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技术论文:地方粮食生产技术效果简析

时间:2022-04-19 05:16:30

生产技术论文:地方粮食生产技术效果简析

作者:殷方升 董莉莉 王小博 单位:辽宁省农村经济信息站 辽宁林业科学院研究院

为便于估计,利用Battese和Coelli(1993)[7]的方法将(式略)该文采用辽宁省除阜新市海州区、新邱区、太平区之外的74个农业县(市、区)的1994~2009年粮食生产投入和生产条件的面板数据,来源历年《辽宁统计年鉴》、《辽宁省社会经济统计资料汇编(农村经济部分)》和辽宁省气象局提供资料,对个别缺失数据采用插值法予以补充。3模型估计结果利用frontier4.1[8]对上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技术非效率函数进行估计,结果分别。γ=0.886,说明实际生产活动与理想状态差距绝大部分是由技术因素引起的,占88.6%,随机误差仅占11.4%。模型中大部分参数是显著的,lnL*lnF系数为负,说明劳动投入和化肥投入在粮食生产中具有明显的替代作用,而lnA*lnM系数为正,土地和机械投入的交互作用是正向的,说明土地和机械两种投入要素存在着互补效应。

技术效率分析

2009年粮食生产技术有效性的平均值为0.815,比1994年提高8.7个百分点,2000年值最低,为0.572,2007年值最高,达到0.895。技术效率区域分布情况在所考察的74个农业县(市、区)中,1994~2008年平均技术效率≥0.85有14个,占18.92%;0.80~0.85有15个,占20.27%;0.75~0.80有13个,占17.57%;0.70~0.75有17个,占22.97%;<0.70有15个,占20.27%。其中技术效率最高的为盘锦市大洼县,达到0.941,最低的为阜新市细河区,为0.554。为便于观察,特绘制技术效率区域分布图(图3)。各县(市、区)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区域差异非常大,效率值较高区域主要分布在辽河中下游平原和辽东部分地区,这些地区往往是气候条件适宜,经济、科技实力较强,属于辽宁粮食生产优质区域;而效率值相对较低区域集中在辽西北的部分县(市、区),这些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粮食生产条件比较恶劣。技术非效率的影响因素根据技术非效率模型估计结果(表2),劳均机械动力Z1、有效灌溉率Z4、劳均农技人员数Z7、粮价生产资料价格比Z8系数均显著为负,说明这些变量对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正的影响,因此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加强农田灌溉设施、提升农技服务和提高粮食农资价格比对提高技术效率具有积极作用。化肥施用量Z2/667m2、劳均播种面积Z3系数虽然为负,但是不显著,说明目前单位面积内增加化肥施用量、提高劳动强度对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作用不明显。成灾面积比例Z5系数为正且显著,说明自然灾害对降低粮食生产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如果成灾面积减少1%,那么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便会提高0.022%。政策虚拟变量Z9显著为负,说明2004年后国家实施的一系列扶持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对提高技术效率具有显著作用。要素产出弹性分析以劳动力要素为例,产出弹性计算公式为:εL=d(Y)/d(L)=β1+2β*6lnL+β*11lnA+β12lnF+β*13lnM+β*14t,规模报酬指数为4种投入要素弹性之和。由表4计算结果得出,在考察期内,劳动要素弹性一直为负,说明目前提供的劳动力相对于粮食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是过量的[9]。土地要素弹性一直呈上升趋势,由1994年的0.867上升到2009年的1.127,说明在目前粮食生产用地日益紧张的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土地产出率是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方式[10]。肥料投入弹性从1994年的0.344下降到2009年的0.181,呈现出十分显著的递减趋势,机械投入增产作用则不明显。这表明目前单纯依靠加大化肥和机械投入达到粮食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研究期内,规模报酬指数始终小于1,说明目前辽宁粮食生产存在规模收益递减效应,粮食增产难度逐渐增大。

主要结论

2006~2009年平均技术效率达到0.848,说明目前粮食生产距理想状态还差15.2%,以粮食每年1800万t的生产能力计算,在现有技术水平下,粮食理想生产能力为2100万t,还有300万t的生产潜力有待进一步开发。但研究同时显示,目前辽宁省粮食生产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粮食增产难度比较大。在主要生产要素中,劳动力劳动产出弹性为负,肥料产出弹性呈现出十分明显递减趋势,机械产出弹性几乎为零,这说明单纯依靠增加物质投入来促进粮食增产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粮食生产需求,必须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特别是效率值比较低的辽西北部分区域,才能有效实现粮食产量增加。因此,要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1)加快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法》立法进程,将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上升到法律高度,并从建立多渠道粮食投入机制、严格保护耕地、提高种粮比较收益等方面为粮食生产提供法律保障;(2)切实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在做好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建设任务的同时,要加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同时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旱作农业技术,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将农田水利建设放在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3)要继续稳定、强化和创新对农民种粮补贴政策,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完善补贴方式,提高农民种粮的比较收益。同时要利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生产资料、随意上涨农资价格等行为,切实保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4)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健全防汛抗旱应急管理机制,加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提高雨情汛情旱情预报水平。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抗灾减灾以及灾后恢复重建中的作用;(5)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积极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夯实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大力推广普及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节能农机装备等现代技术,为粮食增产提供技术支撑。

上一篇:粮产直补论文:当前粮产直补的依据探索 下一篇:粮食政策论文:国外执政时期地方粮食政策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