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实训教学 提高实训能力

时间:2022-04-19 09:40:22

加强实训教学 提高实训能力

摘要: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得到长足的发展,而实训实施、实训场地、教学手段等却相对滞后。本文分析了电子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从制度的确立、教材的整合改革、实训设施的完善、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方法等方面来加强实训教学,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训能力。

关键词:实训课教学;问题;加强;提高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264-02

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着学生的就业前途,也影响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现结合我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克服电子专业实训教学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训能力。

一、存在的问题

1.经费、设备有限,实训难以开展。如“电热电动课”,虽有此实训室,但器材却少之以少,老师在上电磁炉、微波炉等内容时,因为没有实物,有时只能照本宣科,在做无米之炊。为了训练学生的技能基本功而耗材大,如果让学生凑钱购买却担心搭上乱收费之嫌,只能放弃。实训设备如此有限,很难实现学生个人独立完成实训项目的教学任务,多数学生只能看热闹,实训效果不理想。

2.教学手段单调、无吸引力。实训教学按部就班,操作演示不够全面、细致,实训组织乏力,学生兴趣不高。老师虽然非常辛苦,但真正掌握的学生没有多少,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这样的实训课难免有“走过场”之嫌。

3.教、学、用脱节。老师、学生缺少企业实践,老师依照教材脱离实际地教、学生被动地学,导致学用脱节,学无所用。

4.班级人数多,设备套数少,实训课配备老师少,费时费力,教学效率低。

5.高投入、低收益。教师投入的时间、精力多,而职校多数学生因多方面的原因,没有兴趣学、不认真学,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导致老师的实训积极性也不高,形成教与学的恶性循环。

二、改革的对策

1.小班化授课,弥补设备场地的不足:设备、老师与学生数之间的数量矛盾,要上好实训课较为不易。如果我们推行小班化教学,学生课堂上动手动脑及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大为增加,应该说能很好地弥补因设备场地不足给实训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

2.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手段,提高实训效率。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手段,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造成教师死教,学生死学的现象,缺乏灵活性。如果我们用多媒体课件来演示一些实验原理、仪器仪表的使用读数方法,因形象逼真、一看就会,大可以提高实训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能开发采用一些技能考核的软件,也大可以缩短对学生技能考核的周期。为全面综合地训练学生的技能,我们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模块教学法,通过一个理论知识、操作技能需综合应用才能完成的电子产品项目,达到全面提升学生实训能力的目的。

3.抓专业基本功,以自备实训器材或虚拟仿真软件来弥补设备的不足。理论方面基本功,主要是识图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操作方面的基本功主要是各种仪器仪表的使用、各种元件器的检测、印制PCB图的设计、焊接、电路参数的测量、电路故障的分析判断处理等。目前,我们往往把上面各项割裂开来,没有系统综合地训练。为此,我们可以开设一门理论技能紧密结合、综合性强的课程,如“电路的设计与制作”,由学生自己购买器材,按照省技能大赛的训练方法面向全体进行教学,以点带面,能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基本功。设计的实训内容要考虑到直观性及实用性,也尽可能有声、光、电的现象,以此激发学生实训兴趣。实训设备的不足还可以用虚拟仿真软件加以弥补,因为虚拟仿真实验是利用计算机创建一个可视化实验操作环境,其中的每一个可视化仿真物体代表一种实验仪器或设备,通过操作这些虚拟的实验仪器或设备,进行各种实验,达到与真实实验相一致的教学要求和目的,如我们现在使用的Multisim仿真软件。

4.确立以实训技能为主的学生成绩评定方法。对用人单位来讲看重的是技能,学生各种考试须突出技能的重要性。这样,更能促进学生技能培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驴是马牵出来溜溜就知道”,如果要易于操作,省时,可以让学生制作、装配一个电子产品,以完成的电子产品的功能、工艺、时间及在制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实训态度、工作速度、安全、纪律等来确定学生专业技能的成绩。

5.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我校电子专业的老师,多数是从初中的物理老师或师范类物理专业毕业生中选拔,应该说在动手操作能力或理论功底方面都有不足之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其鲜明的职业性,这一区别决定了职校老师须具备“双师”素质。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加强学生实训能力教学的有力保障。所以,我们要采用一些优惠的措施,构建专业教师的校本培训及到企业轮训的长效机制,并且培训制度要创新,要激发教师学习的动力,拓宽培训的渠道,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对教师的考核中也可以加进专业技能的内容,促使教师本人技能水平的提高。

6.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创新课程体系。课程教材设置,要让学生在校所学与就业有必然的联系。其中理论性课程要遵循实用性、先进性和前沿性的原则,特别要重视专业性较强的应用理论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舍弃一些烦琐的理论推导、计算与证明,即淡化理论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突出实用性、应用性。为了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及电子电工知识的内在联系,组织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有职业学校特色,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模块化教材,如现在的项目训练式综合教材,理论技能一体化教材。为了保证专业技能教学的课时,必须削减文化课,在课表的编排方面要给予配合,并要有一定的稳定性。

在职业学校中必须以能力为本位来组织教学,通过各种办法克服电子专业实训教学中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而全面地加强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训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柯中炉.以虚拟仿真技术提升高职实践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5).

[2]曾伟一.浅谈学生电子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

[3]黄燕,林训超,张春林.电子测量技术教学设计[J].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4]张飞.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研究的报告[EB/OL].中国职教网.

上一篇:海洋科学专业培养方案调整与探索 下一篇:毕业设计新模式和全过程管理及质量监控体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