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而学 第11期

时间:2022-04-19 08:13:05

钱伟长18岁那年参加高考,凭着历史、语文的两个满分走进了清华大学。可他的数理化三门才考25分。正是这样一个在文史上极具天赋、数理上极度“瘸腿”的学生,却在一夜之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弃文从理。

那是他考进历史系的第二天,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却奉行不抵抗政策,说中国战则必败,因为日本人有飞机大炮。从收音机里听到这个消息后,钱伟长拍案而起,说:“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系主任吴有训老师一开始拒绝了钱伟长的转系要求,后来被他想转学物理系来振兴中国军力的诚意所打动,答应让他试读一年。

为了能尽早赶上课程,钱伟长早起晚睡,每天都在教室和图书馆废寝忘食地苦读。终于克服了用英语听课和阅读的困难,一年后数理成绩都超过了70分,正式迈进了自然科学的大门。起初,钱伟长像学古文一样,熟读强记物理学的典籍。吴有训老师教导他,不要以为书本上的东西都是正确的,都已经完善了,每读一本书都要能够看到没有完成的部分,发现一些新问题。钱伟长做到了这一点,毕业时成为物理系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

1939年,钱伟长取得了中英庚款留英生资格。1940年8月初,钱伟长等留学生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开始艰辛的留学生涯。钱伟长在多伦多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跟随“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在美国国家喷气推进研究所,与钱学森一道从事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工作。1946年,钱伟长选择回国,成为母校清华大学的一名普通教授。

1948年钱学森从美国回国结婚,得知钱伟长每月的工资只有15万金圆券,只够买两个暖水瓶,就劝他接受美国研究所的邀请,回去工作。钱伟长当初辞职时是希望可以为祖国工作,可眼下生活与科研都得不到保障,只好到美国大使馆办签证。拿到大使馆工作人员递过来的表格,钱伟长一眼看到了最后一条:中国和美国打仗的时候,您会忠于美国吗?钱伟长当然知道想办成签证该做何选择,可他毫不犹豫地填了个“NO”。“当然忠于中国,我是中国人,怎么能忠于美国?”就因为这个,签证没办成。

上一篇:侏罗纪来的小怪兽 下一篇:通州塔,四六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