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测血压有门道

时间:2022-04-19 11:11:46

自测血压有门道

若家有高血压患者,建议购置血压计,在家自测血压。

因为,在医院诊室测量的血压,为偶测血压,由于血压的波动性和白大衣效应等因素,有时不能完全反映血压的真实水平。而家庭自测血压具有操作简单等优点,并且提供日常生活中的血压信息,能弥补不足。

自测血压,从选血压汁到测量方法、测量频率都有讲究。

血压计,选上臂式的

常用的血压计有电子血压计、气压血压计和台式汞柱血压计。

台式汞柱血-压计,是医院使用最多的血压测量方法。但它不易携带,并需要一定的操作技术。老年人多存在听力问题,使用时存在困难。且水银不慎外泄会污染环境,不推荐家庭自测使用。

医药用品店出售最多的是电子血压计,分为手腕式和上臂式血压计。手腕式血压计虽小巧玲珑、携带方便,但保证与心脏水平一致比较困难,以及受其他血管条件的限制,也不推荐用:于常规家庭血压监测。

中国高血压指南推荐,用符合国际标准认证的上臂式全自动(或半自动)电子血压计,且定期以标准的台式汞柱血压计进行校准。

国际认证的标准有英国高血压学会(BHS)、美国仪器协会(AAMl)、欧洲高血压学会(ESH)。您在购买时,请一定查清楚有无上述国际标准认证标识。

用前先校准,方法耍得当

在使用电子血压计之前,请到医药用品店或社区医疗机构,对血压计进行校准。若偏差大于5%,需要联系血压计售后服务,调试或更换血压计。

在家中自测血压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或饮咖啡,排空膀胱;测量前至少休息5分钟,保持安静,不活动肢体。

测血压时,采用坐位,右臂测压,初次测量或疑有外周血管病者,应测双上臂血压。

测量时,血压计、袖带;上臂与心脏应保持同一水平。特殊情况的血压测量受检者,可取卧位或站立位。但不论如何,血压计应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位置。

自测频率,要看情况

家庭自测血压的次数,需要根据血压波动、治疗改变等具体情况来选择。

・怀疑有高血压、监测观察者,初始接受药物治疗者,药物治疗调整方案者,血压波动很大者,每天测量4次:晨起,服药前;上午10点左右;下午4点左右;睡前。这种密切监测可以连续测量2周,若血压平稳,则可逐渐降低测量频率。

・高血压得到控制、长期稳定的患者,观察随访:每周测量1-2天,每天4次,时间如上述,或每天早晚各一次。

・特殊情况,如要鉴别隐蔽性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等: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增加自测血压频率,以便了解24小时血压动态变化。

使用专门的笔记本详细记录测量的日期、时间、血压值。若有任何不适,可随时加测血压,并同时标注可能导致不适的原因,如劳累、情绪波动事件等。

下次到医院随诊时,携带好家庭自测血压笔记本。这样,医生就可以一目了然血压控制情况,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

血压并非越低越好

一般情况下,家庭自测血压的血压值会略低于诊所血压。当家庭自测血压的平均值为135/85毫米汞柱时,相当于诊室血压的140/90毫米汞柱。非同日多次家庭自测血压的平均值≥135/85毫米汞柱,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

血压并非越低越好。

目标血压值的确定应根据伴随的危险因素、靶器官的损伤及心血管疾病等情况,以个人能够耐受为前提,避免重要脏器的供血不足。

目前国内及国际上对老年患者的降压目标值尚无同一标准。我国高血压指南建议,第一目标为血压<150/90毫米汞柱,强调平稳、缓慢降压。若第一目标达标且可以耐受,建议达第二目标血压<140/90毫米汞柱。高龄老人(年龄>80岁)血压控制在150/90毫米汞柱以内即可。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的血压最好不低于110-120/60毫米汞柱。

需要强调的是,血压控制的具体目标因人而异。自己的目标血压,最好咨询心内科专科医师,切不可擅自调整治疗。

上一篇:会生活是一种能力 下一篇:能懂得“健康不靠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