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菇次第生 农民乐开怀

时间:2022-04-19 04:37:40

花菇次第生 农民乐开怀

3月19日,笔者随湖北谷城农商银行茨河支行行长胡可秀走进茨河镇下磨石村,农民别永全一边忙着在自家花菇大棚里采摘花菇,一边高兴地对笔者说:“我这花菇长势好、产量稳、质量高,摘下来直接送进超市,从不愁销!”

在他家门前的空地上,几名帮工正将一节节栎树枝干塞进粉碎机粉成碎末,再将其装进塑料袋,旁边已装好的菌棒堆成了小山。别永全准备今春新发展4万袋花菇。

走进别永全的花菇大棚,眼前全是竹子搭建的架子,架子上摆满了菌棒,不少菌棒上已长出花菇,像盛开的花朵。

花菇被称为“菌中之星”,是香菇中的上品,因其顶面有花纹而得名。1996年,别永全在茨河支行的贷款支持下,到河南西峡跟人学了种花菇技术,回家乡发展生产。

别永全介绍,以前他是用椴木生产花菇,既消耗资源,产量又低。后来改成把椴木粉碎后装袋种花菇,既节约了资源又提高了生产效率。“别小看了这些花菇,它们价格可不菲,我以批发价送到超市,每500克可卖12~14元,旺季时一天卖500多千克,根本不用担心销路。”别永全向笔者夸起花菇。

不错的经济收益来自于艰辛的劳动。别永全说,菌棒一放进大棚,他每天都要在大棚里打理,控制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还要翻动每一个菌棒,查看它们的生长状况。有时菌棒会出现霉烂的情况,这时就要及时更换新菌棒。当菌棒生长一段时间后,还要用工具在菌棒上打凿小孔,花菇就从这些小孔里长出来。平时他从村里请了4名工人帮忙,在点种时就需要请10几个人才忙得过来。

今年1月,别永全从茨河支行再次贷款,已从村里流转0.3公顷土地,发展8个花菇大棚。并在家里建起冷库,用来保存摘下的花菇。为了送货方便,别永全添置了面包车,每天凌晨两点定时向襄阳、谷城几家大型超市供货。别永全算了笔账:每袋花菇成本5元钱,能卖出10元的花菇,年产量可达4万袋,除去成本,每年纯收入在15万元左右。

虽然种植花菇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别永全已经喜爱上了这些从菌棒里冒出来的“小家伙”,“眼前这些菌棒,能帮我实现富裕的梦想。”别永全信心满满。

(湖北谷城农商银行441700 马明刚 阮班明 李世成)

上一篇:潜伏在Excel 2007下的自动绝活 下一篇:小美女“种”出贵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