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电力载波技术在用电信息采集中的实践

时间:2022-04-19 10:02:41

试析电力载波技术在用电信息采集中的实践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行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国家电网工程和智能电网的建设,使得电力的用户越来越多,对于用电信息的采集成为了一个十分繁琐且庞大的工程。为了保证用电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采集方法和手段进行改进。本文主要针对用电信息采集的现状,对电力载波技术在用电信息采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力载波技术;用电信息采集

前言

用电信息主要是针对电力系统中的低压台区而言的,是对用户电力使用情况的反映,是电费征收的标准和依据,也是保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基础。通常情况下,用电信息的采集设备包括集中器、采集器、主系统以及通信通道组成,可以实现对用电信息的采集、整理、传输和分析。但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当前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需要进行全面分析和处理。

1 用电信息采集的现状

1.1 采集要点

首先,要确保现场接线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切实达到相应的工艺要求,保证信息采集的顺利进行。

其次,影响信息采集成功率的重要因素,是现场场强信号的强度。对于地形相对复杂的地区,需要对信息采集器的位置进行合理选择,从而提高信号的强度。

然后,为了确保信息的正常使用,需要切实保证用电信息采集到的数据的准确性,对每一个环节进行准确把握和分析。

最后,需要对信息采集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

1.2 存在不足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在对用电信息进行采集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缺陷,需要相关人员的重视和解决。

1.2.1 操作不规范

当前许多电力工作人员对于用电信息采集不够重视,在对采集设备进行安装时,没有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使得设备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例如,在对设备进行接线时,存在错接、漏接、短路等现象,轻则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重则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1.2.2 现场无线信号容易受到影响

采集现场的无线信号是影响信息采集准确性的重要因素,无论是总线抄表还是微功率抄表,都会受到现场GPRS信号的影响。但是,无线信号容易受到传输距离和地形的影响而减弱,从而影响信息采集的准确性。例如,在距离信号发射点较远的区域或者山区,存在着明显的信号衰弱现象。

1.2.3 数据缺乏准确性

目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安装设置前后,为了避免对于电力系统的影响,需要对数据信息进行记录,而且必须确保现场数据与系统数据保持一致。但是,由于受到重视程度和技术因素的影响,当前系统的数据信息缺乏准确性,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1.2.4 成本高

这里的成本主要指通信成本。以总线抄表方式为例,虽然缩短了中间环节,减少了发生故障的机率,相比于微功率无线信息采集而言,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更高。但是,由于需要将所有的集中器与主系统相连,实现通信,会导致每台集中器都产生相应的通信费用,使得成本较高。

1.2.5 维护困难

随着电力用户的不断增加,用电信息采集的规模越来越大,维护的工作量也大幅度增加,对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维护工作愈发困难。

2 电力载波技术分析

电力载波技术,是电力系统所特有的一种通信方式,是指利用现有的电力网络,通过载波的方式,对数据信息进行高速传输的技术。电力载波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并不需要重新架设网络,只要存在电线,就可以进行数据传输。因此,具有组网简单、成本低廉、可操作性强的优点,也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3 电力载波技术在用电信息采集中的应用

3.1 可行性

3.1.1 电力网络自身的特性

随着国家电网工程的完善,我国的电力网络覆盖面积越来越大,基本上深入了每一个村镇和小区之中,并且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电力载波技术是以电线为媒介进行数据通信的,因此具备良好的先天优势,可以保证电力信息采集的实时性和全面性。同时,在使用电力网进行数据通信时,不需要额外建设其他网络,降低了成本和维护费用,经济向较强。

3.1.2 电力载波技术的成熟

电力载波技术提出于上世纪20年代,在用电信息采集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虽然由于我国自身的电网结构和供电方式问题,需要对其相关的产品进行适当的改进和创新,之后才能投入使用,但是我国的相关技术人员也已经结合配电网络的特点,进行了技术方面的攻关,并提出了多种适合不同情况的试验方案。因此,虽然发展时间相对短暂,但是电力载波技术在我国的远程抄表、宽带上网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相当成熟的技术基础。

3.1.3 节约通信成本

与微功率无线抄表方式比,电力载波技术应用于用电信息的采集,可以缩减集中器的数量,减少成本的支出。以某村庄的用电情况为例,该村庄共有居民200户,若应用微功率无线抄表,结合实际地形,需要安装10台集中器,以每台每月通信费用5元计算,每月的通信费用共需50元;若采用电力载波抄表,只需要一台集中器,就可以实现对整个村庄用电信息的抄录,每月可以节约45元的通信费用,使得通信的成本大大降低。

3.1.4 便于维护

由于集中器数量的减少,使得故障节点减少,在对异常情况进行排查时,可以更加迅速地找出故障发生的原因和位置,便于及时处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2 缺陷

(1)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配电变压器,会对电力载波的信号产生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因此,电力载波的信号只能在一个配电变压器的区域范围内进行传输。

(2)在三相电力线之间,由于相互之间的影响,会存在较大的信号损失,在通讯距离很近时,不同的相间可能会同时收到信号,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因此,一般的电力载波信号,只能在单相电力线中进行传输。

(3)在电力线中,存在本身固有的脉冲干扰。目前我国使用的交流电,可以分为50Hz和60Hz两种,其交流周期分别为20ms和16.7ms。在周期中会出现两次峰值,给电力线带来两次脉冲干扰,从而影响电力载波通信的准确性,需要对其进行处理。

(4)噪音干扰的影响。在低压电力线上,噪音干扰的主要来源是无线电干扰和相应的负载影响,使得通信环境极为恶劣,难以保证数据传输的质量,需要对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提升其抗干扰能力。

3.3 解决措施

从经济性、实用性等方面出发,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信息采集方式进行选择。相对与电力载波技术而言,工作的重点在于解决信号的干扰和衰减问题。可以借鉴微功率通信的方式,进行自组网或固定点组网,对组网形式进行改进,从而充分发挥出自身成本低廉,维护便利的优势。例如,对于城市地区,可以采用全在波传输;对于山区或农村,可以采用载波和总线通信两种方式相结合的型设计,提高信息采集的成功率。

4 结语

总之,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电力载波技术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会逐渐成为我国用电信息采集的主要形式。

参考文献:

[1]梁波,周生伟,韩云.电力载波技术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通信,2013(244).

[2]杜琼,周一届.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J]华北电力技术,2005(2).

上一篇:钻孔扩孔及自然水压冲孔应用 下一篇:浅析电厂设备热故障分析与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