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教案:典型报道叙事风格的变化

时间:2022-04-19 08:29:27

名师教案:典型报道叙事风格的变化

要展现不要讲述,要让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说话。给读者看你所看到的一切,用文字来描述一幅画面,然后,读者就可以跟随你的脚步。

当今是一个信息消费时代,我们以什么样的价值观,或者说如何看待英雄和如何书写英雄呢?最近一两年,任长霞、牛玉儒、周国知、许振超、姜德明、徐本禹等典型人物不仅让千千万万人感动,也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并且这种感动是自发的。网民对典型人物的赞扬、质朴的评价中透着真诚。这就是传播效果。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这种成功的传播得益于典型报道的叙事风格的转变。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价值观碰撞的环境下,多元的叙述主体、平常视角和客观报道理念从不同侧面体现了时代的精神。这种时代精神,使典型报道以另一种风格吸引和感染新时期的读者。

话语讲述权利的转移

“谁在说”和“谁被说”以及“如何说”是叙事学理论关注的一个问题,顺着这个线索,不难发现在典型报道的写作中的些微变化。

现在的典型报道中记者对材料的加工痕迹淡化,讲究“自然”。对生活场景的再现,记者开始隐藏自己的话语,更多的让中心人物和与他密切相关或有过接触的人讲话,记者不去更改他们的话语,直接用他们的鲜活语言,让读者根据人们的表白来感受一个人。这样一来,记者的角色定位由创作者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记录者,减少主观的干预。

刊载于2004年10月9日光明日报的《大山公仆颂――记优秀共产党员、一心为民的基层干部周国知》一文中,记者就挖掘到很多周国知的事迹,直接引用周国知的话达到四十多处。在每一个重要的场合,周国知的一句话都成了点睛之笔。让人们见到了遇到问题时的周国知的心理反应。例如,村里一独木桥已经造成十几个人遇难,周国知决心建一座石拱桥。“一些人为难说:‘修桥要钱、要物、要技术,而我们一样都没有,修么子桥哟。’周国知说:‘有条件,我们要把这座桥修起来;没有条件,用我们的肩膀扛,也要把这座桥扛起来。’”

我们可以在大部分文章里看到记者倾向于让人们从人群里走出来畅言。例如在《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中多处可见声泪俱下的人们对这位好局长的呼唤。

“‘任局长是真心为咱百姓办事的官儿。老天爷啊,咋不让我这个老婆子替她去死哩?’满头白发的韩素珍说起任局长老泪纵横。”

“‘来路短,去路长啊!长霞闺女为我们落下了一身毛病,带上点儿药也好御个风寒,免灾祛病。’老上访户张生林老汉未语泪流,泣不成声。”

话语讲述权利的转移避免了记者本人的抒情感慨,正是当前新闻报道追求客观真实的一个反映。

话语讲述权利的转移不仅是一种叙事方式而且是一种叙事观念的变化,叙事学强调叙事者隐藏在事实背后而并不出面。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这样的名言:“我不讲述、我不解释、我只是展现,让我的角色替我说话”。列夫・托尔斯泰是在谈自己创作小说《战争与和平》的体会时说这番话的。原意是作者不要过多出现,不要过多的陈述和议论,要让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说话。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梅尔文・门彻教授将这种观念用到新闻写作理论中,他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中谈到, “托尔斯泰的原则在新闻编辑室内普遍适用。纽约时报的里克・布拉格回忆他在伯明翰初任记者时的经历,一位高级主编将他带到一边,告诉他一条优秀写作的基本原则:要展现不要讲述。给我看你所看到的一切,用文字来描述一幅画面,然后,就可以跟随你的脚步。布拉格说,这一技巧既可用于硬新闻,也可用于写作特稿。”

还原典型人物的生活原态

还原典型人物的生活原态,即善于捕捉更具粗糙感与个性特质的人物形象,并保证它潜入生存的原态,展现人物真实的一面。这种叙事不允许记者有心理上的偏向,这种心理偏向会影响记者按照预设场景“塑造”人物,制作出来的产品容易产生固定模式。具有粗糙感的人物处于近乎原始状态,是一个活生生“人物”,而不是塑造出来的“人物”。

过去,典型报道中记者对模范人物的描写是好上加好,找不到模范人物的缺点。如今,在思想观念开放的社会环境下,每个人的思想都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价值取向各不一样。记者对待现在的典型人物采写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人,展示他们在某一个方面的突出。

