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的转变

时间:2022-04-20 12:52:43

背景资料:熊熊是个小女孩,小三班年龄最大的孩子,开学后很多孩子都已经不哭了,可她来园总是哭哭啼啼,拉着妈妈的衣服不放,开始一个月也是半推半就,有时只上半天,不做早操,不讲话也不跟小朋友们玩,中午不愿上床睡觉,不会自己如厕,吃饭要喂。别的小朋友不小心碰到她,她就哭,认为是小朋友打她。

观察时间:开学后第二个月。

观察地点:小三班教室。

观察对象:熊艾诗(小名熊熊)。

观察目的:希望熊熊能够合群,尽快的适应集体生活。

案例一

新生入园一个多月了,可是熊熊每天来园总是哭哭啼啼,总要老师、奶奶、妈妈一再安慰,妈妈没办法总是松开熊熊的手,“狠心”的走开,我试图用玩具转移她的注意力,可她总是不搭理我,一个人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哭得鼻涕眼泪一大把。

1.分析。

针对熊熊不愿上幼儿园的行为,我和熊熊的妈妈进行交流,了解到熊熊上幼儿园之前由于父母工作繁忙,主要由外公外婆带,家里就她一个宝贝,所以比较娇宠溺爱,事事包办代替,熊熊本来比较内向,外公外婆怕她出去摔跤、被别的小朋友碰到,很少带熊熊外出和小朋友们交往,这样过度的保护让熊熊缺少与人交往的机会和能力,同时也遏制了她自理能力与适应能力的培养。

2.措施。

了解到熊熊的家庭情况,我给家长一些建议:让他们要关注熊熊的心理健康,在给她提供良好生活物质保障的同时,尽可能多的去了解孩子内心世界,多花时间去陪伴孩子,引导她说说幼儿园发生的事情,鼓励她,增加其自信,外公外婆也要改变教养方式,不要过分庇护孩子,放手让她去和小朋友们交往,让他体验上幼儿园是一件快乐的事,消除她入园的紧张心理。

案例二

熊熊现在上幼儿园已经不哭了,上幼儿园还主动叫老师“早上好”,可还是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孩子们最爱的户外活动时间到了,我带班上孩子到幼儿园新买的大型玩具(城堡滑滑梯)去玩,孩子们都玩的很开心,只有熊熊一个人坐在旁边看着小朋友们玩,我说:“熊熊,你看小朋友们玩的多开心啊,你也去玩吧!”熊熊坐在那里摇摇头,我把熊熊拉起来带到滑滑梯旁边,示意让她去玩,她又跑到旁边坐下来。

1.分析。

熊熊不爱和小朋友们一起去玩,是因缺少同龄伙伴,接触面较窄而产生了不合群这种现象。

2.措施。

作为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积极为幼儿创设交往的机会,同时,教给孩子交往的技巧,这样孩子才会爱交往、会交往。幼儿之间的交往伙伴有一定的选择倾向,那些思维活跃、活泼开朗的幼儿常常能找到游戏伙伴,交流过程中,常能得到一些新鲜的意见,而那些智力发展迟缓、不善表达、不善与人沟通的孩子往往游戏伙伴也很单调、贫乏。作为班级活动的组织者,我们在组织幼儿生活时,应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调节幼儿交往伙伴的对象,使幼儿在集体中能积极与人合作、与人交往,这样不但使他们与人交往的心理得到满足,更重要的是从别人那里得到了经验,促进了发展。如:晨间活动时,鼓励孩子们之间谈谈来自幼儿园之外的消息,我让熊熊妈妈给熊熊带来了他们全家国庆期间出去玩的照片,我马上拿给大家看,小朋友们争相观看,羡慕地向熊熊问这问那,熊熊则高兴的向小朋友介绍起照片上的人和地点。我通过和熊熊家长沟通,让他们利用节假日带熊熊去公园和小朋友们玩,和大家分享玩具和食品,走亲访友,增进熊熊的社交能力,让熊熊体会与人交往的快乐,慢慢消除紧张感和不安全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个内向的小女孩渐渐的敞开了心扉,开始主动和小朋友们交往,脸上笑容也多了,语言也丰富了很多,像熊熊妈妈所说“熊熊已经由一个害羞怕生的小公主变成了活泼开朗的小女孩。”

上一篇:小学体育教学略谈 下一篇: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