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县生活饮用水细菌污染情况调查分析

时间:2022-04-18 08:21:33

罗源县生活饮用水细菌污染情况调查分析

[摘要] 生活饮用水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该文调查了罗源县生活饮用水污染情况,并进行评价,提出了治理措施。

[关键词] 生活饮用水 细菌污染 调查 罗源县

为了解罗源县生活饮用水细菌污染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防止因生活饮用水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的爆发流行。我们自1998年~2006年对全县城镇和农村生活饮用水进行采样和细菌学指标检测,现将检测情况报告分析如下。

1 调查方法

1.1 该县生活饮用水情况:(1) 地面水。主要以水库蓄存为主。(2) 地下水。城镇多数由自来水厂集中供水、乡村则采用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取水相结合。根据用水情况我们每年对地面水(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及农村分散取水的井水分别进行采样,按标准采样方法每月或双月采用一次。培养方法及菌数计数,大肠菌群计数均按国家规定的检验方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1.2 评价标准 按国家卫生部批准的(编号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

2 结果分析

共采水样品438份,细菌总数检测合格率:以地面水为水源的,出厂水为95.37%,末梢水为95.12%。总大肠菌群检测结果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要求,经过净化及加氯消毒后供作生活饮用水的源水,总大肠菌群平均每升不得超过1万个、水源水合格率为95.3%,出厂水合格率为100.0%,末梢水合格率为100.0%。农村深井水细菌总数合格率仅为82.9%,浅井水为75.1%,总大肠菌群合格率深井水为92.3%,浅井水为55.4%,见表1。各年份所采样品细菌总数及总大肠菌群的培养结果见表2、表3。

从表1可以看出,末梢水的合格率略低于出厂水,农村分散用水明显低于集中式供水。

从表2可以看出,水源水由于环境因素细菌污染较多,出厂水和末梢水通过净化和消毒后细菌数明显减少,但不恒定,仍有部分样品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地下水由于地理条件细菌污染较差,但末梢水细菌污染高于出厂水,说明出厂水在管网输水途中有再污染现象,应当引起我们重视。

3 讨论

生活饮用水被细菌污染可引起肠道传染病的爆发流行,特别是中小城镇和农村的饮用水受经济条件的影响,防护能力差,被细菌污染的机会更多。所以对生活饮用水定期进行细菌学指标检测是非常必要的。检测的主要项目是细菌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细菌总数增多说明有不同程度的有机物质污染,大肠菌群是致病菌,是我们判断水质受到细菌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我们检测的重点。大肠菌群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细菌,而是作为卫生指标而选择的一类细菌,国内外定义不尽相同,在我国大肠菌群系指一群的在36℃、24h内发酵乳糖产酸与气,需氧兼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在美国“水和污水检验标准方法”中对大肠菌群的定义为:所有需氧和兼性厌氧,能在32~37℃、48h内发酸乳糖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胞杆菌。产气肠杆菌现已作为大肠菌群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在外环境中可以检出,而且在粪便中也是经常可以检出的,尤其以腹泻患者的检出率为高,这也是农村生活饮用水大肠菌群检出率高的原因之一。

从我们连续检测的结果来看,罗源县生活饮用水在不同的季节都有不同程度的细菌污染。总的结果是:地下水好于地面水,集中式供水好于分散性供水,出厂水好于末梢水、深井水好于浅井水。细菌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受季节影响,由于夏季雨水大,一些污水流入蓄水池或渗入井内引起污染,特别是大肠菌群的污染,所以夏季肠道传染病特别多;二是管理因素;三是水质消毒不彻底。因此要加强水源水的管理,扩大净化设施,防止被污水污染,要加强水质消毒,定期进行消毒效果的检测、保证出厂水质量。检测末梢水的合格率低于出厂水的合格率,说明在自来水的输送和蓄水过程中仍有污染现象存在,所以必须定期检查管道的安装和质量,防止管道的渗漏污染,防止二次蓄水与公用管道接通,以减少末梢水的污染机会。

农村饮用水细菌学指标合格率明显低于城镇,其原因主要是水源周围无防护设施,周围有粪坑、厕所、牲口圈、垃圾堆等,造成水源污染。经济条件较好的乡村虽然采取了集中式供水到户,但这种供水仅是简单的通过管网送水到户,缺乏必要的水质净化和消毒处理设施。深井一般有专人管理,受外界影响较少,浅井大都在村边或农户院内,距离污染源较近,极易造成污染。所以在农村要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教育、自觉保护好水源。提倡集中式供水,采取专人管理,定期加氯消毒的办法,确保农村村民喝上安全卫生水,有效地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爆发流行。

参考文献

[1] 何晓青. 卫生防疫细菌检验[M]. 北京:新华出版社,1989.

[2] 孟昭蒜.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上一篇:德国能源统计工作经验启示 下一篇:浅议水资源优化与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