、工程测量比赛中学生暴露出的主要问题

(一)理论基础较弱,知识面窄

在工程测量项目中,学生往往能在动手操作上表现的不错,而在计算和数据处理上,则容易表现出对计算内容不熟悉、计算能力水平不够的情况。同时,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考核也存在很多不足,尤其是带有计算的这一类型题目。这个问题对于职业院校今后的教材设置有很大的启发,技能不是简单的动手操作。这要求教练在指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同时,不能偏废必备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应当看到学生的潜力还是很大的,通过合理的训练和学习,成绩上升的空间还比较大。

(二)临场经验较少,应变能力不足

参赛学生普遍不具有丰富的临场经验,在比赛过程中甚至出现忘记操作步骤、测错点位等情况,一旦出现突发事件,不会根据比赛规范适当调整操作步骤。

教练在训练过程中,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逐渐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做到举一反三,运用自身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三)团队意识薄弱,心态不一致

在测量团体比赛开始阶段,团队情绪高涨,目标一致,但随着比赛的深入,一旦团队中一人出现过失,就可能导致整个团队的混乱,甚至可能出现个别消极心态,进而影响到整个技能操作的顺利完成。可见,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和高度的责任感极其重要。

二、测量项目参赛学生能力培养方法探讨

与大学生相比,职校学生的优势在于对操作基本要求的熟练程度。在理论知识的把握上,他们未必有大学生那么深刻,但是基本的行业理论知识是必须具备的,还有就是在操作环节设计的各个知识都要把握。此外,职校学生对于操作现场的把握能力和应变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如何培养参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是教练指导学生的主要目标。通过参加和指导工程测量项目技能竞赛,对大赛中获得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总结,进而对测量竞赛指导方法进行探讨,使得今后的工作能够更加顺利的开展。

(一)指导方法的创新

作为指导教练,应当具有创新意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发挥个人优势,改革传统的单一训练模式,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的方向发展。可通过增加实训操作项目,使项目多样化、多元化,补充并强化与工程应用联系较紧密的知识。将测量课程进行重构,便于进行综合性设计,注重加强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创造一种开拓创新、积极求索的创新环境,实现教书管理育人和创新活动育人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开拓学生创新思维。通过教练测量项目解析,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分析,搜集整理资料,完成项目的具体实施。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现场教学、练习教学,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善于利用图书、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在这一过程中,教练积极参与指导,并对学生项目操作过程和结果给予评析,及时给出指导意见。

(二)强化激励措施

为了使更多的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比赛,有效的强化激励措施必不可少。

首先,让学生明确参赛的目标及意义所在。学生通过比赛,不仅能实现自身价值,个人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对自身职业道路的规划更为明确,更加能够适应市场需求,能满足施工单位对技术员、操作员的需求空白,相对建筑工人而言,职业发展有很大优势。

其次,学校应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对比赛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免试推荐专升本;奖学金加分政策等。

(三)心理素质锻炼

自首届江苏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工程测量技能比赛到现在,参赛选手的技能水平都达到了相当高度。由于比赛试题是公开的,所以强手之间的技术水平差距是很小的。要想取得较好的竞赛成绩,选手的稳定发挥必不可少。赛前心理准备、赛中心理控制和赛后心理调整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选手的比赛成绩和比赛名次。必需在选手的日常训练中,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训练,才能让选手在比赛中将心理障碍降低到最小,发挥出最好的技术水平。

可以通过模拟训练的方式,教练人为地制造或模拟比赛,让选手在这种情境下训练或比赛,使学生逐步适应比赛环境,并在模拟训练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还可以通过信息回避的方式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教练在平时的训练和比赛时,有意安排这种竞争性的常规训练,经反复训练后,选手就可对此信息进行回避。在日常训练及赛前准备中教练还应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训练学生的意志品质。还可以通过组织技能节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去思考自身在比赛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改进自身不足,有利于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校际之间的友谊赛,锻炼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从其他参赛选手身上看到团队的问题,以提高团队能力。

教练还应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组织各级各类测量技能比赛,如不同年级间组织的友谊赛等,从方案的实施、比赛的执行都由学生完成,教师参与指导,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束语

测量项目竞赛除了考核测量基础知识外,还要考核学生外业数据采集及内业数据处理能力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具有很大的综合性,要求培养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教练在指导学生训练过程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敢于实践、敢于思考、敢于解决创造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参赛学生达到最佳的比赛临场发挥状态。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王秋仙. 建筑测量技能训练法[J]. 职业教育研究,2004,(10):96.

上一篇: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下一篇:浅析小学音乐与语文教学的联系及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