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学校体育的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2-04-19 08:41:53

当前学校体育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体育是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今天学校的体育工作直接影响着21世纪建设人才的素质。如何改善当前学校体育工作落后状况从根本上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切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有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关键词】学校体育;现状;对策

体育是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今天学校的体育工作直接影响着21世纪建设人才的素质。

不久前,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科委联合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了普查,发现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状况较之10年前有下降的趋势。据专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得不够,包括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均达不到体锻达标要求,情况令人担忧,应该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

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⑴学校体育地位的问题:学校体育还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徘徊依旧。新课标的实施令人议论纷纷,褒贬不一。然而在新课标实施的同时却没有明确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

⑵学校体育条件的问题:场地不足,资金短缺,这是多数学校的普遍问题,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⑶体育课小三门的问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还没有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突出。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做他用,或是用于补语、数、英主科课程,或是用来开会,排练节目等;有的学校毕业年级干脆取消体育课,周末排满了课程,早晨早读太早、每天下午还安排第四节课,晚自习都要到11点,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根本无法得到保证。

⑷体育器材管理不善的问题:一些学校没有体育场地器材专职管理员,常用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路天球场跑道坑坑洼洼长年失修,仅有的器械长期束之高阁,闲置不用,造成散失或破损。教师的理由非常充分学生安全问题。

⑸体育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近几年来,青年教师逐年增加,但思想教育、业务培训缺乏强度和力度,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还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一些青年体育教师受拜金主义的影响较为严重,课余运动队训练没钱不干、高考训练队有钱就拼命干,缺乏敬业奉献精神,在社会上从事第二职业,对待学校的工作往往是课时无保证,课程无进度,教学无计划,体育课处于一种“放羊”式的状态。

⑹学生体质健康的问题:据了解,近20多年、4次全国学生体质调研的现状结果,青少年学生以力量、心血管机能为主的体质指标持续下降,现状堪忧。来自军队近几年征兵中应征青年体质不合格率明显上升的重要信息,与国家安全的关系。最让人愤慨的是我熟知的几所省级示范高中在完成每年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锻炼标准》时居然堂而皇之的要求体育教师认认真真的填写假数据上报,弄虚作假的行为到了何等猖狂的地步。

在一些学校里,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仅短短的十分钟,就有不少的学生晕倒。学生近视、驼背、体格瘦小的举目可见。没有健壮的身体,要做好现在和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只能是有心无力。

⑺素质教育名存实亡的问题:我身为一中学体育教师的确有点愤懑和些许无奈。时常有老师因家里有事或是其他原因没能按时上文化课,好,那就等到上体育课时占去上体育课的时间补上那节课。每年的高三、初三毕业班学校都理直气壮以快要毕业考试了、可以提前结束体育课为由把课给停了,中考体育项目测试许多学校只是在中招考试的前几周加紧强化训练考试项目,搞得学生身心疲惫不堪。实施新课标以来,有多少学校是认真研究过如何贯彻实施的呢?有许多学校都把它当作是体育教师的事,任由体育教师自生自灭。有许多学校行政领导每学期例行检查备课教案,老师写得多、端端正正就认为是工作负责、态度认真,看体育课时主要就看精神面貌和组织纪律,至于符合不符合新课标的课改精神并不清楚,当然板子都打在学校身上有些冤枉。而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就是以考取名校、重点学校人数的多少来决定的,考得好的学校、教师给予重奖,学校评估升级、教师晋级、评优都优先考虑。因此学校肯定会退而求之,为了提高学校的升学率而忽视学生的健康需要。各级各类学校拼命抓语、数、外教学质量,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贯彻实施新课标,体育教师责无旁贷,但这绝不仅仅体育教师的事;贯彻实施新课标,必须给学校体育应有的位置,这个位置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实施新课标,必须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没有应有的位置,新课标的贯彻实施将无从谈起。由此可见,学校体育若想开展进行下去,就必须有一个新的明确的条例去规划和管理。学校应真正的体现素质教育的新面貌,不能只是做表面文章。

如何改善当前学校体育工作落后状况,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根本上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开满体育课,上足体锻课,充分应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和体育活动的指导,切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有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2 加大教育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3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力度。首先,在思想上积极引导,举办科学理论讲座,请模范体育教师做报告,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深入领会体育教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他们热爱本职,重教敬业。其次,在业务上悉心培养,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举行教学观摩,开展优质课的评选活动等,多渠道、多层次地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科的带头人。

4 改善体育教师待遇,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体育工作相对辛苦,学校采取一定的倾斜政策来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评优、评先要重视体育教学工作的成效;职称评定设置岗位要考虑到体育学科的职称结构。对于贡献大、能力强、素质全面的青年教师要破格晋升,不拘一格地加以重用,使青年体育教师能够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学校体育工作多做贡献。

在学校、社会、家长如此高度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氛围下,发表这样的言论肯定会遭到很多人都非议,但凡能够体会到体育在学生学习生活的过程中的重要性的人,肯定都会举手称赞。

总之,学校体育对发展学生身心素质是不可或缺的,也是有效的,是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希望通过此文给大家一些启示,让人们了解学校体育对学生产生的重要影响,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呼吁在素质教育的课堂中能给体育这个“苦孩子”一片天。

上一篇:身势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