例如关于知识分子的楷模马祖光的报道,我们能看到一位学者如何为科学事业献身,如何多为国家和别人着想,少为自己考虑。但是我们也能看到学者苛刻的一面。

“平时温文尔雅的马祖光一进实验室,立即变得敏锐、果断、严厉甚至粗暴,如战斗中指挥冲锋的将军。陈德应是他非常喜欢的学生,一次实验中,陈德应把仪器放在耐火砖上,看看高度不够,又垫上了两本书。实验做到一半,马祖光走过来,压着火气对陈德应说 ‘我现在的脾气好多了。要是年轻时看见你这样,我把你的这些东西全扔出去 ’光学实验需要绝对稳定,在马祖光看来,在仪器下垫书就是儿戏。”马祖光工作中的认真态度,有时候会吓着别人,记者没有回避写这一点。

另外,教授也不是全知全能,记者特意写下这么一段反映了马祖光的谦虚。“经常有学生慕名而来,马祖光看了他们的论文,绝不敷衍了事,遇到其他专业的学生,马祖光总是老老实实地说 ‘这个我不懂,我帮你找别人’。”这种老老实实的叙事还原了一位科学家生活中的本色,严谨中透着朴实,谦虚中折射真诚。

消费视角论英雄

信息接受是一种消费过程,广大受众是消费者,这是当代社会一个明显的特征。信息接受过程的特点是,不带任何强制性和组织性的自发行为,完全靠信息本身的吸引力来决定,传播者就像商家一样在推销自己的产品。另一个特点是,强化文化的传播力度,淡化政治教化的痕迹。如果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不过是向受众本位回归的一种基本现象。第一个特点讲究受众本位,追求传播效果。第二个特点讲究文化渗透,追求潜移默化。两个特点的共同之处在于重视受众的接受心理,重视受众的喜好。典型报道同样应关注受众的喜好。最近两年有不少典型报道开始使用这种叙事策略,开始向受众本位回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中的一个场面:“4月17日,14万群众自发为她送行,其哀其痛,其悲其壮,撼天动地,千年历史的古城登封前所未有。” 一个县级市的登封市有14万群众“自发”为任长霞送行,在百姓中有如此威信的典型人物,读者自然会反响强烈。《平民书记――党的好干部牛玉儒亲民爱民故事》中写牛玉儒去世的当天下午,呼和浩特“300名出租司机,身穿他们统一的工装,胸戴白花,乘坐60辆出租车,一路鸣着喇叭向市政府驶去,他们要去告别刚刚去世的市委书记牛玉儒。” 这种感人的场面记者并没有抒情议论,完全靠白描手法叙事,展现给读者的是300名出租司机悼念牛玉儒的壮观场面,这场面本身包含的内容是无穷的,最容易感染读者,也容易让读者展开丰富的联想。

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徐本禹的报道更为消费视角论英雄提供了典范。从报道人物到颁奖词,没有任何把徐本禹的精神价值与社会意义人为夸大拔高的痕迹,彻头彻尾地站在受众角度观察典型人物。徐本禹说他上大学的时候,别人曾经帮助过家境贫寒的他,所以别人帮助了我,我也要帮助别人。记者采访他读研以后最想干什么,徐本禹回答说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好好孝敬一下父母。这也是我最大的愿望。父母身体不是很好。徐本禹的这种想法和回答在以往的典型报道中很难出现,在消费社会里却打动了无数的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心,因为不但真实而且抓住了人的本质的一面――人性。无数网民的留言,又将宣传无声地推向了新的高度。质朴无华的颁奖词在无数受众心中激起了不小的波澜:“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他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眼睛。”这种评价很特别,除了开头和结尾两句抒情中带着评论色彩外,更多的是叙述,叙出了徐本禹的支教轨迹和人格魅力,没有丝毫评委理想化的拔高,却说出了公众内心的话。

其实,任何一种宣传都充满着期待,都希望宣传意图能得以实现。但有时往往是自己做足了功夫,却忽视了受众接受心理,记者激情澎湃,自认为是得意之作,受众却漠然视之。记者感动了,读者并没有感动,传者与受众之间产生错位,良好的愿望成了一厢情愿的事。原因之一在于记者或者媒体并没有把受众作为消费者对待,而是把典型报道当成居高临下的可供学习的材料, 如果把宣传当成一种精神消费,重视受众的接受心理,传播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上一篇:采编提示:编辑把握新闻真实的三个方法 下一篇:应用文写作:为什么要学习应用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