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骨折的CT诊断

时间:2022-04-19 01:52:50

眼眶骨折的CT诊断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1996年4月~2004年10月CT诊断眼眶骨折137例,男91例,女46例;年龄16~73岁,其中20~40岁98例,40岁以上39例;绝大多数为青壮年。仅左眼骨折56例(76%),仅右眼骨折48例,双侧同时骨折33例。受伤原因:拳击伤46例、撞伤39例、摔伤23例、砸伤13例、刀砍伤6例、爆炸伤2例、受伤原因不清者8例。临床主要症状有复视87例,视力下降56例,眼球运动受限76例,眼球内陷49例,眼球突出5例,单侧失明4例;患者受伤至CT检查时间3小时~2年。

CT检查方法:采用SOMATOM-CR CT和GE HISPEED DX/I扫描机,全部病例均进行,横断扫描以听眶线(RBL)为节基线,自眶上壁至下壁连续扫描,冠状扫描,使扫描平面与听眶线垂直,自外耳孔前大约4cm处向前连续扫描,必要时进行矢状位重建;层厚1~4mm,层距1~4mm,螺旋CT螺距为1。分别观察眼眶各壁骨质,眶内肌肉等软组织及邻近组织结构。

结 果

根据眼眶骨折的特点并参照王氏等提出的观点,将眼眶骨折分为三型:①眼眶爆裂骨折67例,眶壁骨折不是外力直接作用所致,而是外力经过眶内容物的传导作用于眶壁所致,只发生于眶内、下壁。其中内壁35例,下壁32例。②眼眶直接骨折51例。③眼眶复合型骨折19例,上述两种骨折兼而有之。

不同类型眼眶骨折中单壁骨折68例,其中爆裂骨折46例,直接骨折22例;双侧各个眶壁骨折例数中双壁骨折43例,其中爆裂骨折21例,直接骨折15例,复合骨折7例;三壁骨折14例,其中直接骨折14例,复合骨折10例;四壁骨折2例为复合骨折。并发上颌窦骨折17例,额骨及额骨骨折14例,筛窦骨折32例,颧骨骨折9例。

眼眶骨折的 CT表现:①直接征象:眶壁骨质连续性中断,可见明显骨折线98例,其中眼眶骨壁移位82例,眶壁粉碎骨折17例。眶壁虽无明显骨质中断现象,但眶壁曲度异常改变7例,眶壁局限性骨质缺如3例。②间接征象:骨折处局部软组织增厚或陷入壁窦内出现突入窦腔内的软组织密度影92例,形成“泪滴征”27例。眼肌增粗或(和)移位56例,副鼻窦内出现积血105例,眼球内陷4例眼球突出2例,眼内异物7例,眶内积气17例,眶内出现碎骨片6例,眶内球后密度不均匀性增高15例。

讨 论

眼外伤后CT检查可确定骨折大小,位置及移位情况。可显示眼肌并能确定肌肉嵌入的程度,可显示眶内脂肪、出血、气肿及视神经的改变。CT还可观察眼眶邻近骨质结构,副鼻窦的改变。一般认为CT检查是诊断眼眶骨折的最精确方法。

在眼眶骨折CT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CT扫描:以横断位及冠状位为常规扫描,眼眶冠状位可显示眼眶各壁的改变,临床意义更大,与文献观点相同。因此应避免只做横断扫描而不做冠状扫描。②窗技术的选择:应用软组织窗及骨窗,同时对骨质及软组织变化进行观察,只注重其中一项,对外伤后的病变观察都不全面。③薄层高分辨CT扫描是近年来常使用的新技术,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特别适用于观察骨质细微结构。

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受伤时只表现为眶面部外伤,而视力障碍及眼球运动障碍出现较晚,出现后再行CT检查往往延误治疗。因此,如何尽早发现眶壁骨折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常遇到头面部外伤的患者,只重视行颅脑CT检查,而忽视眼眶的CT检查,常造成漏诊。应在眼眶CT检查时将横断位及冠状位扫描作为常规扫描方式,以减少误诊漏诊。

参考文献

1 高鹤舫,兰宝森.眼眶爆烈骨折的CT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1993,27:16.

2 王振常,燕飞.423例眼眶骨折的CT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1995,29:89.

3 高鹤舫.73例眼眶爆烈骨折的临床观察.眼外伤杂志,1992,14:17.

上一篇:提高采集血液标本成功率的体会 下一篇:神经电生理对产瘫的诊断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