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消费现状反思

时间:2022-04-18 07:34:15

中学生消费现状反思

通过平时的观察、与学生的谈话及与学生家长的联系,笔者发现:学生乱要钱、乱花钱的现象比较严重。其中包含着欺骗家长与老师,向商店、饭馆赊账,向老师、同学借钱乱买东西,花钱去上网等情况,甚至出现有的学生敲诈勒索同学等事件。这些都会使中学生的金钱观、消费观、理财能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如何提高理财能力,成了我们教师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学生的钱财从何处而来?很多人会回答是家长给的。事实是否如此?笔者就此作了调查整理。

一、通过正当方式获得

1 从家中获得: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给的零花钱;过年过节的时候,家长、亲戚给的压岁钱;在某些方面做得非常出色(通常是学习方面的),家长给予的奖励;购买生活、学习用品费用;在校就餐费用,学校收的学杂费用;向家长所要的费用;等等。

2 自身劳动付出获得:由于成绩突出,学校所发的奖学金;写作获得的稿酬;发明创造获得的奖励或转让自己专利所得;自己收集的垃圾废品卖了之后所得;节假日里,家长会找些合适的活给自己干,从中获得的劳动报酬;等等。

从这些方式中获得钱财,给我们感觉很平常,但其中存在的隐患却应引起我们的深思。对此,笔者认为,家长应该从量上适当控制,从观念上加以引导、教育,从行动中给予指导、辅助。对于通过自身劳动付出获得钱财的孩子,家长应当给予支持、鼓励。

二、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

面对花花绿绿的世界,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一些学生为了满足身心不同需求,在缺乏或没有老师和家长指导教育的情况下,无计划、无节制地乱花钱,这样导致的后果是钱远远不够花。初中生自控能力较低,不能有效抵制各种诱惑,在心里欲望的驱使下,他们往往会想方设法甚至不择手段地去获取钱财。

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他们的消费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其生活状态及价值取向。中学生可塑性强,正在逐渐走向独立或自立,但由于其思想尚未成熟,对社会的认识、辨别能力不强,自我控制力差,好奇心及模仿性强,容易受到社会不良消费风气的影响,在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上出现某种程度的偏差。中学生的不良消费现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它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学生与家长的感情,对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带来不利后果。更重要的是,还会在某种程度上扭曲校园人际关系,增加学校教育管理难度,进而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消费观念,可能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应重视中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新变化,学校、家庭、社会多管齐下,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养成良好的消费行为。

如何适度消费?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理财能力?笔者认为高中政治课本上的消费原则很值得我们借鉴。

一、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中学生在消费时,应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根据商品质量、价格、功能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商品。既不超前消费,也不滞后消费。

二、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部分中学生由于随大流购买了自己并不需要的商品,造成了严重的浪费,条件较差的家庭背上了一定的经济负担。为此中学生要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三、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如今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了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从保持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角度出发,我们应学会绿色消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这种精神可以帮助我们克服物质生活上的困难,获取新的成就。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呈现多层次状况,并且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更应戒奢从俭。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任何时候都应发扬光大!

上一篇:浅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思品课堂教学 下一篇:品读诗词 感悟哲理